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疫情之下,全球股市動盪,A股開盤怎麼走?

伴隨著海外疫情持續蔓延,上週全球股市開啟“渡劫”模式。

上週美股三大指數均錄得2008年10月以來最大單週跌幅,標普500指數、道瓊斯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分別累計下跌超10%。歐洲和亞太股市也全面下挫,上週歐洲斯托克50指數累計下跌12.39%,日經225指數、韓國綜合指數均跌超8%。(數據來源:Wind,2020年2月24日-2020年2月28日)。

受外圍市場波動影響,上週上證指數累計下跌5.24%,失守2900點;創業板指跌逾6%。“黑色一週”之後,投資者難免擔憂:接下來的A股怎麼走?面對大幅回調的科技股和創業板,到底是該“觀望”還是“上車”?(數據來源:Wind,截至2月28日)

小夥伴們別慌,今天小夏為大家帶來自家投資團隊的一手解讀,幫助大家冷靜思考和佈局後市。

01

外圍風險擾動 A股指數調整空間有限

外圍風險擾動的影響會多大,大A扛得住嗎?這是很多朋友懸在心頭的首要問題。

究其原因,這輪下跌主要受海外部分地區疫情形勢惡化影響,全球投資者擔憂恐慌情緒加劇,美股跌勢延續,對包括A股在內的全球市場帶來擾動。

不過,目前國內疫情高峰期已經過去,海外疫情形勢則處於擴散初期,市場波動節奏不同,更多的可能為短期影響。加之,國內政策暖風頻吹,流動性寬鬆預期以及低利率政策環境依然存在,也將會成為本輪行情得以延續的最強助力。

02

創業板、科技股還能繼續投資嗎?

雖然長期向好的邏輯不變,但是科技類、創業板指這兩天的大幅回撤還是讓不少朋友對相關主題前景打上問號,這到底是“危險”還是“機會”?

首先我們先理清創業板和科技股短期內波動劇烈的內因是什麼。創業板和科技股短期上漲過快,自身存在一定調整壓力,外圍市場大跌誘發板塊出現持續波動。

但中長期看,中國向自主創新驅動經濟增長的轉型一直沒有停止,無論是創業板還是科技股,長期向好的邏輯並沒有被打破。密集出臺的政策明確地給產業創新和升級注入一針針的強心劑:如最近工信部強調要加快5G商用步伐,推動信息通信業高質量發展;前期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推動生物醫藥、醫療設備、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以5G、芯片、AI智能等新興科技的發展逐步迎來了政策的黃金窗口,特別是外部不確定因素影響下,芯片國產替代預期更是不斷增強。

政策的支撐是創業板、科技股長期向好的重要基礎。

從以下三條主線看來,科技類、創業板也具備較強的景氣度支持。

一方面,流動性寬鬆是創業板、科技成長股主線的一個重要支撐。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創業板、科技成長也是此次流動性寬鬆最受益對象之一。

其次,創業板、科技成長的基本面是行情的重要支撐。目前市場的一致預期對創業板ROE的樂觀程度依然高於主板。

最後,回調後創業板、科技成長的估值迎來較好的配置窗口。經過數日調整,創業板指PE再次回到50倍上下,與2019年3季度相當,科技成長股的配置價值將重新顯現。

綜上,市場回調的當下應該更加理性看待,尋找機會重新分批建立創業板、科技成長核心資產的倉位。

小夏家的創藍籌ETF、創成長ETF,作為對標創業板的Smart Beta策略指數基金,適合作為市場左側建倉投資工具;此外,科技ETF鐵三角——華夏芯片ETF、華夏AI智能ETF和華夏5GETF,則是掘金科技領域的優質指數ETF。

正如巴菲特在給股東的信中所說的,“如果我們有堅定的長期投資期望,那麼短期的價格波動對我們來說毫無意義,除非它們能夠讓我們有機會

疫情之下,全球股市動盪,A股開盤怎麼走?

以更便宜的價格增持股份。”


溫馨提示: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管理人不保證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 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