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低頭族、手機控是患有一種心理疾病,你怎麼看?

眼健康視線


低頭族、手機控是不是患有一種精神疾病?這個不能一概而論,要看他們對於手機依賴的程度,以及看手機對其它所引發的影響情況。

說到精神疾病,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精神病、精神病患者的表現:

精神病又稱精神障礙。它是由於精神障礙而導致的一系列症狀。患者往往會出現性格異常、認知障礙、行為異常、妄想、幻聽、情感異常、精神分裂、焦慮、抑鬱、注意力不集中、冷漠、孤獨、記憶異常、自言自語。

根據上述症狀,我們可以做出以下分析:

首先,適度的使用手機,是正常的行為現象,不屬於心理疾病,更不屬於精神疾病。

如果他頻繁使用手機,是為了工作的需要,或者是為了學習的需要,或者有益於身心生活,或者是從中獲益的(比如做自媒體),那麼就屬於使用手機的合理範疇。

而且,這種手機使用的頻繁狀況也有個度:該放下手機時就放下了,該做其他事情就去做其他事情了。這種正常的行為現象,並沒有影響他正常生活與工作,沒有影響到身體健康,沒有影響自己的行為與心理,沒有導致心理偏差與精神異常,也就是說他的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都是正常的。

這樣的低頭族、手機控,處處皆是,更為常見。

其次,如果長時間玩手機並出現了以下狀況:

一、嚴重影響學習,影響生活、影響工作。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生活無規律性,忘記了工作,或者看手機與工作明顯衝突。

二、已經忽視了身邊的人,影響到了人際關係。因為天天低頭看手機,而忽視了與身邊的同事、朋友、家人的正常的面對面交流溝通,以至於人際關係不暢,甚至人際關係惡化。

三、已經有孤僻症,出現冷漠、孤獨症狀,對周圍的人事物都不感興趣,把自己封閉在個人的狹小空間,無視周圍的人事物。

四、性格方面發生異常。近期突然喜怒無常,自言自語。與平時的言行明顯差異巨大,判若兩人。

五、有幻想、幻聽症狀。他所說的所想的所謂的事實,都是不真實的,經不起推敲的。

六、嚴重社交障礙。不合群,不言語,與周圍人明顯打不成一片,甚至排斥周圍的所有人。周圍的人也無法與他進行正常的交流溝通。

出現了上述狀況,我們認為就已經出現了嚴重心理問題,出現了精神障礙。

那麼,必須放下手機,需要去就醫了。





大師心理


最近用手機寫作,一星期左右70多篇大小文字,似乎感覺真有些如痴如魔了!為緩解視力疲勞終於改用電腦!

詩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大可不必把手機控都看成一種心理問題,每個手機控的原因很多喜好用途各不相同,若心如明鏡,何憂身已染疾?

但手機極傷視力,確需量力而為。不可輕視為好!



留下生命的空白


先要給自己一個玩手機的時長,到了時間,沒有非做不可的事,就放下手機,走走看看!\r

可以給手機可以設置一個 多久提醒自己已經玩手機很久,放下手機保護眼睛!這個可以拿記事本來做!\r

3、想玩手機時,可以小玩一下,就關閉手機(非關機),多次以後,自己的迷戀淡化之後,便可以按照第一條來就可以,就不用太過刻意的去怎樣!




達州鋒弟


隨著電子科技變得越來越發達,手機的功能日漸強大,馬路上、車上到處都是低著頭專注於手機屏幕的人,這群人被稱為“低頭族”。刷微博、玩遊戲、發微信……因低頭看手機受傷的病例每週都有,很多人在低頭玩手機時導致意外傷害,輕則腳扭傷,嚴重的多為骨折,目前很多國家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在美國新澤西州,行人在街上邊走邊發短信,將被罰款85美元。低頭玩手機帶來的傷害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1.安全隱患

近日,湖北17歲的女生商某外出與同伴聚餐,邊走路邊玩手機,要過一座橋時,一腳踏空,掉入沒有護欄保護的深坑,經搶救無效死亡。沒有護欄當然是主要原因之一,但也提醒大家,走路千萬別玩手機。這不再是個體遭遇,而已具有群體性規律:比如今年4月份,兩名青年因為過馬路時低頭玩手機,結果被車撞飛;幾天前,在舊金山的一輛輕軌列車上,“低頭族”因太專注玩手機,結果連身旁有兇徒槍殺一名大學生也不知。

“低頭族”在社會安全中面臨越來越多的潛在風險。若是交通司機也屬低頭一族,出事概率則會驟增。有調查表明,司機邊開車邊發短信時,發生車禍的概率是正常駕駛時的23倍,而打電話是2.8倍。

2.健康隱患

長期低頭玩遊戲,容易使頸椎關節發生錯位,還可能患上腕管綜合徵、腱鞘炎等。不僅如此,低頭族長期沉迷玩手機,除了影響視力外,還很容易引發白內障。如果你的頭總是前傾盯著手機屏幕,會縮短脖子的肌肉,增加臉頰部位受到的地心引力,導致下頜松垂,還會導致臉頰下垂等。

所以, 為了你自身的安全和健康,別做“走路低頭族”了,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愛護生命,抬頭慎行。


傑哥音樂


單純的低頭族,手機控是夠不上心理疾病的,

判定心理疾病的標準必須要參考臨床症狀,時間,人際關係以及社會功能等等被影響的程度。

現在社會發展迅速,電子產品盛行,低頭族手機控也是當下的常態,最簡單的辨別方法就是留意觀察看這些電子產品的時間,在每天的分佈有多少,比如一天中只看一個小時的手機視頻,那麼就不用過分擔心,如果一天中看十個小時的電子產品,那麼就需要注意了,是不是工作需要還是因為沒有別的事情可做的一個代替品,因為如果一個人非常的繁忙,手頭上有很多工作要去做的時候又不用操作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那麼他是沒有這個精力去做低頭族手機控的。

但凡是時間充裕的甚至說空閒的時間太多,不知道做些什麼事兒好不得已而為之的人往往會有低頭族手機控的傾向。所以與其關注低頭族手機控是不是心理問題,那麼更重要的是弄清楚我們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樣的內容?也許是需要自我覺察離開了手機還有哪些事情可以去做的。

我認為單純的低頭族手機控和心理疾病是沒有必然聯繫的!

獲取更多內容請關注:蘇金豔生活心理學



蘇金豔生活心理學


手機,已經成為大眾越來越離不開的工具。

從睜眼醒來那一刻,伸手摸手機;

上班路上,公交地鐵上低頭玩手機,就算開車等個紅燈可能也要看手機;

工作時候,不忙就玩手機;

上個衛生間,蹲著玩手機;

吃飯時候,一手拿筷子,一手拿手機;

在哪裡一坐一呆,就掏出手機;

晚上上床了,也是玩手機;

燈關了,手機還在亮著,每天睡覺前是放好手機。

你去辦事,去上班,去逛街,去聚會,

出門前都回摸下口袋或者包,手機別忘了帶;

你離開你的工作位置,餐廳就餐位子,睡覺的床,都回順手拿上你的手機。

手機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甚至說是左右了部分人的生活;

我們要和別人溝通對話,要和家人視頻,要和同事對接工作,要自己玩耍娛樂,出行刷手機,購物刷手機。希望我們都是抬頭的低頭族。我們不為了玩去低頭。


Wang丶豐色人生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低頭族、手機控是患有一種心理疾病,你怎麼看?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低頭玩手機……”這是最近網絡最流行的一句話,我覺得一點都不浮誇。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自我反省,假如沒有了手機,有些人就會失去樂趣。

在公交車上,會議上,聚會上,隨時可見“低頭族”不停的刷朋友圈,刷微博,玩遊戲等沉迷在一個虛擬幸福的世界裡,“兩耳不聞窗外事”,假如每個人把這個勁放入正在的生活中,一切變得不一樣。

手機確實方便了我們生活,讓信息,物質全球化,同時獨在異鄉,也可以與家人見面。但真正的見面,變得無話可談,彼此安靜坐著刷手機。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似乎替代一切,傳遞情感,快速完成工作,娛樂體驗等,大家逐漸由“使用者”變成“依賴者”。從而引發一系列疾病,眼睛,脊椎,腰,甚至有些人變成了宅男宅女,缺乏運動和交流,陶醉於自己的世 界裡。有些難得的聚會,也變成了一群低頭族的手機控。

社會的病態,低頭族的手機控,也會引發一些不必要的交通危險。開車的人也忍不住與手機屏幕一瞬間的離別;走路的人,看著手機,憑感覺走過紅綠燈;吃飯的人,手機變成了吃飯的必需工具。

有媒體報道,“低頭族”已成為一種全球的現象,據美國調查顯示,每位智能手機用戶平均每天刷手機高達34次。不少人誠實說網上聊天樂此不倦,身邊就無法可說。

反應當今“低頭族”內心浮躁,精神空虛,有些學生變成缺乏獨立能力,冷漠家人長輩,嚴重者患上自閉症,壓抑的身心不健康發展。

以此“手機控”的低頭族,請你們抬起來,看看大自然,是那麼的美好,聊聊天,是那麼的親切,抬頭比低頭更舒服,看的更遠。不要出現古代的坐井觀天,手機屏幕就只有一個井口那麼大,但要是跳出井口,你會發現,藍空白雲,還有一桌好茶等著你!!!!!!!

希望本次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豫宛抗哥


那按照你的說法!那除了老年人,中年人,只要使用智能手機的人,90%都患上了心理疾病???

90年代的人通過報紙知曉一些當地發生的事,有很大的侷限性!隨著現在通訊技術的發展,3G就已經開始改變人們的生活作息和獲取信息的方式,到了4G直接網絡高速的發展,出現了物聯網,一部手機就可以做為載體,除了獲取信息外還能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甚至即將到來的5G,有更大的想象和未知,但是現在手機給人們的感覺就是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手機這樣的通訊設備獲取各式各樣的信息和方便人來的生活需求【在家知曉天下事,在家購物,在家辦公,智能出行,智能家居】

隨著人們對手機需求越來越強大,確實方便我們的生活!但是有利必有弊!

隨著智能手機群體日益龐大,就會出現很多不正當使用手機,而出行的一些身體上和心理上的一些問題!

用手機姿勢不對,手機上的各種信息和一些吸引的東西,讓我們長期保持一個姿勢使用!確讓我們忽視了身體上的折磨,就像吸菸一樣,帶給了一種精神上的刺激!大腦控制力下降!而身體反應遲鈍!長久之後身體一定會發出警告!

如果說低頭族和手機控是一種心理疾病!這個我是不抱認同的態度!

低頭族:有可能是長期影響而造成的一種身體反應,就像你的本能反應一樣,不自覺的就出現了,要做的就是儘快進行健康方面的教育,低頭對身體方面的影響!讓他改變認知!從3G到4G也有近10年的時間!要慢慢改變!

手機控:這個屬於心理承受比較低的人群,沒有安全感!有可能發生在年輕的群體!與家庭教育和前期使用手機的作風習慣出現了問題!自制力比較差!容易被控制!可以適當的進行一些心理輔導來緩解!

他們可能把手機當作生活一大部分,甚至全部。可能小時候的關心比較少,屬於缺愛人格!再加上手機上各式各樣的信息,沒有分辨的能力,就容易陷入其中,成為手機控!

所以這不算心理疾病!至少還沒這麼嚴重!要樹立正確使用觀和價值觀!今早改正!別讓手機成為你的生活的全部!


熊燦爛


主要是現在社會的發展,科技的發達,人類的進步高科技普及現今人們利用科技不斷進步和發達。例:現今花樣繁多的手機,現在把過去在電腦所得到的東西在1部小小的手機裡具有。這說明我們社會的文明高科技的發達,人們思想的進步,所以就產生了大量的低頭族。

手機玩到燙手,灼傷的是親情與友情。和老人孩子坐在一起,和朋友同事坐在一起,只是一種“陪著”的形式,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關愛、交流,沒有溝通理解與責任感,不可能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家長、一個有血有愛的同事和朋友。尤其是最需要家長陪伴和呵護的孩子。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關愛絕不只是提供物質的保障,缺乏父母關注和陪伴的孩子往往會患上“感情飢渴症”,對他人冷漠,對社會敵視,對自己厭棄。因此,“為了孩子,請放下手中的智能手機”,已成為世界多國民眾的共同呼聲。

低頭族的出現算是可以給我帶來便利的同時帶來的一個弊端吧,什麼東西都有兩面性,有好有壞,手機給我們帶來便利,也為我們帶來一些麻煩。和朋友們一起坐地鐵,大家不再是有說有笑,而是低頭玩自己的手機,坐下來吃飯也是這樣。到這又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手機的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有一個手機在手上,你可以上網,聊天,支付,點餐,看電視,應有盡有,很難讓你不低下頭去。畢竟大家都是年輕人,自制力差,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有很多人也不想低頭,但是控制不住自己。

我自己也算一個低頭族吧,每天都要花不少時間在玩手機上面,但是希望自己之後能夠有所改正吧,畢竟外面真時的世界比手機有意思的多。離開手機去和朋友多聊聊天,看看他最近的變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發生了哪些好玩的事,這些可都比手機有意思的多。

是的,現代新型的心理疾病就是手機依賴症,這種病病就是手機不離手,一天二十四小時都不離開手機,因為睡覺時手機在忱邊抱著睡,一旦找不到手機就象丟了魂是的,順間沒四肢,煩燥。這真不是病,手機惹的禍。









種地小胖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發展,智能手機也在發展,手機的app功能是越來越強大。世界上的什麼事情都有利就有弊,手機的強大功能也給我們帶來了好處也帶來了煩惱。現在買什麼東西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好多自己想要的東西,在出行方面也可以直接刷手機支付走人,高速收費也可以刷支付寶,微信了,你說方便不方便?現在社會上小偷越來越少了,因為大部分的人出行也不帶鈔票了,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了,所以小偷也面臨失業的危險了。這就是手機的一部分好處。在說說手機的壞處,手機是網絡互聯的,容易遭到木馬病毒軟件的入侵人的信息很容易就洩露了。最不好的就是手機上的遊戲要毒害了我們的下一代,家長管理的好還可以教育好自己的小孩,如果處理的不好,小孩子天天玩手機遊戲,玩物喪志啊!要慎重對待自己小孩子的教育,不要讓手機害了自己的小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