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中医速学:脉诊部位的来源和演变

古代常用的诊脉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

中医速学:脉诊部位的来源和演变

遍诊法又称三部九候诊法,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是遍诊上、中、下三部有关的动脉。

三部诊法,见于《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常用寸口脉候脏腑病变,扶阳脉候胃气,太溪脉候肾气,以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自晋代以后,后世较少采用遍诊法和三部诊法,而普遍选用的诊脉部位是寸口。寸口诊法始见于《黄帝内经》,经《难经》阐述和发挥,至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后,寸口诊法理论已趋完善,从而得以推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