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古代秘术“奇门遁甲”,为何能困住10万大军?专家给出科学解释

我们时常因为古人创造的宝贵财富而感到自豪,五千年的历史星河中有无数闪耀的繁星点缀。奇谋妙计、四书五经、诗词曲画以及无数巧夺天工的发明创造,每一件都彰显着华夏先民的智慧,都展现东方特殊的古典韵味。

还有许多深埋地下的古代文物,随着考古的逐渐展开也纷纷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这些古人杰作如今样样价值千金,成了古人难以想象的稀世珍宝。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让人们趋之若鹜的智慧结晶,就连农村也是家喻户晓。

如《易经》、《奇门遁甲》等等术数巨著。从古至今都被视为可以窥探天机的奇书,常人只能知难而退,但却有古人充分展现了书中的无上智慧,古代兵家如孙武、诸葛亮、李靖等都通过《奇门遁甲》推演兵法,达到了困敌数万攻无不克的神奇作用。

古代秘术“奇门遁甲”,为何能困住10万大军?专家给出科学解释


《奇门遁甲》作为古代术数的巅峰之作,其来历同样让人回味无穷。据传,远古时候的两位部落族长黄帝与蚩尤连年攻伐战乱不止,而蚩尤总以妖法使得飞沙走石让黄帝深陷其中难以辨清敌方军队,以至于节节败退。

黄帝为此深感困扰,数次召集群臣商议无果。正自无绪烦闷之时,突然一股紫气东来,黄帝定睛一看原来九天玄女乘祥云而至,将手中宝盒献于黄帝,黄帝打开一看正是这本奇书《奇门遁甲》。

黄帝欣喜若狂,一连数日研读,据此发明指南车,即便是狂风呼啸砂石迷眼的天气也能清楚地找准方位。黄帝因此反败为胜,指南车也因此流传了下来。其首次认识到地球磁场的存在,并充分地运用了地磁效应。

古代秘术“奇门遁甲”,为何能困住10万大军?专家给出科学解释


《奇门遁甲》本名奇门,是中国三大术数绝学之一,其余两个分别是太乙和六壬。三门绝学各有所长,太乙以天元为主,但因为其具有计算预测国事的作用而被历代统治者雪藏以至于声名远不及其余两术。

六壬则以人元为主,可以计算测个人命运。而奇门则以专门预测集体气运而被历代兵家用于战事等群体事件,也因此在历朝历代都有着异常深远的影响,几乎所有兵书中都能看到其身影。

尤其是其中各种阵法更是为后人津津乐道,传闻诸葛亮曾据此而推演创设了八阵图,还以此阵让敌人10万大军寸步难行,那么它到底利用了其中的什么法门呢?

古代秘术“奇门遁甲”,为何能困住10万大军?专家给出科学解释


值得庆幸的是,八阵图虽然已经失传,但有学者曾在天府之都成都市青白江区弥牟镇西南发现了八阵图的遗址,虽然残垣断壁,但依然可以从其范围观察到周围地形的特殊。遗址被群山环绕且中间地势低平,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是此地大雾经久不散,加上周围散落的石头推测诸葛亮选此地是正是为了运用《易经》中所强调的地利和天时。

而“人和”正因为此地大雾以及磁场的干扰而产生,科学已经证实磁场的存在及作用,磁场的强弱会影响人的感官,加上经久不散的大雾,大军入阵自然难以分辨方位。加上阵法中神出鬼没的骑兵,如此虚虚实实敌人不明所以。

长时间困于阵中必然慌乱而丧失士气,结局自然是不战而退。不难看出,阵法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脱离三才就变得毫无意义,而擅长天文地理的将帅凤毛麟角,这也是八阵图虽然厉害但用之者少的原因之一。

古代秘术“奇门遁甲”,为何能困住10万大军?专家给出科学解释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充分体现了人们在术数上的科技成就,而哲学所强调的量变与质变以及表里的相互作用也都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而这些在《奇门遁甲》中古人早已驾轻就熟。

我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历来举世瞩目,《奇门遁甲》在易经八卦的基础上,结合星相历法、天文地理、八门九星、阴阳五行、三奇六仪等要素成了后人争相学习研究的易经的最高层次的预测学。

让人遗憾的是,古往今来能够炉火纯青的运用奇门遁甲之术的人大多都是治国平天下的经世之才。虽然古人大多用在国事和军事上,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很多人也从中窥见些许端倪,并成功运用于商业发展、市场经营、人事管理等方面,而且都有着不俗的作用。其透彻剖析事物规律的长处,正是我们趋利避害把握机遇起着决定作用的准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