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莊子:萬物並生而不悖,天地大美而不言,人心清和而不歇

莊子:萬物並生而不悖,天地大美而不言,人心清和而不歇

“夏”有三義,萬物並生而不悖

今日立夏。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夏天的開始。

“夏”首先是“大”的意思,“萬物至此皆長大”,所以叫“立夏”。

古人說,立夏時節,“天地始交,萬物並秀”。

春生夏長,夏天萬物繁茂。立夏,標誌著萬物都進入了一年中最輝煌的時空。

“夏”其次是“假”的意思,這裡的“假”是莊子說的“生者假借”,天地暫時借給萬物一個蓬勃生長的時期,也就是說天與地聯手,在夏季寬厚地縱容萬物生長,顯示出天地仁慈護生的一面。

《淮南子》:“夏,為衡,衡以平物,使之均也。”

“夏”還有“衡”的意思,“衡”在古代指的是秤桿、秤,而夏神“祝融”的形象就是手持著一杆大秤,標誌著天地公平地對待萬物,讓它們生生不息。

莊子認為,以道觀之,“萬物齊一”,意思就是萬物本是一體,在天地之間自由自在地生存發展,互相之間並不妨礙,所謂“萬物並生而不悖”。

莊子:萬物並生而不悖,天地大美而不言,人心清和而不歇

大自然是這樣,人也當如此,“君子和而不同”,相互包容,心胸寬大,和諧以共生共長,相融以相輔相成。

成吉思汗西征的後期,雖然蒙古軍隊所向無敵,但是他已經年老體衰,感到自己無法拒絕死亡、征服死神,陷入了孤獨難以解脫的精神困境。

遠道而來的全真道士丘處機,勸說成吉思汗不要再征戰殺戮,因為“你頭頂上的長生天與其他人的天,是同一個上天”。

這是道教與蒙古人自然信仰的對話,丘處機用道家“萬物並生而不悖”的生命觀,感化了成吉思汗信仰的“長生天”,使之從殺戮轉向止殺。

就人類而言,“我”的存在,並不以必須剝奪他者的生存為前提。

相反,“我”必須以最大的善意使他者也獲得相應的生存權利,因為這種生的命令來源於上天,上天有好生之德。

莊子:萬物並生而不悖,天地大美而不言,人心清和而不歇

立夏“三候”,天地大美而不言

立夏依次有三種物候現象: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生,三候王瓜生。

立夏時節,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夏蟲在田間鳴叫,大地上有蚯蚓掘土,蔓藤上的王瓜正在成熟。

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這是對立夏最好的詮釋。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一池樹蔭,幾支荷葉,一隻蜻蜓停在荷尖,賞萬物之生趣,也是人生的一種快意。

莊子說,“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把天和人看作是不牴觸的,敬畏天地萬物,這就是真人。

萬物都是人的內心投射。看遍世界,也是走過內心,打開一扇心門,通往一個更寬廣的世界。

一個人要過得快樂,還要內心豐盛,擁有精彩的精神世界,在日漸紛雜的世俗世界裡有自己的原則與追求,而不是滿足於人云亦云的生活方式。

立夏,不僅充滿著希望,更是見證著成長。

莊子:萬物並生而不悖,天地大美而不言,人心清和而不歇

“首夏清和”,人心清和而不歇

古詩說:“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就是初夏。立夏時天氣還不是很熱,天地清和,有一絲宜人的涼爽。

人心也應該像此時的天地一樣清和,像此時的芳草一樣不歇。

內心清和,也就是莊子說的“虛靜”。

道本無道,要是讓自己的心境像虛空一般,道也就是道了。

把世間的事分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理解了眾人在世上的所作所為,如果悟道,自不必多言;如果不悟,那是心性欠缺磨練。

修習劍道的武士說,“我揮舞竹刀千次,只為一次頓悟”,劍道如此,生活亦如此。

把生活過慢一點,慢慢感受腳下的路,慢慢感受眼裡的美,留意身邊的一朵花一棵樹。

俯視紅塵,以平常心對待無常事,身處紛擾喧囂,力求簡單明潔,享受清和不歇。

立夏不僅給予我們時間的意義,更讓我們學習領悟,懂得人生的道理。

莊子:萬物並生而不悖,天地大美而不言,人心清和而不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