05.21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虽然潘世恩的藏书事迹未见直接记载者,然而他的子孙却有多人在收藏方面很有成就。比如他的长子潘曾沂曾经想修建一座大的藏书楼,可惜此楼还未曾建成就毁于火灾。潘祖年在《拙速诗存》有如下的诗句:“绝怜野竹山房稿,早共图书付劫灰。”此句诗后的小注则称:“先伯父小浮山人拟建藏书楼,嘉惠里中,后进积图书充数栋,庚申前,已为丙丁摄去。”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祖谱上潘世恩的位置

潘世恩的孙子潘祖荫,乃是清晚期著名的收藏大家。郑伟章在《文献家通考》中夸赞潘祖荫说:“图书金石之富,甲于天下。”郑先生的这句赞誉,应当是本自叶昌炽在《藏书纪事诗》卷六中的所言:“潘文勤师图书金石之富甲于吴下,其藏书印曰‘八求精舍’、曰‘龙威洞天’、曰‘分廛百宋、迻架千元’。癸未奉讳归吴,延昌炽馆于滂喜斋,尽窥帐秘。宋刻《金石录》十卷,即《敏求记》所称冯研祥家本。宋刻《白氏文集》残本、《后村先生集》残本、《葛归愚集》、《淮海居士长短句》,皆士礼旧藏。北宋本《广韵》则泽存张氏所刊祖本也。其他高编大册,断璧零缣,皆世间希有之秘。”

潘祖荫藏书质量之高,堪称他那个时代的翘楚。到了现当代,潘世恩的后人以藏书家名世者,则有宝山楼主人潘承厚和潘承弼。他们兄弟二人总计藏书达到了三十余万卷,可惜这些珍藏在抗日战争期间损失尽半。虽然如此,还是有很多珍本留传了下来。六七年前,沈津先生带我前往潘承弼女儿家,在其家中我仍然看到了一书橱的潘承弼旧藏。我将这些书翻阅一过,其中有不少都有潘先生的批语,可惜无缘到手。好在这些年来,我也陆续买到了一些潘家人的旧藏,唯一的遗憾就是未曾得到潘世恩的批校本。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天下无二家——苏州贵潘”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苏州的“贵潘”都可称为藏书世家。而若想出现这样的辉煌,则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郑伟章先生在《书林丛考》中列出了具体条件如下:“要成为一个著名藏书家,必须具备几方面的条件:一是要有优厚的经济条件;二是要有藏书的传统,即所谓‘书香门第’;三是要有较高的学术、文化素养;四是要有藏书嗜好;五是本人要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交游甚广,闻见甚博。有此五条,方可堪成藏书之家。”这等苛刻的条件,能有几个家族有可能达的到呢?而这也正是苏州“贵潘”的可贵之处。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门前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潘世恩故居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临顿路钮家巷3号,这是我第三次来到该故居的门口,十几年前,江澄波老先生第一次带着我来到此故居,当时这个故居的名称叫“纱帽厅”。由此名称可知,此厅只是当年潘世恩故居的一个厅堂而已。走入此厅,里面有不少的老年人,在里面打牌喝茶聊天,该处成为了老年活动中心。而江先生则向我指点着此厅的梁柱,他说本厅的结构直到今天还是当年的原貌。

我第二次来到纱帽厅已是十年后的事情,旧地重游的原因倒不是为了重新拍照,巧合的原因则是因为江先生的“文学山房旧书店”开在了潘世恩故居的斜对面。我来到“文学山房”在此选购了一些书籍,而后又聊到了纱帽厅,江先生告诉我,潘世恩故居正在维修改造过程中,不知道何时才能开放。站在门口望过去,这处故居果真大门已经封闭了起来,当时很担心这里又建成了会所。这将使以后的参观变得异常困难。

2017年6月,受苏州慢书房之邀,前来该店举办新书分享会。而我为了寻访,特意早一天来到了苏州,而后第三次走到了潘世恩故居的门口。眼前所见,果真是旧貌换新颜。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走进敞开的大门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正在拆建的古建筑

乘车来到钮家巷,司机却把我带到了一个破烂院子的门口,这个院落有两扇施工人员制作的简易大铁门,我来到门前时恰好大门敞开着,向内望一眼,我觉得这里就是当时我所看到的纱帽厅的位置。于是让司机把车停到了院内,而本院的左侧修建起了新的围墙,右侧依然是破烂的院落。但院中堆放着的条石十分粗大,显然这是高门大户所用之物。看来潘世恩故居直到今日还没有修建完好,我也只能拍照这里的残垣断壁。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粗壮的石条以及太湖石和垃圾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在咖啡厅的侧边看到一处古建筑

然而我却好奇于左侧建起的仿古建筑,我猜想是不是已经将潘世恩故居恢复起来了一部分。走出施工院落,来到了路边,眼前所见却是一家咖啡厅,这个结果难免让我失望。我本想进咖啡厅内打问:这处恢复起来的古建是不是潘世恩故居的一部分。然我却无意间又看到咖啡厅的隔壁恢复起来的一个新的仿古院落,这个院落大门敞开着,匾额上却写着“苏州状元博物馆”。潘世恩就是苏州著名的状元,这个博物馆内一定会有他的史料,因此打听潘世恩故居的修复情况,进这里面显然比进咖啡厅更有可能性。于是我就走入了这家博物馆。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匾额上写着苏州状元博物馆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在侧门旁看到了文保牌,瞬间令我大喜

博物馆免费参观,还未入门我就看到了旁边的文保牌,上面写着“潘世恩宅”。见此大喜,原来这个博物馆就是开办在潘世恩故居内,这可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而文保牌的上面还有苏州市特有的木制名人故居介绍牌,此牌上写着:

潘世恩故居

潘世恩(1769-1854),字槐堂,号芝轩,苏州人。故居原为康熙时河南巡抚顾氏宅园的一部分,潘世恩买下后扩建为宅,厅额“留余堂”,曾为太平天国英王行宫。现存住宅三路四进,中路第三进大厅即留余堂,此外还有砖刻门楼、纱帽厅等建筑。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大门入口处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第一进厅堂

看来我曾经参观过的纱帽厅果真就在这里面,一分钟前我还以为古老的纱帽厅又被拆旧建新了,原来它已经包裹在了里面。

关于潘世恩故居的来由,《平江区志》中引用过一段当地的民间传说:“潘世恩原住大儒巷(玄妙观北,后来的端善堂潘镒芬故居),相传他高中状元后,被皇帝接见,曾六下江南的乾隆皇帝问他;家居苏州何处?接着又问:住在苏州玄妙观的哪个方位?当时年仅二十四五岁的他一时惶恐,误说成了‘苏州玄妙观南’。”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苏州历代状元简介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热闹非凡的状元庆贺场面

既然慌乱间说错了话,在皇帝面前也只能将错就错,否则就有了欺君之嫌,于是潘世恩立即让家人在苏州购买玄妙观南侧的院落,而后就买下了河南巡抚顾氏宅院的一部分。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回廊上的历史

而今的潘世恩故居虽然只修缮出了其中的一部分,但也足可看出当年的辉煌。:

尹占群编著《苏州近现代名人及遗迹》一书中在谈到潘世恩故居时称: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第二进院落的正堂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潘世恩故居“留余堂”,位于钮家巷3号,旧称“太傅第”。后部凤池园已废,前部住宅尚保持原三落布局,但由六进缩为门厅、轿厅、大厅、内厅四进,约占地2135平方米,是一座保存尚较完整的清代古宅。主落大厅“留余堂”为楠木结构,前架船蓬轩,内四界扁作梁架,梁托棹木形如帽翅。西落第二进为鸳鸯厅,雕工精细。第三进平面似古官帽,俗称“纱帽厅”,面阔三间10米,进深11.3米,装修精工。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来苏会见忠王李秀成时曾在此居留数日。1963年,潘世恩故居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数度维修。2006年6月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清代刻本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状元墨迹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捷报实物,稀见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科考试卷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没有比这个更振奋人心了

由这段描述可知,这段文字写于创建状元博物馆之前,但由此也说明了这处古建也是留存至今较为完好者。我在此参观了三进院落,每个厅堂内都陈列着许多跟状元有关的实物。还在一些展厅内摆放着清代的老刻本,虽然书的品相一般,但的确是真物,看到古书总能让我眼亮。在这里还陈列了几份进士考卷,可惜没有状元卷,这么多年来我只在山东看到过一份状元卷,可见这样的考卷留传是何等之稀少。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由此前行继续参观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书房、书架

在这些恢复起的厅堂内,有一间布置成了书房的模样,此书房内仅摆放着两架线装书,虽然数量不多,但足以娱目。可惜书房前拉着线,无法入内翻阅这些书。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木雕保留如此完好

潘世恩芝轩:贵潘首元,子孙富藏(下)韦力撰

看来这里当年收藏着皇帝赏赐之书

状元博物馆的展品布置颇为用心,在这里不但看到了许多的状元墨迹,更为重要者,还能让参观者了解到古代科举考试程序,望着那张表格,从一位读书人变为状元。要经过那么多的阶梯,以此显现在封建社会,要成为一名状元,那不止是难上加难的问题。想想自己学习之差,看来这一辈子想考个本小区状元已然没有了可能。而今在这里望着潘世恩的介绍,对他的本领顿时间又增添了几分崇敬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