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培養最受歡迎的職場人才,要從孩子開始!

目前,最受歡迎的人才能力中,除了我們聊過的高情商(具體請看5月11日文章

擁有高情商,你的孩子不一樣!外,樂觀、自省、抗挫折能力都是企業非常重視的方面。今天,我們就來分享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這些能力。

五步循環法,培養五種特質

雖然,每個人對於幸福的定義都不同,每個人的境遇和遺傳因素也不同,但“樂觀”卻是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人格品質。所謂樂觀,應該是個體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並對自己有信心,即使身在逆境,也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能夠在當下做些什麼來改變狀況。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曾指出,樂觀的兒童到成年以後極少出現抑鬱和焦慮的症狀,而且在兒童期養成的樂觀性格與成年後的幸福感也高度相關。

他還認為,雖然樂觀的性格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但是父母可以在任何年齡段培養孩子的樂觀性格。

無獨有偶,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哈洛韋爾也認為幸福是可以感受和創造的,並且總結了“五步循環法”:

第一步:聯結——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

第二步:玩耍——忘我遊戲,體驗“心流”境界;

第三步:練習——不斷練習提升技能和抗挫折能力,並將規則內化;

第四步:精通——努力後的收穫喜悅,提高自尊自信,提高領導能力和自主精神,培養出堅強的毅力;

第五步:認同——得到大家的認同和肯定,進一步強化把事情做好的信念,同時不斷增強正面看法。

通過上面的“五步循環法”,可以培養出孩子的五種特質:

一是提高自尊水平。自尊水平並非是僅僅通過讚揚就能提高的,而是“精通”(第四步)的結果,當孩子完成一項艱鉅的任務後,他的自尊水平就會隨之提高。

二是培養道德行為。

道德行為最持久的內驅力不是信念系統,而是聯結感,也就是說,說教並不能從根源上引發孩子的道德行為。對於某個團體產生聯結感的孩子,他會因為不想傷害群體而去做對團體有利的事,就會自然而然地成為群體中有尊嚴、有價值的一員。

三是積極應對逆境。苦難從生活中來,解決困難的能力也是從生活中學到,應對逆境的技能中,最重要的一點,其實是“感受”,即一種“我能行”的勇氣和力量。同時,要堅信自己絕不是一個人在面對困難,與家人、與朋友及外界群體的聯結感(建立社會支持網絡)也是應對逆境的重要支持力量。

四是創造快樂。聯結(第一步)保證了整個系統的運作,玩耍(第二步)是關鍵的一步,練習、精通和認同則鞏固了孩子學到的能力。經歷了上述的五個步驟後,孩子自然就能夠創造快樂。

五是培養內驅力、找到自我。越少依賴外在的激勵方式,孩子越容易達到內在的自我體驗,也會更快樂。所以,當孩子經歷五個步驟之後,他不會因為害怕被懲罰、想要獎勵或者外界好評而做事,而是會聽從自己內心的指引去選擇,成功之後得到自我激勵,進而認識自己內心真正的需要,併為之不懈努力。

培養最受歡迎的職場人才,要從孩子開始!

為什麼自省很重要?

自省,是通過自我意識,省察自己言行的過程,即自我評價、自我反省、自我調控和自我教育。自省被認為是一種能力,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自省也被視為一種美德,《論語·學而》中說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這個意思。

自省主要包括兩個階段,即自我判斷和自我反應。前者主要是對結果做因果關係的判斷,而後者則表現為對結果的行為反應。如果是成功結果,個體是自我滿意的;如果是失敗結果,個體就會調整實施策略,爭取下一次的成功。

所以,有自省能力的人,在工作中的表現是有毅力、個性獨立、有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有自己堅守的原則和價值觀的狀態。所以,即使他們不一定有著顯赫的背景和耀眼的學歷,但是不斷的自我反省、自我覺察,有助於發現不足,實現不斷的自我提升。這也是“自省”這種人格特質的可貴之處。

如何培養自省能力?

一是培養客觀認識自我的能力。幫助孩子找到自我價值,提高自我判斷的準確性。

自我判斷包括對自己的評價和歸因分析兩個過程,前者是指對於目前結果是否與預期一致以及對結果的重要性的評判;後者是指對造成既定結果的原因進行分析,比如,較差的成績是因為能力有限、還是因為努力不夠。

二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維方式。從小家長就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正面引導孩子去探索,對於一切疑問始終保有探究的精神,而不是代替決定,直接告知答案。這一點,恰恰是中國家長有所欠缺的地方。

因為很多家長內心焦慮,將孩子的多次“試錯”行為看成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的舉動,寧可用自己的人生經驗直接告訴孩子正確答案,以試圖讓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顯得更優秀、更機靈、學東西更迅速,卻忘記了這種做法無異於“涸澤而漁、焚林而獵”,損害的是孩子們寶貴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培養最受歡迎的職場人才,要從孩子開始!

三是培養內在動機。動機,是一個人做事情最基本的動力,內在動機的產生,相對於外在動機會更持久地引導行為。能夠影響到內在動機的因素包括:自我效能感、結果預期、任務價值、興趣、歸因傾向和合適的目標制定等。

以自主學習為例,“自我效能感”反應了學生對自己學習能力的判斷;“任務價值”指的是學生認為學習的結果對自己的價值或意義大小,如果認為意義很小,就不願花費太多時間精力在學習上;“興趣”則直接影響了學習動機的強度,興趣越高,動機越強,同時還會影響學習策略的應用。

“歸因傾向”指的是在學習過程中,把失敗的結果歸因於自己努力不夠(內部歸因),就會更加激發努力學習的動力,如果歸因為老師教的不好、同桌搗亂、考題太難等外部不可控因素(外部歸因),就會嚴重降低個體學習的主動性。

而“目標制定”對於自主學習動機的影響表現在,如果以掌握知識、發展技能為目的,自主學習的推動性更大,即使獲得了新的知識,個體仍然是一副孜孜以求的持續努力狀態。

但是,如果學習是以顯示能力、超越別人、獲取他人認可為目的(這是一種表現性目標),則對自主學習的推動力更小,一旦某次考試成績優秀,很可能就會降低個人努力的程度,因為表現性目標已經達成。

小 結

經過《阿里的人才觀告訴我們什麼?“成功智力”比“學業智力”更重要!》、《擁有高情商,你的孩子不一樣!》以及今天的這篇《培養最受歡迎的職場人才,要從孩子開始!》,陸續跟大家分享了培養職場成功人士所必須具備的幾種素質,而這些素質,都是需要從小開始培養的!

同時,無論採用哪種方式來教養孩子,父母的自我成長都是最重要的一環!因為,只有父母自己成長了,孩子才可能會成長得更好。

珍惜每一天陪伴孩子的機會,也珍惜我們每一天成長的機會。我們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而孩子未來的成功和幸福,可以從今天開始培養!

培養最受歡迎的職場人才,要從孩子開始!

王明姬,國內著名心理學家,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客座教授,長期受聘為多家組織的管理諮詢顧問,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特邀專家。

張銳,留英法學碩士,中科院心理所兒童與發展教育心理學專業在讀,擁有十年民營企業管理崗位工作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