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從滯銷到熱賣,本報助力長春市雙陽區菜農種植的婆婆丁“逆襲”

“經過你們的宣傳,婆婆丁銷量大增,短短3天已經賣出7000多斤,數量非常可觀。”繼2月26日吉林日報社新聞客戶端和新媒體報道了長春市雙陽區菜農因疫情影響種植的婆婆丁滯銷的消息後,28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長春市雙陽區平湖街道尚家村,一進溫室大棚,尚家村第一書記韋志光就激動地迎了上來:“真是太感謝你們啦!”

從滯銷到熱賣,本報助力長春市雙陽區菜農種植的婆婆丁“逆襲”

從滯銷到熱賣,在本報的宣傳助力下,雙陽婆婆丁銷量成功“逆襲”,菜農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雙陽區平湖街道尚家村是著名的婆婆丁生產基地,全村共有婆婆丁溫室大棚900棟。受疫情影響以來,每天產出的4000斤婆婆丁有一千七八百斤滯銷。瞭解到菜農的需求後,記者第一時間到尚家村採訪,並呼籲社會各界幫助菜農,人民日報客戶端也轉發了彩練新聞的消息,一時間,雙陽婆婆丁滯銷的消息傳遍了大江南北。3天來,全國各地的讀者紛紛幫助尚家村婆婆丁尋找銷路,解決了菜農的燃眉之急。

從滯銷到熱賣,本報助力長春市雙陽區菜農種植的婆婆丁“逆襲”

“這兩天,每天從早起一直到晚上十點多,我的電話響個不停,都是關心我們婆婆丁銷路的人打來的。從報道中瞭解村裡的情況後,都在問怎麼才能幫到我們,最遠的還有深圳打來的電話。”尚家村黨總支書記高衛平感動地說:“路途太遠,有的買幾斤,郵費都比菜貴,我們還擔心長時間的運輸菜不新鮮,特別遺憾不能寄給他們,但這些關心和愛心真讓我們特別感動。”

“這幾天大額訂單不斷出現,一些單位紛紛組織職工團購,有的單位一次性買四五百斤,最大的訂單就在今天。”高衛平正說著,一次性訂購2000多斤婆婆丁的碧桂園長哈區域雙陽項目負責人劉偉就來到了溫室大棚。

從滯銷到熱賣,本報助力長春市雙陽區菜農種植的婆婆丁“逆襲”

劉偉告訴記者,看了吉林日報社彩練新聞的報道後,復工的第一天,他們就來到尚家村訂購婆婆丁。碧桂園長哈區域共十餘個項目、500多名員工,分佈在吉林、黑龍江兩省,他們都奮戰在抗疫一線。這次訂購的婆婆丁,一部分將作為福利送給員工,一部分投放在企業食堂,還將拿出一部分送給業主品嚐,幫助尚家村在業主中推廣銷路。

“我們還幫助村裡聯繫了一個蒲公英茶廠,正在積極對接。”劉偉說,他們會和尚家村保持聯繫,後期根據情況再進行採購,還將在每年春季組織業主團購。

比村書記更高興的是尚家村的貧困戶、低保戶。在媒體宣傳的第一天,韋志光和高衛平就把全村參與婆婆丁種植的貧困戶、低保戶走訪了一遍,摸清了他們種植的總量和上市情況,決定最先賣他們的菜。

“這幾天賣得太好了!”貧困戶高衛峰笑得合不攏嘴,“原來一天就能賣四五十斤,這兩天每天能賣一百多斤。訂單來了,村裡都安排我們貧困戶先賣,再用不了兩天,我家種的就都能賣完了,真是太感謝你們了!”

從滯銷到熱賣,本報助力長春市雙陽區菜農種植的婆婆丁“逆襲”

韋志光介紹,尚家村的婆婆丁還有5000多斤的積壓,等把這些婆婆丁銷售完,就能恢復到正常的銷售狀況,壓力就減輕了。“我們共同的心聲,就是感謝媒體對我們的廣泛宣傳,感謝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韋志光說。

採訪剛剛結束,記者又接到了雙陽區鹿鄉鎮鹿鄉村五社一農戶的2500只雞因疫情影響滯銷的消息,便立即頂著風雪趕往那裡。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伊秀麗 孟凡明/文 石雷/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