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帶經堂書目》的編纂特色

《帶經堂書目》的編纂特色

陳徵芝,一字世善,晚號韜庵,福建閩縣人,生卒年不詳。清嘉慶七年(1802年)進士,道光十一年(1831年)任浙江秀水知縣,入任紹興知縣,陳徵芝薪俸不高,卻性喜購書,幾乎將所有的官俸收入用來購書,至離任回家時,所藏已達八萬餘卷,於是將其藏書樓命名為“帶經堂”。

陳樹杓,字星村,為陳徵芝之孫,生卒年不詳,同治元年(1862年)參加過鄉試,未中。陳樹杓雖然只是一個秀才,但由於家中藏書豐富,使得他關於鑑別版本,對於目錄學也有較深的造詣。他將其祖父的藏書編成《帶經堂書目》五卷,手寫成冊,向周星詒、陸心源請教。周星詒當時任福州知府,陸心源當時任福建鹽運使。

他們對《帶經堂書目》刪訂添改,並寫了二十七條批語,其中八條為陸心源所撰,其餘十九條為周星詒所撰。

《帶經堂書目》共五卷,按《四庫全書總目》法分類。卷一為經部,著錄一百八十二種;卷二為史部,著錄二百七十四種:卷三為子部,著錄二百二十一種;卷四為集部,析為上下兩卷,上卷著錄三百四十種,下卷著錄二百一十六種。全書共著錄古籍一千二百三十三種。

《帶經堂書目》對有些書的作者只著錄朝代。約有四分之一的書目有提要,或寥寥數語,或長至數頁,有的是陳樹杓本人寫的提要,有的則轉引陳徵芝的跋以及他的《帶經堂筆記》中關於此書的評論。這些提要雖不無錯誤之處,但有不少是有助於讀者瞭解該書的。有的提要揭示所著錄古籍的內容。如卷一《春秋集傳》二十六卷下著錄:“舊鈔本。宋張洽撰。……其書採集諸家之說,以一家為主而餘說纂輯於下文……其於‘春王正月公即位’考辨至詳,補集註所未備”。有的提要對前人書目作了一些訂正和補充。如卷二《嘉泰會稽志》二十卷、《寶慶續志》八卷的著錄:“鈔本。宋施宿撰。續志張淏撰。《會稽志》有山陰陸游序。《宋史·藝文志》雲:‘《會稽志》三十卷,陸游撰’,誤也。”陸游作序,僅自稱“參訂其概”,而《宋史》據此則認為是陸游所撰,不免失實。

《帶經堂書目》中一些版本方面的著錄頗有特色,能夠反映出何本為足本,何本為善本,何本為珍籍,這表明作者的版本鑑別能力是很強的。如卷二《鐵圍山叢談》六卷的著錄:“宋蔡絛撰。此書《百川學海》、《古今說海》、《歷代小史》及各家叢書所刻均非足本。是本從明人雁裡草堂舊鈔本傳錄,人間稀有,宜珍視之。”鮑廷博就是根據雁裡草堂本將此書收入《知不足齋叢書》的。

《帶經堂書目》有時也著錄版刻圖記和收藏印記,這在古代書目中是不多見的。如卷一《春秋繁露》十七卷下著錄:“蘭雪堂活字本。漢董仲舒撰,末有蘭雪堂華堅活字板印行圖記”。對藏書來源也作著錄。如卷一《水村易鏡》下著錄:“舊鈔本。吳門黃蕘圃士禮居藏書。”

周星詒、陸心源主要是對《帶經堂書目》的著錄作些補充說明。在周星詒的批語中,最有價值的一條是指出《菉竹堂書目》是偽作:“此書世多偽本,詒藏兩抄本,皆是錄《文淵閣書目》刪去地誌所成,伍氏叢書本亦然。須以文淵目對過,不同,乃是真本。竹汀先生《養新錄》所記亦偽本也。”在20世紀的一些目錄學家的著述中,如姚名達的《中國目錄學史稿》,均未指出《菉竹堂書目》是偽作,這就足以證明周星詒的識見之高。儘管《帶經堂書目》中有些書的著錄比較簡單,在書名和版本著錄方面也有一些錯誤,但總的來說,這是一部有價值的書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