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亂局保和平:新疆督軍楊增新

在近代歷史上,新疆同內地一樣飽受戰火肆虐之苦。然而,在亂世之中,新疆也曾短暫地成為和平安詳的世外桃源。這段難得的時期始於楊增新上任新疆督軍,結束於楊增新遇刺身亡。

楊增新本一介文人,不以武功見長,卻能在多方強勁勢力中維持危局。楊增新運用的,不是奇正無窮的兵法,而是講求清靜無為的道家,還有儒家的民本思想。或許,楊增新的故事能使我們對國學有些新的理解。

亂局保和平:新疆督軍楊增新

近代新疆省地圖。

下面,本文將從三個方面詳細講講楊督軍的治理之道。

一、無為而治

在楊增新主政新疆的十幾年裡,省會迪化(今烏魯木齊)建築破舊,軍隊衣著破爛,被稱為“乞丐軍”,學校建設也極為緩慢,甚至不如清末。

然而,這正是楊增新的治理之道。楊增新儘量避免大的建設與支出,為的是讓百姓休養生息。

亂局保和平:新疆督軍楊增新

修建於清代的迪化城門

自從清朝滅亡後,內地局勢反而雜亂起來,更無暇顧及新疆了。新疆沒有了來自中央的財政支持,甚至軍餉也已斷髮。同時,新疆內部的各種矛盾也很激烈,各族農民起義軍、哥老會、革命黨此起彼伏。

在此局勢下,楊增新既需要撲滅動亂,也必須防止新動亂的產生。深受儒家民本思想與道家無為理論影響的楊增新,決定以改善民生作為消弭動盪的根本方法。

一方面,楊增新鼓勵生產,支持墾荒。另一方面,他減輕賦稅,並說服各族王公貴族減少租稅,同時以保障其地位作交換。最後,楊增新開始了懲貪行動。

楊增新一面提高官吏待遇,獎勵廉能,一面鼓勵百姓控告貪贓枉法的地方官,一經控告,立馬撤職並派員調查,如果情況屬實即嚴懲,情況不屬實即官復原職,也不處罰控告者。

亂局保和平:新疆督軍楊增新

新疆督軍、省長、省政府主席楊增新。

楊增新的無為而治確實緩解了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使新疆得到初步的穩定。但楊增新還需面對來自周邊的威脅。

二、以靜制動

楊增新曾修建了一座鎮邊樓,是當時迪化城內少有的工程之一。樓上有幅對聯曰:“共和實草昧初開,羞稱五霸七雄,紛爭莫問中原事;邊庭有桃源勝境,狃率南迴北準,渾噩常為太古民。”此聯確實體現了楊增新對時局的看法與政治主張。

不論中央政府如何走馬燈似的變換,楊增新一併承認,從不干預。對於新疆內部滿、蒙、回等族的封建王公,楊增新也維護其地位。

楊增新看似從不關注外部時局,但在外部勢力來犯時,楊增新的應對卻從未鬆懈。他嚴格控制新疆內外的往來,嚴防各種勢力的滲透。

亂局保和平:新疆督軍楊增新

楊增新為防範黑喇嘛西進而建的堡壘。

十月革命後,白俄勢力在蘇俄紅軍的攻勢下逃至遠東地區,白軍控制了外蒙古,謀劃將外蒙古從中國分裂出去,並進一步攻佔新疆。楊增新無力干預外蒙事務,但成功令民國政府將鄰近的阿勒泰劃入新疆,並派兵嚴守,打退了白俄入侵者。

1922年,外蒙倒向蘇俄,親近白俄的黑喇嘛沒了立足之地,逃到甘肅與新疆交界的黑戈壁地區,佔山為王並意圖西進。楊增新並未與之交戰,而是派兵修堡拒守,不讓黑喇嘛西進一步。

亂局保和平:新疆督軍楊增新

黑喇嘛丹賓堅贊像

1925年,馮玉祥的部下劉鬱芬任甘肅省主席,宋哲元任陝西省主席。兩年後,馮玉祥籌劃入疆。楊增新實力弱小,並不敵馮玉祥的西北軍。

於是,楊增新立即封鎖甘、新之間的交通,並虛張聲勢,架起大量軍帳,又抽調了16個連在迪化與哈密之間往返行軍,以造成不斷有援軍來到的假象。最後,楊增新請寧夏省主席馬福祥從中斡旋,以出資軍餉打消了馮玉祥進疆的意圖。

亂局保和平:新疆督軍楊增新

馮玉祥像

三、弱兵愚民

楊增新理想中的新疆,是傳統式的世外桃源,既沒有強悍的士兵,也沒有革命的知識分子。因此,楊增新奉行弱兵政策與愚民政策。

楊增新認為民國時期局勢的混亂是“武人干政”引起的,因此,在維持一定軍力的前提下,楊增新著手削弱軍隊勢力。

新疆既有的巡防營與陸軍以漢族人為主,桀驁難馴,楊增新遂組織了一支以回族為主,兼納其他少數民族的新軍。新軍、巡防營與陸軍相互牽制,有效防止了武人干政。

亂局保和平:新疆督軍楊增新

楊增新與中外各界人士的合影

老子曰:“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楊增新以此為依據,不支持教育的發展,從而斷絕革命思想傳入新疆的途徑。

楊增新利用各種宗教信仰以求安定。他籠絡與控制伊斯蘭教,也大力傳播儒教、道教等,藉口財政困難,不願支持建設近代學堂,但鼓勵開辦經文學校。

另外,楊增新對新疆進行嚴密的信息封鎖,不允許內地報紙刊物進入新疆,也對內外往來的信件嚴加檢查,有嫌疑的信件甚至會被送到督署由楊增新親自查看。新疆青年若想外出求學,也會遭到楊增新的阻撓。

愚民政策在客觀上減少了新疆的流血衝突,但也阻礙了新疆的發展。

亂局保和平:新疆督軍楊增新

楊增新墓,位於北京市昌平區。

對楊增新的評價一直有爭議。以今天的眼光看,楊增新一味求穩,不符合時代的發展。儘管在楊督軍的治下,新疆發展緩慢,思想閉塞,但在亂世之中,他的政策保住了一方太平,這足以贏得後人的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