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他的死深远地影响了战国政治格局甚至后来的历史走向

他的死深远地影响了战国政治格局甚至后来的历史走向

三家分晋前晋国版图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践位以后,励精图治,通商宽农,任用贤才,经过多年治理,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并开创了晋国百年霸业。但到了春秋末期,晋国国君大权旁落,实权主要集中在智家、赵家、韩家、魏家等4家,又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他的死深远地影响了战国政治格局甚至后来的历史走向

智襄子智瑶

智家的大夫智宣子到了晚年,面临选择家族接班人的大问题,他非常钟意自己儿子中一个叫智瑶的,打算确定他作为接班人。于是便把族人智果叫了过来,打算听听他的意见。智果认为,智瑶有仪表堂堂、精于骑射、精于骑射、才艺双全、能言善辩、坚毅果敢等五项长处,但有一个致命的短处就是居心不仁。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来制服别人而做不仁不义的恶事,谁能

和他和睦相处?要是真的立智瑶为继承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离灭族不远了。但智宣子主意已定,已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最终还是选定智瑶作为接班人。

他的死深远地影响了战国政治格局甚至后来的历史走向

赵襄子毋恤

待智宣子去世,智瑶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智襄子接班统治晋国以后,果然如智果所讲,为政无德,且恃才而骄,极度蜜汁自信,总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自我感觉异常良好,不但没有团结起韩、魏、赵三家,反而一股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样子,随意把三家大夫当家臣来用,并没来由的强迫三家向其献地。韩、魏两家耽于智瑶的淫威,分别向其送上了一处有万户居民的城邑。智瑶在韩、魏两家尝到甜头后,更加迷信自己的权势,马上又向赵家索要蔡和皋狼两处地方,结果碰了一鼻子灰,被赵家大夫赵襄子断然拒绝。

智瑶于是集合韩、魏两家率领士兵去攻打赵家。赵襄子逃到晋阳后,据城力战,与三家的军队相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久攻不下,智瑶引水淹城,眼看晋阳城破已是指日可待。

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候,智瑶先是当着韩、魏两家大夫韩康子、魏桓子的面,非常得意的说“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让两人不免有了兔死狐悲之心,心想既然你智瑶今天可引水灌晋阳城,那明天也可引汾河水灌魏国都城安邑,引绛河水灌韩国都城平阳,把我们两家都给灭了,于是心生不快。智瑶的谋士絺庛看到韩康子、魏桓子两人表情的变化,向智瑶进谏说两人心怀异志,请他多加留意、早做谋断。智瑶不仅不以为意,反而第二天就口无遮拦的把谋士的肺腑之言卖给了韩康子、魏桓子两人。智瑶这种不正常的自信和极度轻敌,把智瑶及其家族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在智瑶这一顿神操作后,韩、魏两家最终下定了反水的决心,与赵家重新联合起来,决堤水淹智瑶军营,大败智家军,杀死智瑶。

他的死深远地影响了战国政治格局甚至后来的历史走向

智瑶水淹晋阳城

智瑶兵败被杀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接着智家被整体灭族,智瑶的头骨被赵襄子涂上漆作成饮具,领地也被赵、韩、魏三家瓜分,正式拉开了战国七雄争霸的大幕。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非常痛心地写道:“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

智瑶居心不仁、德不配位,对形势不能有清醒的认识,抱火厝薪而不自知,偏偏又对自己的实力极度自信,则必将难逃失败的命运,成为历史的弃子。

他的死深远地影响了战国政治格局甚至后来的历史走向

赵魏韩三家分晋

可以说,智宣子因过于看重接班人的“才”,不太注意接班人的缺点和“德”,导致了接班计划的完全失败。他选定的接班人智瑶有才无德,又对自己的实力和对局势的掌控力极度自信,结果不仅没有守住基业让家族事业发扬光大,反而因接班放大了自己的缺点不足,加速了整个家族的败亡,最后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智氏家族百年经营都成了为别人做嫁衣裳。

智瑶之死,深远地影响了战国初期的政治格局甚至以后历史的走向。后人曾分析说,如果智瑶不死,智氏不灭,晋国就不会一分为三,战国就将是秦、晋、齐、楚、燕五雄争霸,而不是后来的战国七雄。晋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居殽函之东,襟山带河,与秦抗争,秦国很难东出中原。若晋国再能举全国之力与秦逐鹿天下,最终还不知鹿死谁手,那以后的历史进程也将可能要被改写,不再是我们熟悉的秦并六国、一统天下。由此可见,历史的发展和演进既有其必然性,也充满了偶然性,一次突发性事件,就足以让历史的河流改道。

他的死深远地影响了战国政治格局甚至后来的历史走向

秦朝统一六国



\u0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