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名相张九龄为何频频阻止唐玄宗提拔名将?

想得多一些,看得透一些,重新审视你所知道的文史。我是南街村夫。


名相张九龄为何频频阻止唐玄宗提拔名将?

张九龄画像


开元二十八年,一代贤相张九龄去世。唐玄宗听闻消息之后,感慨万分,每当宰相推荐人才时,唐玄宗总是忍不住地问,其人是否有张九龄那样风度?但是有风度的张九龄却连续两次阻止唐玄宗奖励优秀员工,这事貌似做的很不够“风度”。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名相张九龄为何频频阻止唐玄宗提拔名将?

大唐高级将领的装束


坚决不同意提拔有功劳的将领

开元年间,契丹部落经常骚扰边疆,其他将领多次讨伐都毫无成果,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到任之后却多次击败契丹军队,不久之后又将契丹首领斩杀。唐玄宗非常开心,就打算将张守珪召回京城担任宰相。张九龄却不同意,他说,宰相是代表上天来管理政务的,不是拿来做奖赏用的。玄宗说,只是一个宰相的名义,不让他管理具体的事物可以吗。张九龄义正言辞说道,不行!唯名与器不可假人。张守珪刚刚灭了契丹就封为宰相,如果以后灭亡了奚和突厥,又该用什么官职来封赏呢?唐玄宗于是作罢,等到张守珪来东都献捷时,只是封他为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赐给他两个儿子官职,同时赏赐了很多东西。

两年之后,唐玄宗又要加封另一位边关将领,张九龄又阻止,这次唐玄宗勃然大怒。

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工作尽心尽力,仓库充盈,武器维护的也非常到位,唐玄宗知道后很开心,想把他调到京城当尚书。张九龄又极力反对说,尚书都是不再担任宰相的人或者是名声在外,品德高尚的人担当。牛仙客本来就是一个出身小吏的官员,目不识丁,现在突然担任这么高的官职,恐怕有辱朝廷的体面。玄宗说,可以给他加个封号吗。张九龄又不同意,封爵位是激励官员们建功立业的。牛仙客作为一个边将,让仓库充盈,整修器械,都是分内之事,怎么能说是功劳呢?陛下赏他一些金帛钱财就可以了。玄宗沉默不语。

第二天在朝堂上又讨论这件事,张九龄还是坚持己见,玄宗大怒道,什么事情都由着你吗?你是不是觉得牛仙客出身寒微,可你又是什么出身呢!唐玄宗怒火中烧,说话很重,且带有人身攻击的火药味。张九龄毫不妥协说,我来自岭南荒蛮之地,牛仙客则是生活在诗书礼仪的中华大地。可是,牛仙客是一个边关小吏,文化水平堪忧,一旦担任这个职务,恐怕会让朝廷失望啊。最后,唐玄宗依旧提拔了牛仙客,封为陇西县公,食实封三百户,接着又把张九龄被罢免,牛仙客也位列宰相。


名相张九龄为何频频阻止唐玄宗提拔名将?

网传牛仙客画像

按理来说阻止皇帝加封有功劳的大臣,不是一个贤明宰相的所为,但历史上对张九龄这一行为并没有太多微词,这又是为什么呢?

牛仙客被认为是一个庸相

牛仙客比较老实,李林甫之所以大力推荐牛仙客,正是看中了他便于控制的性格。资治通鉴认为,牛仙客作为宰相除了洁身自好之外几乎百无一是,他随波逐流,唯唯诺诺,处理政务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只会说按照相关规定去做就行了。这样的一位宰相当然起不到制衡李林甫的作用。

张守珪纵容安禄山养虎为患

安禄山是在张守珪的重用和袒护下成长起来,并成为腰斩盛唐的罪魁祸首。在安禄山打败仗按律当斩的时刻,张守珪惜才,就把安禄山押到长安交给皇帝发落。张九龄的意思是直接杀掉根本不用送到长安,并且力劝玄宗要杀掉这个面露反相的家伙,但唐玄宗最终是让安禄山戴罪立功。十多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避乱成都,想起往事悔不听张九龄之言。此时,张九龄已经去世多年,玄宗就派人到张九龄的老家隆重祭奠这位贤相。因此,在后人看来,如果不是张守珪纵容袒护,安禄山早就被砍了脑袋,那还有安史之乱这回事。

张九龄非常符合传统士大夫心中贤相的标准

张九龄是唐玄宗时代的最后一位贤相,敢于直谏,甚至不惜据理力争,历史上的评价非常高。张九龄之后的李林甫专权十九年,纵容皇帝败坏朝政,对安史之乱负有一定的责任,两相对比,更衬托出张九龄的贤明。张九龄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成为唐诗三百首第一篇。同时也是一位风度不凡,举止优雅的人。退朝后别的官员都是笏板插到腰里,翻身上马扬长而去,张九龄体弱,就把笏板放进袋子里让随从捧着,骑在马背上之后,再接过袋子悠然而去。有一次唐玄宗看到这一幕,觉得张九龄的做法太有范儿了,于是,官员们纷纷效仿,引领一时风潮。


名相张九龄为何频频阻止唐玄宗提拔名将?

张九龄雕像


张九龄是贤相不假,但难免带有一些书生气。

牛仙客并非一无是处。虽然和李林甫搭班没有起到制衡作用,但这并非没有先例。开元年间,和名相姚崇搭班的卢怀慎被称为“伴食宰相”,相互合作愉快。韩休和萧嵩两个宰相搭班时候却争论不休,结果玄宗一怒之下把两个人都解职了。因此,不能因为牛仙客不够强势就彻底否定,牛仙客为官清廉,皇帝赏赐的东西一直封存着,从不打开,任职期间他和李林甫等人编订影响深远的法律文件《律令格式》,采用和籴之法,有效解决长安粮食紧缺的问题,皇帝不用每年都去东都洛阳,光这一个措施就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提拔张守珪为宰相也并不是心血来潮。在唐朝出将入相一直都是传统,张说、萧嵩、张嘉贞等玄宗时代的名相都曾在地方当任节度使,因军功而拜相。况且唐朝的宰相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职位,而是一个机构,张守珪因为军功跻身丞相班子,并无不妥。

既然这样,张九龄为何阻挡他们拜相呢,甚至连一个挂职的宰相头衔都不愿意授予呢?我觉得还是李林甫看的比较透。在牛仙客的问题上李林甫认为,张九龄就是一个不识大体的书生,只要有才能就行,何必一定要有文采,天子用人,应该不拘一格的。他虽然是顺着玄宗的意思,但也并非没有道理,否则也不会得到玄宗的认可。

作为一个文人宰相,张九龄还真是有不少的书生气,或许从骨子里有点看不起这些粗鄙的武夫吧,认为宰相这样清贵的职位,需要文采飞扬和人品贵重的人来承担。因此张守珪和牛仙客即使功劳再大也不能适合担任中央高官,更何况是宰相呢。

人无完人,张九龄虽然有点书生意气,但依旧不会影响一代贤相的名声。对此,你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名相张九龄为何频频阻止唐玄宗提拔名将?

唐玄宗剧照


-----------------------------------------

不猎奇,不跟风,用心思考,从过去的历史中寻找今天的共鸣。

觉得不错,就加个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