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孩子總是攻擊別人?不合群?太好強?別以為這是小事,媽媽看過來

聲明:本文節選自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的《徐小東:陪孩子走過0-4/<font>歲敏感期》。

一個媽媽向我提到, /<font>有一段時間, /<font>她的孩子在幼兒園不願意下樓做早操, /<font>寧願一個人躲在教室裡。 /<font>老師為此還在家園聯繫本上提醒她勸導孩子。

/<font>

經過與這位媽媽的交流, /<font>我瞭解到她的孩子攻擊性比較強, /<font>經常與班上的小朋友有肢體或語言上的衝突, /<font>所以常有小朋友向她告狀。 /<font>可能這種情況多了, /<font>引起了小朋友對孩子的抵制和疏離, /<font>孩子也覺得被小朋友們疏遠了,覺得與群體不相融, /<font>他不想看著身邊的小朋友跳躍、 /<font>歡笑, /<font>因為他自己開心不起來。 /<font>這位小朋友在家時也十分叛逆, /<font>總與家長擰著來。/<font>

/<font>

同伴關係從表面看起來是小朋友之間的關係, /<font>但它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親子關係對孩子的心理、 /<font>情緒乃至性格造成的影響。 /<font>像這位小朋友在家表現出來的叛逆和在幼兒園表現出來的交友障礙, /<font>更多地折射出家庭親子關係的不暢以及由此引發的孩子的不良情緒在同伴身上的宣洩。

/<font>

所以, /<font>當孩子在同伴交往中遇到問題時, /<font>家長還是需要首先審視自己與孩子的親子交流狀態, /<font>同時積極瞭解情況, /<font>幫助孩子渡過社會性發展的難關。

/<font>

而且家長還應該知道的是, /<font>這種情緒反應在以後可能還會多次出現反覆, /<font>我們要敏感地找到蹤跡, /<font>不要什麼都無所謂, /<font>以為小孩子嘛, /<font>調調皮、吵吵架, /<font>過兩天就又好了。 /<font>我們要做的是, /<font>在這種情況出現苗頭時, /<font>適時幫助孩子調適心理, /<font>幫助他進行自我修復, /<font>在不傷害別人的同時也使自己不受傷害。 /<font>因為到小學以後, /<font>夥伴中開始發展小群體, /<font>這時如果還不能適時地進行自我調適, /<font>就會受到同學的疏離和排擠, /<font>到那時所受的心理創傷會更大,與同學之間的關係的修復也更難。 /<font>而且小學時一個班的人數更多, /<font>40 /<font>多人一個班, /<font>老師很難觀察或顧及到其中某個同學的情緒問題。/<font>

孩子總是攻擊別人?不合群?太好強?別以為這是小事,媽媽看過來

/<font>

與同事討論這些例子的時候, /<font>有同事會說: /<font>“袁袁的嫉妒心太重了, /<font>這麼小的孩子!” /<font>而我則不同意他們的觀點。 /<font>這時用 /<font>“嫉妒” /<font>這個詞未免太嚴重、 /<font>太定論化了。 /<font>對於四五歲的孩子, /<font>她只是產生了一種情緒。 /<font>但是, /<font>如果這種情緒持續的時間很長或經常發作, /<font>那就可能要變成情緒病了, /<font>就像假性近視發展為真性近視一樣, /<font>就屬於心理疾病了, /<font>這種情緒最終會定型為嫉妒的心理。/<font>

所以我們還是要更敏感地體察孩子, /<font>及時幫助孩子化解心結, /<font>讓他能夠接受、 /<font>勇於面對、 /<font>化壓力為動力、 /<font>奮起直追。 /<font>凡事有輸有贏, /<font>這次輸了爭取下次贏; /<font>別人取得了好成績, /<font>我為他感到高興, /<font>我也努力……這種思維習慣和行為模式的養成, /<font>對進入小學以後的校園生活以及接下來的整個人生都將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font>

“你看某某怎樣怎樣, /<font>你看某某怎樣怎樣……” /<font>這是家長一種不負責任的推卸, /<font>是將別的小孩在自己內心引起的驚歎、 /<font>不適與壓力都轉而推卸到孩子的身上。

/<font>

如果孩子能這樣回應你: /<font>“那好吧, /<font>那我也來學某某, /<font>學某某。” /<font>那麼恭喜, /<font>你的孩子是神童, /<font>有自行將壓力轉化為動力的極高情商。

/<font>

但絕大部分孩子不會。 /<font>他們只會茫然地看著你, /<font>被說多了, /<font>便去忌恨那個小朋友: /<font>“是你, /<font>使我在家裡受到這麼大的壓力, /<font>原本愛我的媽媽都不愛我了, /<font>原本愛我的奶奶現在滿嘴都是誇你, /<font>好像變成了你的奶奶。 /<font>原本我可以無憂無慮地玩耍的時間現在都被剝奪了, /<font>得用來練習寫字、 /<font>做算術、認字……”

/<font>

誰願意被這樣對待呢? /<font>反過來, /<font>作為爸爸、 /<font>媽媽、 /<font>爺爺、 /<font>奶奶, /<font>我們的孩子有沒有這樣對待我們呢?

/<font>

見過某某的爸爸後就說: /<font>你看, /<font>某某的爸爸怎樣怎樣, /<font>你看看你!

/<font>

見過某某的媽媽後就說: /<font>你看, /<font>某某的媽媽怎樣怎樣, /<font>你看看你!

/<font>

見過某某的爺爺後就說: /<font>你看, /<font>某某的爺爺怎樣怎樣, /<font>你看看你!

/<font>

見過某某的奶奶後就說: /<font>你看, /<font>某某的奶奶怎樣怎樣, /<font>你看看你!

/<font>

如果孩子每每用這種方式跟我們說話, /<font>我們又會有什麼感覺呢?

/<font>

我們是不是會反唇相譏: /<font>“你老媽在你眼裡真這麼不行嗎? /<font>我就這樣了啦! /<font>你愛找誰媽就找誰媽去!” /<font>或者你說: /<font>“我是不行了, /<font>要看你的了!”

/<font>

可是, /<font>如果換了你的孩子也這樣回嘴, /<font>你又會有什麼反應?

/<font>

所以, /<font>與孩子相處, /<font>我們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 /<font>不願聽到的話, /<font>我們也不要對孩子說。 /<font>將負面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是很不負責任的一種做法, /<font>而且它沒有任何積極意義。

/<font>

如果我們真覺得某個孩子很好, /<font>在某方面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font>那我們首先要將這種壓力轉化為動力, /<font>然後與孩子共同討論: /<font>“我相信寶寶也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棒。 /<font>明天我們一起到書店去買兩本書回來, /<font>放學回來多看看、 /<font>多畫畫, /<font>或者媽媽每天睡覺前跟你一起看半個小時圖畫書, /<font>過段時間寶寶肯定也很會講故事了。”/<font>

聲明:本文節選自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的《徐小東:陪孩子走過0-4/<font>歲敏感期》。/<font>

/<font>
孩子總是攻擊別人?不合群?太好強?別以為這是小事,媽媽看過來/<font>

/<fo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