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从滞销到热卖,本报助力长春市双阳区菜农种植的婆婆丁“逆袭”

“经过你们的宣传,婆婆丁销量大增,短短3天已经卖出7000多斤,数量非常可观。”继2月26日吉林日报社新闻客户端和新媒体报道了长春市双阳区菜农因疫情影响种植的婆婆丁滞销的消息后,28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长春市双阳区平湖街道尚家村,一进温室大棚,尚家村第一书记韦志光就激动地迎了上来:“真是太感谢你们啦!”

从滞销到热卖,本报助力长春市双阳区菜农种植的婆婆丁“逆袭”

从滞销到热卖,在本报的宣传助力下,双阳婆婆丁销量成功“逆袭”,菜农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双阳区平湖街道尚家村是著名的婆婆丁生产基地,全村共有婆婆丁温室大棚900栋。受疫情影响以来,每天产出的4000斤婆婆丁有一千七八百斤滞销。了解到菜农的需求后,记者第一时间到尚家村采访,并呼吁社会各界帮助菜农,人民日报客户端也转发了彩练新闻的消息,一时间,双阳婆婆丁滞销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3天来,全国各地的读者纷纷帮助尚家村婆婆丁寻找销路,解决了菜农的燃眉之急。

从滞销到热卖,本报助力长春市双阳区菜农种植的婆婆丁“逆袭”

“这两天,每天从早起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我的电话响个不停,都是关心我们婆婆丁销路的人打来的。从报道中了解村里的情况后,都在问怎么才能帮到我们,最远的还有深圳打来的电话。”尚家村党总支书记高卫平感动地说:“路途太远,有的买几斤,邮费都比菜贵,我们还担心长时间的运输菜不新鲜,特别遗憾不能寄给他们,但这些关心和爱心真让我们特别感动。”

“这几天大额订单不断出现,一些单位纷纷组织职工团购,有的单位一次性买四五百斤,最大的订单就在今天。”高卫平正说着,一次性订购2000多斤婆婆丁的碧桂园长哈区域双阳项目负责人刘伟就来到了温室大棚。

从滞销到热卖,本报助力长春市双阳区菜农种植的婆婆丁“逆袭”

刘伟告诉记者,看了吉林日报社彩练新闻的报道后,复工的第一天,他们就来到尚家村订购婆婆丁。碧桂园长哈区域共十余个项目、500多名员工,分布在吉林、黑龙江两省,他们都奋战在抗疫一线。这次订购的婆婆丁,一部分将作为福利送给员工,一部分投放在企业食堂,还将拿出一部分送给业主品尝,帮助尚家村在业主中推广销路。

“我们还帮助村里联系了一个蒲公英茶厂,正在积极对接。”刘伟说,他们会和尚家村保持联系,后期根据情况再进行采购,还将在每年春季组织业主团购。

比村书记更高兴的是尚家村的贫困户、低保户。在媒体宣传的第一天,韦志光和高卫平就把全村参与婆婆丁种植的贫困户、低保户走访了一遍,摸清了他们种植的总量和上市情况,决定最先卖他们的菜。

“这几天卖得太好了!”贫困户高卫峰笑得合不拢嘴,“原来一天就能卖四五十斤,这两天每天能卖一百多斤。订单来了,村里都安排我们贫困户先卖,再用不了两天,我家种的就都能卖完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从滞销到热卖,本报助力长春市双阳区菜农种植的婆婆丁“逆袭”

韦志光介绍,尚家村的婆婆丁还有5000多斤的积压,等把这些婆婆丁销售完,就能恢复到正常的销售状况,压力就减轻了。“我们共同的心声,就是感谢媒体对我们的广泛宣传,感谢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韦志光说。

采访刚刚结束,记者又接到了双阳区鹿乡镇鹿乡村五社一农户的2500只鸡因疫情影响滞销的消息,便立即顶着风雪赶往那里。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伊秀丽 孟凡明/文 石雷/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