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赵普,宋初的宰相加参谋总长



赵普,宋初的宰相加参谋总长

赵普比宋太祖赵匡胤大五岁,出生于幽州蓟县(今北京),后迁居常山(今河北正定)、洛阳(今河南洛阳)。他脑袋瓜很灵光,天赋异禀,虽然足智多谋却不喜欢读书,后来赵匡胤劝他好歹看点书,于是他开始读《论语》,用半部《论语》就搞定了大宋江山,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赵匡胤因为一次偶遇认识了赵普,赵普当时虽然是个二十五岁的小青年,却有“三国时南阳卧龙之风”。两人相见恨晚,整了几碟小菜喝着小酒聊了一夜,赵匡胤被说得心潮澎湃,力邀赵普加盟。赵普说:“时机未到,我先去云游四川,考察地形,以后你有兵权在手的时候,我好给你出谋划策。”赵匡胤就这样赢得了一个大参谋。

赵普是个大帅哥,长得面如美玉、目若朗星、身高六尺、相貌堂堂。他一生以造皇帝为专业,后周太祖郭威、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的称帝都跟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当初郭威对叛变很犹豫,赵普站了出来,说:“我可以保您百分之百成功!某夜我观天象,见帝星十分昏暗,汉室气数已尽……”郭威被忽悠完立马杀回了京城。

赵普每次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回家闭门读书,第二天就有了新的招数来解决。大家都不知道他回家是请教何方神圣,后来大家才知道他是回家看《论语》。赵普临死时对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本,半部可以帮您打天下,半部可以帮您守江山。”

赵普有时走路一走三拐,有时一条道走到黑。宋太祖在位时,赵普曾经上奏推荐一个人做官,但太祖不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举荐,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去,太祖火了,把赵普的奏章撕得粉碎,赵普把地上的奏章又拿来给宋太祖。宋太祖恍然大悟,采用了赵普的建议。

赵普,宋初的宰相加参谋总长


赵普在策划陈桥兵变的时候,先是鼓动舆论,炒作赵匡胤是龙种,又怂恿大家说:“咱兄弟这么在战场上拼命,后周小皇帝还小,哪会记得咱大家?不如拥立慷慨善良的赵大帅为帝,如此大家不仅能升官,还能发财!”一众将士觉得是这个道理,就连夜赶制了件黄袍,跑到赵匡胤寝帐前,披在了赵匡胤的身上,高呼“万岁”,发动军事叛变。

赵匡胤称帝后,赵普有事没事地提醒皇上当初浪迹天涯时受人欺负的事。但宋太祖不但有副好心肠,还很有气量。看着赵普那张睚眦必报的大脸,太祖不耐烦地说:“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在茫茫人海中看出谁以后能做皇帝,谁将来能做宰相,那农民还种地干什么,都去开猎头公司得了。”赵普深以为然。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北宋灭掉后蜀后,得到一块铜镜,背后竟然刻有“乾德四年”的字样。当时没有“穿越”一说,所以赵匡胤大吃一惊,赶紧问赵普怎么回事。赵普支支吾吾答不上来,于是太祖大怒,用毛笔给赵普描了个熊猫脸,一边描一边说:“叫你做宰相却什么都不知道,叫你做宰相却什么都不知道……”赵普吓得第二天上班都没洗脸。

后蜀末代皇帝孟昶是一个非常懂得享受的人。宋太祖灭后蜀后,侍卫们前去查抄财产,居然连孟昶的小便器也搜来了。不是侍卫们脑子进水,而是孟昶的溺器与众不同,由七宝装饰而成,精美无比。太祖大跌眼镜,感叹道:“夜壶都这样,那用啥藏粮食?不亡国才怪。”于是大力将“七宝夜壶”摔了个粉碎。

赵普,宋初的宰相加参谋总长


赵普在宋太祖时代以佐命元臣之身份在中枢机构执政达十年之久,跟宋太祖是铁哥们,被其视为左右手。发生在宋太祖时代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制定统一战略等事上,赵普都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赵普的权势甚至一度在晋王赵光义之上。赵普曾反对过太祖传位于晋王光义的意图。后来赵光义即位后,与赵普的关系极为微妙。

太宗继位后,赵普没有了以前的风光,因为赵普是他哥的旧臣,而且两人曾经是政敌。然而,赵普是开国元勋,太宗要安抚人心,自然需要这样的元老重臣装点门面,所以他对赵普表面上还是客客气气的,赵普也是个老油条,做官做了几十年,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在身家性命随时有危险的情况下,开始跟风给太宗当小弟。

赵普还有一个政敌是卢多逊。卢多逊为人机警,知道宋太祖喜欢读书,就经常到史馆来取书,并让小吏查看太祖取的是什么书。然后夜里加班阅读此书。等到第二天上朝时,太祖问起大臣们书中的事情,只有卢多逊一个人应答义如流,为此,卢多逊获得了太祖的青睐,拜为宰相。他跟赵普一直不和,所以好几次在太祖面前说赵普坏话,结果赵普被罢相。

赵普,宋初的宰相加参谋总长


宋太宗在位时想把弟弟赵廷美搞死,赵普就查到了卢多逊私遣堂吏结交赵廷美的犯罪行为。赵普毫不客气地将其捅给太宗皇帝,说卢多逊盼太宗早点死,好尽力侍奉廷美,廷美表示满意,还送卢多逊弓箭等犯罪证据。太宗大怒,借题发挥,严惩卢多逊及其同党,而赵廷美被赶得远远的,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赵普一箭双雕,果然是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