雮塵珠如果在秦始皇陵怎麼辦?

用戶5877498080304


因為一部《鬼吹燈》讓許多人瞭解到了雮塵珠這個名字,其實對中國古代神話感興趣的人自然對雮塵珠也比較熟悉,雮塵珠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三大神珠之一,其餘兩個分別是避塵珠和赤丹。

相傳雮塵珠為地母所化的鳳凰之膽,珠中有火炎精華,乃是天地間一等一的極陽之物。至於它的功效則比較神秘,有說依靠它可以修煉成仙,進而長生不死。這就比較有趣了,古人是忌諱死亡的,相反對長生不死特別渴望,在這個背景下雮塵珠的奇效就被無限放大。

雮塵珠最早出現在商周時期,因此理論上完全可以存在於秦始皇陵中。

不過又有據傳雮塵珠曾被漢武帝得到,在漢武帝死後被葬於茂陵中,西漢末年赤眉軍挖掘茂陵時雮塵珠就此失蹤。至於《鬼吹燈》中關於雮塵珠的下落則又是一個猜測了。

以題主加上假如雮塵珠真的在秦始皇陵中,這時會怎麼辦?想來以從帝王陵的保護角度來說,發掘是不可能的,要知道雮塵珠雖然珍貴但比雮塵珠珍貴的東西多了去了,國家不可能為了它去破壞秦始皇陵,再說關於雮塵珠的功效只是傳說,也不可能為了驗證這個傳說的功效去挖掘。

總結一句話秦始皇陵現如今不僅僅是一座帝陵,更是一種文化符號,若無意外,秦始皇陵不可能被髮掘。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䨋塵珠是中國神話裡的三大神珠之一,還有兩顆分別是,避塵珠和赤丹。既然是神話裡頭的東西,再來一番引經據典也沒啥意思。據說雮塵珠是黃帝羽化成仙時留下的,在小說《鬼吹燈》裡又被稱作“鳳凰膽”。不過,這東西是有原型的,即產自阿富汗的 “紅蠶石”。

避塵珠,也是被傳得神乎其神的東西,說是一直用作鎮守天山,阻隔妖氣,若放置地上,塵土會四處散開。因此,就 “避塵” 這個特性,有人懷疑這珠子帶有放射性。坊間傳言,1957年曾在西安發現過它的蹤跡,後來到哪兒去了就沒了下文。

“赤丹” 同樣出自商代,名稱上不像是天然之物,有脫胎換骨之功效,顏色應是赤紅色。從名字上看,更像是古代的道士搗鼓出來的 “仙丹” 一般,據說它直到宋朝時才失去蹤影。

由於盜墓小說《鬼吹燈》及影視劇的熱播,題目給出了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秦始皇陵裡有雮塵珠該怎麼辦?若仍以書中三位摸金校尉進入皇陵內尋找,恐怕也是有去無回。



🔺紅蠶石

秦始皇陵墓工程浩大,內裡珍寶不計其數,要尋找雮塵珠無異於大海撈針

1974年,隨著秦兵馬俑及距離皇陵不遠的陪葬坑相繼被發現,對於秦陵內部的猜想一直從未間斷。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時任中科院長的郭沫若就曾有過對皇陵進行考古挖掘的提議。

在提議被否決後,更寫下了 “待到幽宮復啟日,延期翻案續新篇” 的詩句,其失落之情溢於言表。自1979年至1982年的3年時間內,在秦陵封土西側、北側及東側處,分別發現了五條墓道。

但是,找到墓道並不等於就能進入皇陵進行考古挖掘。一是陵墓內文物眾多,每一件都是國寶級的,現行的文物保護手段仍不具備;二是考古過程中存有不可預見的情形,且文物不可再生,與其承擔這樣的風險,還不如讓文物繼續呆在墓裡保持原狀;三是皇陵數量不多,挖了一座少一座,除非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採取的搶救性措施。

可對於盜墓賊來說,哪怕敢於以身試法,但要進入秦始皇陵找尋雮塵珠,可能性幾乎為零。

🔺模擬秦始皇陵地宮

一、秦始皇陵墓規模宏大,內部構造錯綜複雜

秦始皇陵墓歷時39年建造而成,其格局佈置依照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其中,外城周長約6.3公里。整個陵區的總面積達到56.25平方公里。而呈四方錐形的封土,則呈三級階梯狀, 形似覆鬥,底部近似方型,光是底部面積就達25萬平方米(現推算的結果,約為12萬平方米左右)。

秦陵其規模之宏大,在所有的帝陵當中首屈一指。以清東陵為例,佔地雖有80萬平方米,可竟有十五座帝、後靈寢,共計一百多人。當年孫殿英盜慈禧墓,動用了上千人,還用上了炸藥。

若將秦陵與埃及的胡夫金字塔作比較的話,秦陵在修築前後共動用將近80萬人,而胡夫金字塔動用的人員僅為1/8。據考古學家袁仲一先生介紹,秦陵不像隋唐以後的帝王陵墓,有墓門墓道,秦陵不僅沒有墓道墓門, 而且土層中結構複雜,層層填夯。

二、秦陵內珍寶無數,要尋找雮塵珠無異於大海撈針

秦陵是九層夯土上的土木倒金字塔形狀。若要發掘,必須要將山丘般的陵冢層層剝挖,這樣浩大的工程,決不是區區幾個所謂的 “摸金校尉” 或是 “搬山道人” 等江湖散盜能實施盜墓的。


除此之外,秦陵地宮上的封土現存仍高達50米。迷宮似的大土坑,是一層土上放一層殉葬品,將其層層疊起,各類奇珍異寶很多是懸空排放。 中、德兩國的考古學家,在對秦始皇陵墓進行核磁掃描後發現,在地宮中還埋藏有大量的錢幣,如同埋有一座小型的 “國庫”。

可以設想,就算盜墓賊能進入墓中,既要費時費力清理填土,還得小心翼翼層層尋找雮塵珠。就算僥倖花上個三五年時間能進入地宮,面對浩如煙海的珍寶,找尋雮塵珠也如大海撈針般。況且,要想到達地宮還有更為致命的一關。


🔺兵馬俑

歷史記載,秦陵內部多設機關陷阱

據《史記》記載,秦陵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而現代對封土堆的檢測也證實了這一點,即存有嚴重的汞異常。秦陵四周雖留有不少的盜洞,但歷經千年,水銀仍未見揮發。可想而知,封土之下的水銀至少可以用巨量來形容。

相傳秦始皇陵地宮的四周還填了一層很厚的沙子, 即先佈下第一層沙海機關,其目的是阻止盜墓賊進入,越過這一層並不等於萬事大吉,還有如大海般的水銀等著,而第三層機關則備有致命的機括暗弩。

司馬遷在《史記》 中認為,秦陵中設有暗弩, 位置就在墓門內、 通道口等各處要道上佈下觸發性武器。 這還不算,觸動暗弩機關的同時也會連動觸發陷阱。

《史記》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駑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因此,盜墓賊們即便知道雮塵珠就藏身於秦始皇陵墓之內,可面對如此規模宏大、機關重重的大墓,也只能 “望陵興嘆” ,死了盜墓之心。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題主的想法很有意思啊,想到了雮塵珠如果在秦始皇陵這個問題,摸金校尉會怎麼辦?

首先原作品中雮塵珠的設定中,雮塵珠來自商代,是第三十二代君主武丁,在一座崩塌的山峰中找到的,武丁認為這隻古玉眼是黃帝仙化之後留下的,無比珍貴,將其命名為“雮塵珠”。秦末之時,這件神物流落到了滇南,獻王就是因為捨不得這件雮塵珠,所以才離國而去,準備到山裡找個地方,修煉成仙,後陪葬於西漢武帝劉徹之茂陵的為贗品,也就是說原著中就不可能在秦始皇陵中。

其次,出於出版物的考慮,原作者所著的鬼吹燈系列中,基本上的大墓都是虛構的,沒有出現現實中的真實墓葬名稱。例如全系列中的4大墓中精絕女王墓、龍嶺幽靈冢、獻王墓、雪山魔國墓等都是作者自己虛構出來的,很少有真實的墓。

影視作品中,不管是電影,電視、網劇,不一不都在宣傳著要保護文物上交國家,因此基本上作品中不會出現這樣秦始皇陵這樣的國家重點文物的名字。除非他不想出版該系列了。

最後,既然題主提到了如果在秦始皇陵中的問題,如果真的在秦始皇陵中,摸金校尉應該會下墓,但這次下墓基本上是在官方允許的情況下,進入皇陵。也就是說處於一些客觀原因,比如地震毀壞、跟盜墓者鬥爭等情況下,在官方參與的情況下處於文物考慮的情況下,進入皇陵,而作為保護文物的重大貢獻,雮塵珠可能會送給他們,雖然說雮塵珠是神物,但對於相信科學的考古工作者來說,文物及歷史本身的研究價值更高。否則,沒有官方授權,他們要敢下去,第二天就得被逮起來,真當皇陵保護者不存在啊。而且要真敢這麼設定,估計大家也看不到這樣的書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