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儿女依靠不了,养老怎么办?

La淘气



中国即将成为老人化的社会,由于种种原因,养儿防老的传统习惯被现实生活打破,养老问题已经成为许多老人担忧的问题。养老已经不单纯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单纯靠子女养老已经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一 经济压力大无法赡养老人。

计划生育,让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为生活条件好,老人都长寿,独生子女要养活自己,还要承担赡养4个老人或者6个,8个老人,他们根本无法做到。

二 一切向钱看,赡养老人成为负担。

中国历来有养儿防老的习惯,赡养老人也是一种传统美德,因为私欲熏心忘记父母养育之恩,把赡养老人成为一种负担,更有甚者虐待老人,让老人一辈子辛苦养儿老来无处安身。

曾经看过网络上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养了4个儿子,老伴去世后,4个儿子轮流养,一家一个月,到了时间就送下一家,随着老人年纪大,儿子们开始推诿了,送到下一家,这家借故离开家,老人等了半天不见儿子回来,就回到上一家儿子家,可以这家儿子说,我们已经负担了你一个月,老人没办法,又走另外一个儿子家,同样是这样的回答,老人回到破屋,想想自己一辈子为了儿子,为他们建房娶妻,如今落下这种下场,老泪横流,冬天的寒风从破屋洞中吹来,身体发颤内心凉透,加上疾病发作豪叫一晚,邻居听着流泪难受,就在隔壁的老二没有反应,几天后没人找老母,后来被邻居发现,老人卷缩着成为了僵尸,好可怜的老人,试问,不孝儿子,你们怎么能忘记父母养育之恩?



目前关于养老问题已经被国家重视,很多相关的政策也在出台,特别是社区养老被众多老人欢迎,只待逐步完善,让老人安心,儿女放心,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鉴于目前社区养老院在完善中,其他养老院因为费用太高,服务质量也跟不上等原因,我有以下建议:

①老人要有防老的思想,千有万有,自己有才好,把养老卡放在自己手里,这样才有主动权。

② 不要相信社会上的什么保健品,因为很多机构就是盯着老人的口袋,为了掏尽老人口袋利用各种手段打感情牌骗取老人的钱,比如,叫老人爸爸妈妈,为他们送米送菜,电话问候不断,体贴背后是口袋掏空,有的老人最后生病没钱治疗,留下的是一屋的保健品,只因为孤独,只因为无人陪伴,为了片刻的温暖,口袋掏空终无悔。

③老人老了,孩子们忙自己要找点乐事,不要把自己当老人看待,年纪大了,不要牵挂太多,你的任务就是把自己养好,健健康康的活着,小孩照顾你是孝心,不照顾你也是无奈,不要心理不平衡,儿女们所处的时代不是老一辈的时代,进了单位就等着退休,时间长了就有工资加,到了时间退休就有退休工资拿,现在生活压力大,竞争大,再也没有一劳永逸的工作,小孩的学费高,孩子们要顾着养家糊口,哪有更多精力管我们,我们照顾好自己,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④孩子们,你们再忙不要忘记老人,有空少陪别人多陪老人,他们余生不长,钱赚不完,孝敬不可等,经常看望,经常问候,让老人的心有个温暖的家。

⑤农村的孩子们,你们父母辛苦养你一辈子不容易,他们为你们建造房子的每一片瓦都是他们舍不得吃穿省下来的,不要辜负他们对你们的养育之恩。你们的孝敬就是给你们孩子做的榜样,他们老了不能给你们什么,他们老了也没有很多的要求,只要能端个茶递个水他们就很开心。请善待你的父母,善待你的父母,也是善待自己,不要让你的父母辛苦养你们一辈子,寒心离开这个世界。

人都会老,都会走,要养好身体,让老的路上多一分尊严,少一分忧愁,快乐活在当下,感恩国家,多活一天就多赚一天,不要去指望谁,不要去怨恨谁,过好自己的日子,走完人生的历程。

祝天下老人健康长寿,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快乐一生!!



康养轩


我觉得其实做儿女的还是苦的,为了生活,为了养他们的孩子,压力好大的,作为做父母的还是要多为孩子们想想,就像我现在46岁还不到,老公又去了天堂,女儿也成家做了妈妈,按到理我可以吃吃玩玩什么都不管了,但是为了自己以后老不拖累女儿,为自己的老做点准备,我还是要选择去上班多存点钱,还有每年买点保险等,就说有个病呀,有个救急用,因为儿女们的负担太重了。


红莲285317306


做为儿女我要尽到儿女的责任。就算自己少吃一点也要给父母吃,因为每个人从小到老。都不容易。我有我做人的原则。第一,我要孝敬父母,可惜我没有公公,只有两个婆婆,我就一个儿子,别人问我。你为什么要那么辛苦?我说我没办法啦,我就一个儿子。我不想跟他增加负担,尽我自己的能力。减少儿子的负担,这是天下父母心的心愿。每个人都想为自己的儿女这样减少负担,只是 能力有限。


多愁善感的苦命人


靠谁也不如靠自己,挣点小钱,备点小储。自己养老,上养老院。

当然,儿女也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但是,不能依靠,那只能自己努力。

我就一个独生女儿,我俩有劳保,一个孩子压力大。我决定老了不爱做饭了,直接上养老院养老,不去麻烦女儿……


冰清韵a


在正在步入老年社会的今天,提到养老问题我相信所有人都倍感压力,尤其是中老年人及其他们的独生子女。当我们老了,能够自理当然最好,万一不能自理了只有死路一条,就怕求死不得求死不能,很悲惨。现在的独生子女本来压力就很大,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既要承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又要照顾双方四个老人,因此当我们老了,别考虑子女养老,他们承担不起。过去养老靠子女,一是子女多可以轮流照顾,二是那时的子女都在父母身边,有组织安排的稳定工作,生活压力小一点,不能同日而语。

现在有很多人提倡抱团养老,这个办法当然很好,但不能作为整个社会养老的支柱,抱团的前提必须是大家都能够自理,万一不能自理了,怎么样抱团,谁能够长期照顾一个不能自理的老人,又怎么有能力照顾?

可能养老院是我们这代人的归宿,但养老院不规范,隔壁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常常打那些不能自理的人,很惨!

我觉得养老问题不是个人问题,是整个社会问题,个人能力是有限的,还是要靠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实行按社区划分集体养老,独生子女父母应该在子女所在城市安排公租房,方便孩子照顾,不至于死在家里没有人知道。

前段时间听说政府将大力支持私营经济办养老院,并给予补贴,我觉得这个不好,他们会拿了政府补贴赚取更多利益,而不会解决老人问题。

等我老了,如果可以自理,我谁都不会靠,如果不能自理了,我希望实现安乐死。


那年初夏2005


尽量留点钱,然后是尽量在自己爬得起烧饭就自己烧来吃,把饭锅放在床边烧好了,随便吃下就好了,总比寄人篱下强,买莱可以托快递,尽量把睡床铺在门口旁,厕所做墩厕,可以爬过去拉一下,家里卫生可以叫家征一个礼拜搞一次,真的爬不动了时,说明马上要死了,那就多买一些尿不湿,还有口袋,把用过尿不湿装口袋里,叫家征一起清理,多给点钱,家征也要占门固定一个人,那也会给你上心一点,到自己也不会吃饭“时候,儿女侍候也不会有几天了,圆满结束人生。。主要是多存点钱


吉祥如意45750


养老问题是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如果没有大的疾病可自理还好对付,吃喝拉撒安排妥自己能解决一日三餐。社区如果能够和民政部门社会结合办小区食堂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要收费方面像单位职工食堂福利性的。医疗服务有社区医院有签约合同服务,老人能操作电话可以联系社区医生上门服务。建立起联系方式的服务小组行动困难的老人家有人流动照料服务,可收费签订协议。有退休金的老人家,子女每周一次安排好一周的生活具体服务项目落实到人。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家人要安排护工,可以一对一也可以就近安排的选择多个服务对象照料。子女不能陪侍社区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社会配合参与组成专门的服务机构一起做好退休老人的养老工作。总结经验学习完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安度晚年。


曾经花开月正圆


这个问题我想以后最受大家关注的了,像我们七零后很多都是独身子女,不能全部依靠儿女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压力,我儿子他们夫妻双方都是独身子女都不在同一个城市里生活,我个人感觉更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怕有点感冒还无聊的时候应该说是身边有更多的人一起相互帮忙才是最大的幸福只有找到更多一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一起抱团试养老才是,养老院里他们的目的是挣钱和儿女一起生活又不习惯,只有自己结伴为友才是幸福的。


故事人生三娃


所以说靠独生子是靠不住了,请问国家说独生子女好国家来养老,现在有多少老人为这事发愁


学无止境镜之缘


“养儿防老”这种模式更多的是在一个基本稳定或者说静止的社会中才能实现,在传统农业社会中这种养老模式基本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但是,在流动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尤其是近二十年的大迁徙时代背景下,这种模式面临着挑战,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父母子女之间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开始变少,诸多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已是普遍现象。

而中国社会老龄化的迅速到来的同时,未富先老、空巢化、少子化等养老问题也逐渐凸显。在政府不能完全依靠、儿女又指望不上的背景下,中国养老该何去何从?

出路——不一样的互帮互助型抱团养老

应对新形势,要用新手段,这才是干实事的逻辑。

怎么做?为解决中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的实际需求,每次科技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创新运用,从娱乐、学习、交友与活动等方面着手,为中老年人群专属定制了中老年生活APP、每次中老年生活服务、每次网等产品服务,并采用线上线下连动的方式帮助中老年人群建立互帮互助型的抱团养老,最终形成中老年群体可依赖和选择的养老模式。

显然,每次科技想要构建的互帮互助型的抱团养老模式,并不局限于几个中老年朋友相约在一个地方,建一所房子,一起养老。虽然这很美好,但对大多数的中老年朋友来说,真正实施起来都很有难度,注定无法成为通用的解决方案。

其实,抱团养老还存有另一种形态:

在每次科技旗下的中老年生活APP、每次中老年生活服务、每次网等平台上,中老年朋友能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视音频内容、活动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龄人,这些有趣的内容、活动和不同的人,让中老年人可以有无数种选择,通向自己的幸福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