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憂患:臨淵履薄居安思危

憂患:臨淵履薄居安思危

寧心

" 病加於小愈,禍生於懈惰 ",怕就怕於疏忽處生禍亂,在大意時栽跟頭。

在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習近平總書記突出強調憂患意識,指出 " 這個時候,必須高度警惕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否則將帶來嚴重後果,甚至前功盡棄。" 這番鄭重告誡猶如一針 " 清醒劑 ",對於我們保持清醒頭腦,增強謹慎之心,進一步繃緊防控之弦,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有重要警醒意義。

近段以來,大部分地方防控成效確實在逐步顯現,新增確診病例數接連下降,治癒出院人數持續增加,疫情低風險等級地區不斷拓展 …… 這種積極向好的態勢增添了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但同時也讓一些人有了模糊認識和鬆懈心態,以為勝券穩操,可以緩口氣、歇一歇了。殊不知,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疫情防控隨時處於動態變化中。表面上看我們似已佔據上風,但實際上 " 疫魔 " 並未退縮,也還未到達大家期待的 " 拐點 ",任何一個環節失守都可能導致前功盡棄。越是這樣的時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居安思危的憂患,決不能 " 疫情拐點 " 沒到 " 思想拐點 " 先到,決不能因一著不慎而功虧一簣。

疫情發生以來,作為與疫情原發地毗鄰的湖南一直高度警惕,嚴密防範,見事早、決斷快、行動實,始終保持箭在弦上、慎之又慎的戰時狀態。即使在多日出現 " 零增長 "、一直保持高治癒率的向好形勢下,依然堅持 " 反彈琵琶 " 防隱患堵漏洞,依然維持 " 一級響應 " 防鬆懈防反彈。在多地連發群體性感染事件,出現人群聚集性活動後,省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立即部署、舉一反三,要求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堅決防止體溫檢測、避免聚集等必要的防控措施流於形式,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和短板漏洞迅速進行全面排查整治,這些防患於未然的舉措進一步扎牢紮緊了防控防線。

問題常起於毫末,禍患常積於忽微。此次疫情給我們最大的警示,就是憂患意識、底線思維一刻也不能丟。不忘憂患是我們黨的寶貴歷史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保持憂患意識、樹立底線思維,高度重視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2018 年 1 月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列舉了 8 個方面 16 個具體風險,並告誡全黨 " 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 "。面對當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必須增強謹慎之心、增強憂患意識。看不到風險是最大的風險,漠視危機是最大的危機。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見葉知秋的敏銳,善於從各種徵兆和苗頭中發現蘊含的重大風險;要有居安思危、居危有備的意識,做到未雨綢繆、防微杜漸,圖之於未萌、慮之於未有。

當前境外一些國家疫情發展迅速,國內一些地方疫情反彈風險不可忽視,值得我們高度警覺,要堅決把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抓實抓細抓落地,嚴格落實分區分級精準防控各項措施,繼續堅持 " 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聚集 ",進一步加強醫療救治,精準穩妥推進復工復產,推動援企穩崗政策落到實處,不放過任何一個薄弱環節和工作短板。在應對 " 疫魔 " 這隻 " 黑天鵝 " 的同時,還要警惕疫情陰影下蟄伏的 " 灰犀牛 ",統籌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面排查其他各領域的風險隱患,防止疫情風險疊加導致其他潛在的問題矛盾積累發酵,引發次生危機。 " 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 ",這既是黨中央宣示要戰 " 疫 " 到底的堅強決心,也是應對疫情的一種審慎態度。憂患並非悲觀,謹慎不是畏縮,而是以更嚴肅更科學更審慎的態度殲滅疫情。讓我們咬緊牙關,繼續保持嚴陣以待、嚴防死守的態勢,不因疫情形勢好而懈怠,不因數字清零而疏忽,一時一刻不放鬆,一絲一毫不馬虎,直至取得最後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