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沙舟詩評|餘國才,一位詩情湧動的西部歌者

沙舟/影像


沙舟詩評|餘國才,一位詩情湧動的西部歌者

作者2019年秋祁連山採風留影

沙舟,原名王金海,作家、詩人,網絡文學評論員,《中國詩歌網》註冊詩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新疆作家協會會員。曾在《人民日報·副刊》《中國藝術報》《中國煤炭報》《中國作家網》《中國詩歌網》等文學報刊和官方主流媒體發表詩歌及文學作品;出版《如歌人生》《情繫走廊》《吟頌永煤》《感恩厚土》《行旅西部》五部詩集。《中國詩歌在線》新疆頻道總編。甘肅山丹人,現居新疆烏魯木齊。


餘國才,一位詩情湧動的西部歌者

新疆的大美盡在金秋。秋,是農耕人豐收的日子,也是詩人收穫詩的季節。秋的盛請,讓我和餘國才相聚在烏魯木齊。其實,三年前我和餘國才在《中國詩歌網》上就認識了,只是頻頻讀他的“白楊詩歌”,卻是遲遲未曾謀面。恰逢國慶節,我和幾位愛好詩歌的好友聚在一起談家國情懷,賦詩詞散文。暢談中,詩友們“斗酒詩百篇、酒逢千懷少”,隨後餘國才向我送上一本即將要出版的《白楊牽月》詩集初稿,我為此精神所感動,究其原因?我想是他一顆執著的詩心和一腔飽含詩一般的激情打動了我。

遙想最初,我對餘國才的關注,源於他對詩歌的情有獨鍾,源於他孜孜不倦的追求,源於他筆下一行行描寫白楊的優秀詩歌。他熱愛西部的白楊,創作的每一首詩歌,就像是挺拔屹立在祖國西部高原上那一排排“英雄白楊”。他熱愛腳下的祖國,“那些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每一棵白楊,就是我們‘兵團人’駐守在祖國邊防的哨兵”。所言所嘆,都滲透著滿腹的兵團情懷!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新疆這片廣袤的土地,給予詩人豐富的精神滋養。六十年前,餘國才隨父母來到新疆的戈壁邊關,從小喝闃邊疆的雪泉長大,吃著邊關麥谷成熟,脈管裡流淌著“兵團人”的熱血,對兵團第一代屯墾戍邊者充滿了敬仰。他的父親作為兵團第一代,為祖國邊疆軍墾事業奉獻出了一生,也書寫出許多壯美的詩篇。作為兵團第二代的餘國才,生於斯、長於斯,繼承了第一代“兵團人”不忘初心、恪守家國使命的胸襟。

四十餘載教書育人,餘國才已是桃李滿園,可他始終心懷感恩,感恩這片土地,天山、雪域、戈壁、草原,大美而神奇的祖國最西部給予他靈動的詩性。於是,他重拾筆桿,手捧一顆在父輩愛國情懷的薰陶下萌生的種子,把它種在戈壁、種在天山、種在農墾土地和那最清澈的壩上水渠,一行行富含兵團精神的詩從他筆下衍生,豐碩了邊疆貧瘠的土地。兵團的土地,是他詩歌的孕育土壤,兵團的精神,是他耕種詩歌的初衷!

餘國才的詩集《白楊牽月》分“吟詠時代、四季如歌、歲月留痕、鄉愁依依、古韻春笛”五輯,共收錄了他四十多年來精心創作的現代詩歌、詩詞200餘首。月下燈前讀,細品回味濃,他的每一首詩都溶於這山巒這湖水、這草原這雪嶺、這兵團這農連。他的詩歌裡,有父輩們堅挺的身影,有生長在額敏河邊草木倒影,更有那些關於白楊哨所的感人故事,而最令我肅然起敬的則是詩人一路走來、一路詩歌,四十年如一日,詩心不改的堅守與執著。

詩人愛家更愛國,有情有義之歌方可回聲嘹亮。在此,我僅以他的兩首詩歌節選,以品味詩人在這片土地上的炙熱情懷:

沙舟詩評|餘國才,一位詩情湧動的西部歌者

攝於新疆石河子市軍墾博物館廣場

塔斯提河畔的吐爾加遼

是巴山孕育的柔情女子

白雲朵朵

肥羊咩咩——

透骨的花草裡粉蝶切切

一幅絕美的草原油畫

油畫裡的白衣天使梅蓮

正打馬走過每座牧人的蓬氈

·

小白楊哨所國旗殷天

巴山靜聽著白楊樹葉的傾訴

滔滔的布爾幹河向西纏綿

你看山坡上的巾幗英魂裡

是恬靜的屯墾人的家園、麥禾

哦!巴山英雄輩出的山巒......

(節選《巴爾魯克山今天的故事》

·

布爾幹河與塔斯提河擁抱

流向異域的湖灣

熠熠耀眼的鱗波里

掩映著哨所上婆娑的白楊

崗樓上昂揚的國旗

猶如夏天熾熱的太陽

·

小白楊眺望蒼茫坡溝的夏野

嘩啦啦的樹葉

是心中翻動的詩行

花枝招展的吐爾加遼

那透骨天空的蕊粉

讓小白楊赤誠迷醉的山崗

(節選《小白楊哨所之夏》)

“鄉愁”是詩人筆下永恆的主題。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筆下的鄉愁寫到極致:中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一首短短的《鄉愁》,訴盡詩人“鄉愁”情懷。

我讀餘國才“鄉愁依依”章節裡的詩,有幾多回味不盡的感覺。之所以讓我越品越有味兒、越嚼越有勁兒、越讀越覺得歷久彌新,就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首詩,更是一幅時代感強烈的歷史畫卷。父親母親、蘇北古鎮,還有那忘不了家鄉的那碗“陽春麵”,它既深情地抒發了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更描繪了詩人兒時的母親味道!鄉情所致,詩落紙箋。

餘國才筆下的家國情懷,總滲透著更難以揮去的“鄉愁”,對母親對親人的思念,更重要的是其飽含著強烈的愛國熱情、對祖國忠貞不渝的初戀之愛。詩人以詩寄情、以詩言志,以一種特別的心情表達了一個出生在蘇北水鄉遊子的思鄉之情,一份日夜盼望回到故鄉懷抱的迫切之情,可他是一個回不去故鄉的他鄉人,他愛那片給予他母汁的故土山水。他作詞賦詩,以此寄託思念鄉情。這就是餘國才“鄉愁”詩的最大看點和感人之處。讓我和讀者一起賞讀他的“鄉愁詩”:

沙舟詩評|餘國才,一位詩情湧動的西部歌者

攝於新疆瑪納斯兵團農八師一五團

幾片蒜葉

一小塊熟豬油

少許的幾粒鹽

母親的手擀麵

下在沸騰的水鍋

麵條沉底浮起

滾燙的沸水倒在碗裡

碗裡的蒜葉與豬油

打著歡樂的滾

再撈上一筷子

煮熟的麵條

哦,碗絕香的陽春麵

深深地刻在我骨子裡

(全選《猶想那碗陽春麵》)

·

葦塘的蛙聲,卻是我

難以釋懷的鄉愁

曾記否

在四月蘇北古鎮

黃橋的岸口

蘆葦勃發出千萬簇箭頭

一灣河水,小魚啄荷

頑皮的蜻蜓荷尖上

追愛覓情歡度

(節選《還想故鄉的那片蛙聲》)

新疆是個神奇的地方,是個鍛造血性男兒的地方,更是一個生長詩歌的土地。餘國才上世紀六十年代隨父親進疆,父親的兵團經歷和激情歲月,為他日後的成長注入了豪情的血液,註定他是一位激情澎湃的詩人,註定他是一位駐守在祖國邊彊的“兵團人”。他以戈壁為題,以犁鋤為筆,把兵團人的戍邊故事寫入了詩意。我曾與他聊過“兵團人”,他面龐上的激情四射、話語中的滔滔不絕,就是他引以為傲的兵團情懷!他對詩友們說:兵團就像是一座碑,如同一座直刺蒼穹的雄偉高山。/兵團就像是一團火,如同一團激情燃燒的火焰。/兵團就像是一本書,如同品讀一本厚重的史書。/兵團就像是一首歌,如同吟唱一首激昂的壯歌。幾十年來,詩人餘國才默默地深情吟唱,幾十年後,留連邊疆的人會繼續傳唱他筆下的“兵團精神”。

軍號聲疾

二十萬鐵流橫掃蒼茫天山

馬蹄聲碎

將軍揚鞭橫空崑崙

·

他們是一支

彪炳初心艱苦創業的先鋒

他們的家園從荒野亂石灘上

挖溝壘灶升起第一縷炊煙開始

他們的家庭從野草胡楊林邊

掘坑造屋傳出第一聲嬰兒開始

·

雖說第一代屯墾戍邊人

獨在異鄉為異客

但異鄉的村落荒野

已成為永遠的故土春秋與歸宿

(節選《西部,有一個不可忘卻的群體》)

沙舟詩評|餘國才,一位詩情湧動的西部歌者

攝於新疆石河子兵團博物館展廳

餘國才是個勤奮之人。他從教的40多年裡,在工作之餘以詩賦之愛,謳歌父輩們屯墾戍邊的家國情懷,不斷創作出詩歌詩詞佳作650多首。他創作的詩歌作品散見於《中華詩詞》《詩詞之友》《詩詞百家》《崑崙詩詞》《兵團日報》《石河子大學文學》《綠風》《遼西文學》《塔城日報副刊》《北疆時報副刊》《中華詞賦網》《中華詩歌網》《中國詩歌網》等報刊,50首詩歌作品分獲、二、三等獎。2016年在貴州舉辦的長征勝利80週年徵文賽中獲金獎,並收編為《當代詩詞名家集》;2018年第四屆中華情全球華文詩詞徵稿獲金獎;2019年獲第十一屆華鼎杯全國詩詞大賽精英獎。

餘國才的才情遠遠不只這些,他創作出的詩歌作品,其內質非常細膩,情感非常真摯,彰顯了一個西部邊塞詩人的大胸懷。

詩緣情,情需真。真情需要真實的感悟,感悟是離不開工作經歷、生活經歷、情感經歷的。真心人才能尋找到詩歌的真知。餘國才就是這樣一位真性情的詩人。

餘國才的詩集《白楊牽月》即將要出版,我就以他的詩集名送上祝賀:願他的詩歌作品像白楊樹一樣蒼拔有力,願他的詩歌之路像白楊樹一樣越長越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