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關於辮子的生死風波,從《風波》看戲裡戲外缺乏理性的看客思維

《風波》是魯迅的一篇短篇小說,故事中,主人公“七斤”因為沒有辮子,在聽到暗示“清廷復辟”的“皇帝坐龍庭”消息後,擔心自己會因辮子而丟了性命,在這種擔心下,“七斤”和家人陷入了一場頗有些“自己嚇自己”意味的風波中,由此,文章的諷刺意味也呼之欲出。

與其說是風波,對於故事主人公“七斤”及其家人而言,不過是有驚無險的“鬧劇”罷了。而這“鬧劇”之“驚”與“險”的背後,實則隱藏著魯迅先生心中的“怒”與“哀”。

許多人結合故事背景相關的“辛亥革命”與“清廷復辟”,來分析魯迅的《風波》一文,認為魯迅這是在藉著文章吶喊,告誡當時的奮鬥者,如果當時以農村為代表之社會底層人民人心的“愚昧”與“麻木”不改,革命便難以成功。

誠然,這場以“七斤”一家為中心之關於辮子的風波,確實彰顯了當時以農村為代表之社會底層人民的愚昧與麻木,但是,僅以此作為故事內核,卻總覺意猶未盡。若進一步思考,我們會發現,“愚昧”和“麻木”只是表象,可能魯迅先生更想讓我們思考的,是讓人們變得如此“麻木”與“愚昧”的原因。而從文章情節分析,這原因大抵便是以“七斤”一家為代表之底層人民身上缺乏理性的看客思維。

關於辮子的生死風波,從《風波》看戲裡戲外缺乏理性的看客思維

“辛亥革命”也好,“清廷復辟”也罷,“七斤”一家和所有村民一樣,都是麻木的看客;但是,作為看客的人,何嘗不也正在自己的戲中呢?沒有辮子的“七斤”所遭遇的生死風波,實則是周圍村民眼裡的一場“戲”。在風波中,“七斤”早已是戲中人,而圍觀他的村民,儼然成了“看客”。

也就是說,面對“辛亥革命”、“清廷復辟”這等社會變革,“七斤”將自己“安置”在了戲外,儼然是一位缺乏理性的麻木看客,而當這缺乏理性的看客變成了戲中人,那由沒有思考能力的看客轉變而來的戲中人,便顯得尤其愚昧和可悲了。想必,這場關於辮子風波里缺乏理性的麻木看客思維,便是魯迅先生的諷刺所在了。

1、關於辮子的“生死風波”和戲裡戲外的“麻木看客”

《風波》這篇小說裡“七斤”所遭遇的事情,可沒有“風波”這個篇名給人以那般的緊迫感,但是對於“七斤”來說,這場“風波”可把他嚇得夠嗆。要說他遭遇的事情,之所以能被稱為“風波”,與他看客的身份,以及麻木的內心,有較大的關係。這頗有些“自己嚇自己”意味的生死風波,也正是魯迅先生的諷刺所在。

從文章情節來看,“七斤”之所以遭遇“風波”之原因,不難推理出與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他沒了辮子,一個是“皇帝坐龍庭”的消息。他的辮子按照文中的情節來看,是之前革命的時候,撐船去城裡給剪掉了。於是,沒有辮子的他,可能在“皇帝坐龍庭”以後被清廷處罰,甚至可能會失去性命。所以,光代表“清廷復辟”之“皇帝坐龍庭”的消息,就足以把他和他的家人嚇得夠嗆。

但是,且不說“皇帝坐龍庭”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能夠順利成為現實,那讓“七斤”陷入風波的原因,就足以讓魯迅先生哀嘆了。為什麼這麼說?請繼續往下看。

關於辮子的生死風波,從《風波》看戲裡戲外缺乏理性的看客思維


從文中來看,讓“七斤”陷入夜不能寐之風波的原因,是因為他考慮到自己沒有辮子,會在“清廷復辟”以後受到生命威脅。也就是說,對於他來說,“清廷復辟”只與一件事情有關,那就是自己沒了辮子。

根據故事背景來看,所謂的“清廷復辟”,實則是“辛亥革命”以後的事情。而由“七斤”陷入風波一事,我們就能嗅到魯迅先生那力透紙背的怒與哀了。

明明是為了幫助當時社會底層百姓反抗壓迫而發起的辛亥革命,而這革命成果可能因“清廷復辟”毀於一旦,而以“七斤”為代表的農村百姓,在面對“清廷復辟”一事,更擔心的僅僅是“辮子”問題。這便讓“辛亥革命”裡的犧牲,染上了幾分可惜的顏色,由此,魯迅能不哀和不怒嗎?

關於辮子的生死風波,從《風波》看戲裡戲外缺乏理性的看客思維


為什麼如此偉大的“辛亥革命”,卻在文中以“七斤”為代表的農村社會底層百姓面前,失去了其應有意義?因為“辛亥革命”也好,“清廷復辟”也罷,以“七斤”為代表的農村社會底層百姓並未將自己當成與這些事件息息相關的戲中人,而是以一種看客的姿態,“磕著瓜子”,看著“革命”與“復辟”的熱鬧,何其可悲。

但是,幕前幕後,誰的人生不是一個舞臺?在“辛亥革命”、“清廷復辟”這些事情面前,“七斤”一家是看客,而在獲得“皇帝坐龍庭”消息後,因沒有辮子陷入風波的“七斤”一家,則成了戲中人了。這時,他們一家在風波中的喜怒哀樂,亦被看客冷眼旁觀在眼裡。關於這風波里冷眼的看客,文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村人們呆呆站著,心裡算計著,都覺得自己確乎抵不住張翼德,因此也決定七斤便要沒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對人談論城中新聞的時候,就不該含著長煙管顯出那般驕傲模樣,所以對於七斤的犯法,也覺得有些暢快。他們也彷彿想發些議論,卻又覺得沒有什麼議論可發,嗡嗡的一陣亂嚷.....他們也就慢慢地走散回家,關上門去睡覺。

也就是說,“七斤”一家因為得到“皇帝坐龍庭”的消息,為“七斤”沒有辮子一事急得六神無主。但面對著急的“七斤”及其家人,與“七斤”一家無冤無仇的村民,卻沒有絲毫同情的意思,居然認為“七斤”被剪了辮子,便是他犯了皇法的表現,甚至開始就“七斤”平日講城中新聞的驕傲模樣“說服”自己,以此自我暗示“七斤”要沒有性命的下場是“罪有應得”。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圍觀村民心裡,對於“七斤”陷入風波一事,表現出了一股類似“幸災樂禍”的意味。這看客之麻木不仁的刺鼻氣息,在此便顯得尤其濃烈了。

很顯然,對於七斤陷入辮子風波這件事中,圍觀的村民們,也如看戲一般,一方面,以戲中人的不幸,作為自己取樂的“養料”;另一方面,只將眼前的“戲”看成是一種娛樂,而絲毫不去思考,這戲中人為何會遭此不幸,和自己又有多大區別。

關於辮子的生死風波,從《風波》看戲裡戲外缺乏理性的看客思維


要知道,今天能夠看別人的戲,以後就說不準誰是戲中人了。畢竟世事無常,就文中來看,在村裡知道許多新鮮事且頗受村民尊敬的“七斤”也有被人看戲的遭遇,誰又能保證,明天那些看“七斤”戲的村民,不會淪為下一個被看客冷眼旁觀的“戲中人”呢?奈何,看客的麻木,一方面讓看客身陷頗有些“自己嚇自己”的“悲情戲”中;一方面,即便自己真的遭遇生死風波,由於一貫的看客作風,便也無法對自己遭遇的事情進行客觀反思。這是愚昧看客的悲哀,亦是魯迅先生心中的悲哀。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戲裡戲外的看客變得如此麻木不仁的呢?原因有很多,但缺乏理性思維,則是主要原因。

2、缺乏理性思維的麻木看客

在《風波》一文中,“七斤”一家實則和圍觀他陷入風波之村民,沒有太大區別。聯繫文中社會背景,從文章情節分析,在“辛亥革命”和“清廷復辟”一事上,他們並沒有領會“辛亥革命”與“清廷復辟”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之發展的意義,好似在國家、民族的發展面前,自己便只是看客,頗有一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

真正能夠讓這些看客慌亂的,是自己一不小心受到牽連,開始另一臺“戲”。只是,可悲的是,即便“七斤”一家成了戲中人,他們考慮的,依舊不是“辛亥革命”與“清廷復辟”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他們自身未來之發展的意義,而僅僅就“七斤”沒了辮子可能會失去性命而自顧自開啟那理由有些荒誕的“憂慮模式”。這便有些“浪費”了革命先烈為“辛亥革命”付出的巨大代價,讓人嘆惋。

關於辮子的生死風波,從《風波》看戲裡戲外缺乏理性的看客思維


以“七斤”為代表的社會底層勞動人民,在《風波》一文中,顯得自私而又愚昧,他們以看客身份自居,冷眼旁觀戲中人的喜怒哀樂,殊不知,戲中人在成為戲中人以前,大抵可能和他們一樣,也是看客。戲中人那或可悲,或悽慘的遭遇,可能也會變成自己的未來。但是,文中以“七斤”為代表的看客們,顯然從來沒有想過這些,這是他們缺乏理性思維的體現。

而看客一旦成了“戲中人”,那自己嚇自己的“風波”,便更是將看客缺乏理性思維下的“愚昧”與“可悲”,展現得淋漓盡致,文中於此有這樣一段描述:

八一嫂是心腸最好的人.....連忙勸解說,“七斤嫂,算了罷。人不是神仙,誰知道未來事呢?便是七斤嫂,那時不也說,沒有辮子倒也沒有什麼醜麼?況且衙門裡的大老爺也還沒有告示,.....”

七斤嫂沒有聽完,兩個耳朵早通紅了;便將筷子轉過向來,指著八一嫂鼻子,說“阿呀,這是什麼話呵!八一嫂,我自己看來倒像一個人,會說出這樣昏誕糊塗話麼.....”

也就是說,《風波》這篇小說中,唯一心腸好的八一嫂,還保有那麼些個理性,她不像冷眼旁觀“七斤”家風波的村民一樣擺出事不關己、幸災樂禍的姿態,反而覺得“七斤”一家子有些可憐,便說了些寬慰的話,而且,她的話,雖說是寬慰,但也不是胡亂去寬慰人的話。

她首先說,未來的事情誰也不知道,並以“衙門裡的大老爺也還沒有告示”來進一步暗示“七斤”一家,“皇帝坐龍庭”一事尚未確定,何必如此這般自己嚇自己。但是,七斤的媳婦卻不領情,將這看客之中,唯一還以善良內心、將心比心理解他們心中焦灼的八一嫂給埋怨了一頓,絲毫不接受八一嫂子頗顯理性的分析。

關於辮子的生死風波,從《風波》看戲裡戲外缺乏理性的看客思維


因為習慣以看客的姿態擺起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將戲中人的喜怒哀樂作為娛樂自己的“養料”,於是,從未想過戲中人遭遇這些“喜怒哀樂”之背後的原因,更沒有深思過這些“喜怒哀樂”背後折射的現實問題,就更別談去思考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了。

於是,這樣一個麻木不仁的看客,便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雖然以看戲者自居,但誰的人生不是一臺戲?藉著“八一嫂”的一句話來說,“人不是神仙,誰知道未來事呢?”所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看客心態,最終會讓自己的大腦在這種近乎“幸災樂禍”的心態下只顧以他人的不幸“娛樂”自己,繼而懶於思考,最後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

於是,當以看客自居的人成為“戲中人”的時候,因為沒有了理性思考的能力,除了捕風捉影、自己嚇自己且讓自己陷入無謂的“風波”外,再無任何作用。

由此,魯迅先生對當時以農村為代表之社會底層人民看待外界所抱有的一種失了理性的看客姿態之諷刺,便顯得尤為深刻了。

關於辮子的生死風波,從《風波》看戲裡戲外缺乏理性的看客思維


3、魯迅:沒有人是戲外人,做一個將心比心之理性戲中人

通過分析《風波》這篇文章,並結合文中的時代背景,我們不難看出,魯迅的《風波》一文,實則是藉著“七斤”一家得知“皇帝坐龍庭”消息,而因辮子問題陷入風波一事,暗示“辛亥革命”並未改變如“七斤”一家等以農村為代表之社會底層人民的愚昧思想。從魯迅先生筆下愚昧的“七斤”一家,和麻木不仁的村民,我們不難體會到魯迅滲透在字裡行間的嘆息與悲哀。

有人說,魯迅先生這是在警示革命尚不徹底,以農村為代表的社會底層人民之思想若不改變,社會變革將難以成功。結合文中情節和時代背景來看,自然是有這些意思的。但是,這僵化愚昧的思想背後,實則隱藏著深刻的人性問題,即麻木的看客心態。深究文中那在“七斤等以農村為代表之社會底層老百姓”之間如此普遍且根深蒂固的看客心態存在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缺乏同情心?是因為他們麻木不仁?不盡然,更多是因為人們缺乏將心比心的理性。

關於辮子的生死風波,從《風波》看戲裡戲外缺乏理性的看客思維


長期將自己當成局外人,僅以看戲的姿態以及心態,冷眼旁觀他人的悲歡離合,但卻懶於思考這悲歡離合背後彰顯的問題。漸漸地,在這種冷眼旁觀的麻木中,人變得懶於思考,久而久之,便在看客身份中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更丟失了將心比心的慈悲。

但是,對於生活而言,沒有人是戲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個人都是同一片藍天下各自生活的戲中人。我們的生活,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許多時候擁有不同生活的人會遭遇同樣的問題,會面對同樣的困難。或者換種說法,許多時候,他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也可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所以冷眼旁觀他人戲裡的不幸,這種行為,何嘗不是冷眼旁觀我們生活中可能出現在未來的問題?畢竟,一個真正用心活著的人,往往是那個將心比心之理性的戲中人。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