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土耳其國防部長坐鎮指揮向俄敘聯軍進攻,如果被誤傷致死會怎樣?

新文化街男孩


土耳其與俄羅斯之間的對峙,也僅僅是因為在敘利亞伊德利卜問題上的矛盾,還不至於讓雙方之間爆發全面戰爭的程度。然對於可能存在前線的高級指揮官,也不會存在定點打擊的狀態,尤其是土耳其派遣了國防部長在前線坐鎮指揮,也不會引起俄羅斯方面的定點打擊。是如果說到誤傷致死,這是根本不可能的,除非俄羅斯就是想要清除掉位於前線的土耳其國防部長。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本來是準備在1月27日召開緊急國防會議上宣佈,土耳其已經控制了伊德利卜的重要節點城鎮薩拉齊布,可是沒成想在土耳其控制幾個小時之後就被俄敘聯軍所奪回。暴跳如雷的埃爾多安自然是不能嚥下這口氣,於是派出了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親自到前線督戰,其目的顯然是想鼓舞前線士兵士氣,進而在組織新的進攻,伺機奪取薩拉齊布。


戰爭畢竟是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那麼土耳其國防部長前往前線進行督戰,是否會遭到俄羅斯方面的定點打擊呢?其實在這一問題上,俄羅斯是不會過分的刺激土耳其,俄羅斯對土耳其發起的軍事打擊,也僅僅限於在伊德利卜問題上打擊一下土耳其的貪婪。俄羅斯並沒有打算與土耳其翻臉,同樣也沒有打算將土耳其軍隊徹底消滅。這樣就導致俄羅斯不會與土耳其發生大規模戰爭,那也不會對土耳其的高級將領展開定點清除行動。

但是如果土耳其國防部長真的在前線當中出現了意外的狀況,或者說是俄羅斯軍機誤炸導致的死亡,那也只能說是土耳其甘願倒黴。畢竟土耳其不可能為了敘利亞的利益,而將土耳其的國家利益和國防安全與不顧,與俄羅斯展開全面戰爭。畢竟,土耳其和俄羅斯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的對手,又怎麼能夠與俄羅斯展開全面戰爭呢?即使土耳其國防部長真的在戰爭當中被誤傷致死,那麼土耳其也只不過是向俄羅斯方面,索要道歉和賠償,根本就無法向俄羅斯開戰。

最多土耳其就是以國防部長的死亡來換取更多的利益,從而讓土耳其在一定程度上獲得在敘利亞的佔領。畢竟俄羅斯為了不將土耳其推向美國的懷抱,出現這樣的狀況,也只能選擇安撫,不可能選擇打擊。那麼俄羅斯也只能出讓一部分敘利亞的利益,來平復土耳其心中的怒火,從而將大事化小,進而不至於讓兩國的關係走向戰爭的邊緣。不過這裡面犧牲的可能就是敘利亞的國家利益,但是沒辦法,畢竟整個敘利亞都是俄羅斯幫著打回來的。

因此,對於可能出現的狀況,顯然,俄羅斯方面也只能忍痛割愛,安撫土耳其。當然,對於實際情況來說,俄羅斯是不會採取這樣的軍事打擊政策,更不會對土耳其後方的陣地發起軍事打擊。土耳其士兵之所以出現傷亡,俄羅斯方面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他們並不是死在土耳其哨所內,而是死在了不該出現的區。說白了,他們死在了進攻敘利亞的軍隊當中,這怨不得俄羅斯!(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淡然小司原創!)


淡然小司



在發生33名土耳其士兵被俄羅斯空天軍炸死的事件後。為了鼓舞士氣,也是為了展示替這33名土耳其士兵報仇的決心,土耳其國防部長鬍盧西·阿卡爾決定親赴“一線”指揮作戰。這本無可厚非!因為,自古以來就有“陲青始於戰爭”的說法。想來,胡盧西·阿卡爾的做法對內有了“交代”,而對於他個人來說,此舉說不定能讓他在土耳其的軍事史中留下重重的一筆。既然是戰爭,既然他想“名垂青史”,那麼也就只好將命運交給上帝了!

其實,在現代戰爭條件下,即便是遠在萬里之外,也同樣可以指揮作戰,其效果彷彿是“身臨其境”。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在遠程醫療技術興起後,隔著幾千裡之外照樣可以做心臟手術。所以說,即使奔赴前線,也並非就一定對指揮作戰更有利。直白的說,在前沿指揮只是個“態度”而已!真正的作用在於“鼓舞人心”。下級軍官和士兵們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你看,連我們司令都來,那我們還怕什麼?這樣自然會在無形中增強戰鬥力。


凡事有利有弊,科學技術的發達,軍工技術的先進也同樣會給指揮官帶來威脅。在過去,中軍主將幾乎沒有生命危險,那種“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畢竟少之又少。但是,現在不同了,對於有些軍事強國來說,做到這點雖然不能說如探囊取物,但也並不難辦到。比如1月3日美國對伊朗蘇萊曼尼將軍的“定點清除”。所以說,即便在後方,也並非就一定保險。不過,相比較來說,還是在前線指揮的危險係數更大!之所以危險係數更大,原因就在於“誤傷”或意外的可能性更大。

其實,在戰時狀態下,士兵和指揮官的陣亡區別並不大。也不會對戰爭形態構成多大的影響。只不過會在雙方的心理上產生不同的刺激作用而已。比如說,一方的一名指揮官陣亡了,雙方都會在宣傳上下一番功夫。對方肯定會以此為激勵,而損失的一方通常會進行一次報復行動。其實,並不會對戰局有太大的影響。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既然是處於戰爭狀態,即便是不發生這些事,戰爭仍然會繼續。

有戰爭就難免死人,比如說俄羅斯。從軍力上來說,已經夠強了!但是,在敘利亞戰場同樣避免不了將軍級指揮官陣亡的悲劇。在四年多的敘利亞戰爭中,俄羅斯已經付出了包括阿薩帕夫中將在內的四名將軍。另外,就在2月3日,伊朗在敘利亞戰場上的最高指揮官阿布烏就是在阿勒頗被“意外”打死的。所以說,如果說土耳其的國防部長親臨前線指揮的話,其完全存在著被“意外”炸死的可能。對於交戰的兩軍來說,一旦殺紅眼,當然是“擒賊先擒王”的效果更好。


2月27日,在敘利亞的伊德利卜戰場上,有33名土耳其軍人被炸身亡。目前為止,土耳其方面並沒有對外公佈這批軍人的具體情況。但可以肯定是,有特種兵,也有軍事顧問。而通常情況下,軍事顧問的軍銜都不低。實際上,在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作戰中,實際指揮者就是土耳其派出的這些軍事顧問。但是,在戰場上,炸彈有時長眼,有時又故意“不長眼”。比如說俄羅斯空天軍這次的轟炸,俄羅斯方面說:“沒有一名土耳其士兵是在土耳其哨所被炸死的。”言外之意就是否定了俄羅斯的“有意為之”。也就等於說“你土耳其軍人怎麼跑到反對派武裝中了?作為停火監督方,你土耳其應該在哨所裡才對啊?”看看,土耳其這些士兵“白死”了。

如果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被“誤傷”的話,那也要看是誰幹的。如果是敘利亞政府軍乾的,土耳其肯定會隨即展開較大規模的報復。一來是為了挽回面子,畢竟,如果國防部長都陣亡了,那也是夠“丟人”的。二來是藉此機會取得更大的戰爭利益。通常情況下,如果國防部長戰死了,人們在嘲笑的同時,也肯定會生出些許的“同情”,那樣的話,即使土耳其在有些方面做得過分了點,輿論上還是能夠給予諒解的。果真如此的話,以土耳其人的愛佔便宜的一貫作為,它們肯定會充分利用那樣的機會的。可是,如果是俄羅斯“誤炸”的話,那又另當別論了!


實際上,在一些大國之間,如果出現一些意外事件的話,雖然會在口頭上“不依不饒”,但卻一定會在行動上剋制的。比如在冷戰時期,美蘇之間的艦艇有過多次在公海中“玩碰撞”的事件發生。但每次都是彼此心照不宣的“隱瞞”,原因就在於誰也不願意“因此事”兩國打起來,那可是無法預知的後果。而對於土耳其和俄羅斯這樣體量的國家,肯定不會因為“意外事件”而輕易打起來。儘管土耳其的軍力遠遜於俄羅斯,但土耳其也並非就不堪一擊,再加上背後的北約,當也是需要俄羅斯“掂量”的。比如說在2015年的俄羅斯戰機被土耳其擊落事件,最後不也是不了了之嗎?2016年底,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被土耳其激進分子當場擊殺,那又怎麼樣呢?並未見俄羅斯對土耳其大打出手。同理,假如俄羅斯“誤傷”了土耳其國防部長的話,俄羅斯肯定也會有理由解釋的。而不管俄羅斯的解釋是否符合邏輯,土耳其也不過是“譴責一時”而已。自然是不會為此去攻擊俄羅斯的。

其實,土耳其國防部長去前線指揮作戰一事,只不過是一場“秀”而已。


卞競婉


俄羅斯在敘利亞已經陣亡了包括中將瓦列裡·阿薩珀夫在內的4名將軍,幕後的黑手就是美國可不也只能拿反對派武裝撒氣,也沒和美國打起來啊。土耳其這種二流國家死了一個國防部長又能咋地,那不是死在保家衛國的戰場而是作為侵略者死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


俄羅斯不會刻意去定點清除土耳其的國防部長,但如果打了就打了。2月18日土耳其的國防部長阿爾卡當面威脅包括紹伊古在內的俄羅斯軍方高級將領,那一幕被很多媒體轉載。看看俄羅斯軍人輕蔑的笑容和阿爾卡緊張的表情,就知道他很快會被打臉。很快土耳其就被俄羅斯軍隊摁在地上打了三次,阿爾卡這個時候非要還繼續送臉去打為什麼呢?紹伊古不用在一線照樣可以指揮俄羅斯軍隊在敘利亞作戰,這也許就是兩者的差距吧。俄羅斯當然沒有必要去刻意幹掉阿爾卡,因為現在兩國還沒有公開宣戰。但是,如果阿爾卡在反恐行動中被幹掉了那就幹掉了唄,俄羅斯不會有絲毫畏懼反而會更加蔑視土耳其軍隊:連自己的國防部長都保護不了!


土耳其國防部長有被幹掉的可能,他的敵人可不止俄敘聯軍。1952年出生的阿爾卡曾經在美國的軍事學院受過培訓,他最大的政績就是在擔任內務部隊旅長的時候打擊國內的庫爾德工人黨武裝,把他們逼到了山區和邊境,因此有了“蒼狼”的綽號。而他在擔任土耳其軍隊總參謀長和國防部長時又主持了對2016年未遂政變的軍方清洗,急於向埃爾多安表功和效忠的他叫囂著要趕盡殺絕而大開殺戒,軍隊當中共有17000多人被抓被殺。庫爾德武裝和國內的軍人勢力中不少都是他的死敵。而他作為埃爾多安的打手又多次和美國人發生衝突,如果阿爾卡在敘利亞被幹掉那正合美國人的心意,既可以削弱埃爾多安的力量,又可以將俄土衝突進一步升級。所以除了俄敘聯軍外,在敘利亞戰場上想幹掉他的人很多,一個狙擊子彈,一個路邊炸彈,一枚導彈襲擊都有可能要了他的小命,誰叫你是侵略者,這又能怪誰呢?


雲霄飛翼


這個問題很簡單,如果是土耳其國防部長鬍盧西∙阿卡爾指揮土耳其軍隊和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向俄敘聯軍發動進攻,那這就說明土耳其向俄羅斯和敘利亞正式宣戰。既然是戰爭,將軍和士兵的命運都是一樣,都是對手的打擊目標。而且俄敘聯軍也不用像以前有所顧忌,可以放膽衝殺。





作為全球第二大軍事強國的俄羅斯必然懂得也熟悉“斬首”行動,幹掉其最高指揮官從而動搖對手的戰鬥意志對戰局極為有利。



反過來,對於土耳其來說,胡盧西∙阿卡爾作為戰場最高指揮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本人的安保措施必然不敢馬虎。而且現代化技術條件下,最高指揮官在戰時一般不會親臨前沿。如果真到了非得堂堂國防部長親臨前線的時候,同時也就說明土耳其財局已定。國防部長在,敗的慢一點。國防部長都被對手給幹掉了,群龍無首,士兵也就沒什麼戰鬥意志了,敗的更快。



這次胡盧西∙阿卡爾奉埃爾多安之命來到距離土敘邊境的哈塔伊省指揮中心,名義上是指揮在伊德利卜針對敘利亞政府軍的軍事行動,實際上也就是協調前線土耳其軍隊和敘反政府武裝之間的關係,鼓舞一下士氣,並不會直接參與指揮。換句話說就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畢竟土耳其和敘利亞還有俄羅斯都沒有正式宣戰,雙方的交火還都在有限範圍內進行。再者,胡盧西·阿卡爾身在自己國家境內,在雙方沒有正式進入戰爭狀態的情況下,俄敘聯軍也不會輕易把戰火引向土耳其境內,至少俄羅斯不會,畢竟不想和土耳其絕交。


大將軍威武K


土耳其在敘利亞伊德利卜地區頻頻爆出噩耗,最近在一次對敘反政府武裝的空襲中導致土耳其至少33人死亡,土耳其直接坐不住了,緊急召開會議,並且派出了國防部長鬍盧西阿卡爾前往前線指揮,對敘利亞政府軍發動反擊。可見這次土耳其是真正被惹惱了,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場,一旦戰事擴大,兩國很有可能會爆發戰爭,屆時國防部長被誤傷也只能說是太不幸運了。


國防部長作為一個國家軍隊的重要指揮人員,其前往前線勢必是為了給士兵鼓舞士氣,以完成更艱鉅的任務。而一旦被誤傷,那麼戰事必將會升級,報復行動、更大的衝突也就接踵而至。

敘俄聯軍的主要目標並不是土耳其,其在敘利亞伊德利卜地區的襲擊主要是打擊活躍在此地的土耳其聯軍以及恐怖主義勢力。正所謂擒賊先擒王,而敘俄聯軍並沒有太多閒工夫去對土耳其國防部長謀策略,況且其來到的只是位於土敘邊境地區哈塔伊省的一個軍事指揮中心,這也更加限制了敘俄聯軍對其構成威脅,畢竟雙方並沒有真正開戰,敘俄聯軍也不會給自己添麻煩,深入敵後,跨境進行打擊。



敘政府軍和土耳其並沒有真正開戰,在敘利亞政府軍有俄羅斯的支持之下,土耳其未能得到北約的一眾支持,面臨敘利亞和利比亞兩線作戰終將使其被拖累。而普京今年訪問敘利亞,表明了要迅速收復伊德利卜地區,直接推動了戰事的發展,更進一步削弱了土耳其以及美國在該地區的存在利益和影響力。


Global防尉


這個話題應該與27號,俄軍無差別轟炸進攻薩拉齊布的土、叛聯軍,造成幾百叛軍33名土軍死亡大敗而歸的戰局,土防長親往指揮作戰有關。很可惜這位防長還是膽子小點,也怕那種被誤傷致死的情況真出現,沒敢越境進入敘利亞。否則在那種各方特種兵狙擊手遍地都是的條件下,還真可能出現那種情況,但死了就死了吧,你來敘利亞指揮軍隊侵略敘利亞,侵略者被打死那是正當防衛。



這是事實,跟土軍侵入敘利亞,那些花裡胡哨的理由和名義無關。如果得到確切情報,這位曾經狂言威脅過俄羅斯的防長,已經越境進入伊德利卜,俄軍的那些特種部隊,肯定奉命立即行動,或者自行狙殺,或者負責指示目標由空天軍執行,反正這位防長是危險了,斬首行動這無疑是個最高價值的目標,打掉這個入侵軍隊的最高長官,對雙方軍隊士氣此消彼長的作用,會在戰場上大大影響雙方部隊的作戰意志和勝負的信念,這是決定戰場勝負的一項關鍵因素。



安卡拉武裝介入伊德利卜戰局,有好幾個理由和名義,維持伊德利卜衝突降級區;保護伊德利卜平民安全;支持安卡拉的盟友;真正的目標各方都心知肚明,但不論是真目標或者是假借口都無需辯駁,首先土方軍隊進入一個擁有合法主權的國家,並對這個國家使用武力,這需要兩個必要的先決條件:其一,有聯合國安理會的正式授權;其二,接受了這個主權國家合法政府的請求,二者必備其一。



除此之外的任何國家,以任何理由侵入任何另外的主權國家,都是侵犯他國主權違反聯合國憲章,違反國際法準則的行為,使用武力就是侵略,被侵略一方使用任何烈度的任何手段反擊,都是合法的自衛。實施反擊者既可以是被侵略國家自己,也可以是接受被侵略國家合法政府請求的支援者,這是維護國際正義國際秩序的一項重要方式,也是任何主權國家的國際法權利。




土軍進入敘利亞的伊德利卜,不具備上述兩項國際法準則中的任何一項,首先就符合了違反國際法的入侵性質,而對敘軍使用武力就是赤裸裸的侵略,敘軍或者是接受了敘政府請求,支援敘利亞反侵略作戰的俄軍行動,也是在履行維護國際正義和國際秩序的行為,符合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準則,這種條件下的任何反侵略的,打擊任何侵略者目標的行動,就都是合法正義的。

而那位防長作為實施侵略行為軍隊的最高長官,就也是這支軍隊的一員,當然也可以被反侵略一方作為反擊目標之一,對他的任何行動,造成的任何後果,也都是國際法允許的反侵略行為,因此如果他被在敘境內,不論是被“誤擊”還是被作為目標被擊斃,都沒地方訟冤去。


鐵嶺鋒


如果敘利亞政府軍打死土耳其國防部長的話,那後果可是非常嚴重的,土耳其軍隊絕對不會對敘利亞政府軍的襲擊善罷甘休,敘政府軍也將為自己的冒險行為付出慘痛的代價,到時候敘利亞國防部長的安全也將堪憂。
(土國防部長鬍盧西·阿卡爾)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8號報道,土耳其國防部長鬍盧西·阿卡爾已經抵達土敘邊境地區的哈塔伊省指揮土耳其軍隊在敘利亞前線的戰鬥,據悉阿卡爾是在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召開緊急會議之後抵達哈塔伊省,他在當地與多名土軍高級指揮官密切關注著土軍在敘利亞前線的行動。哈塔伊省位於土耳其地中海沿岸,這裡與敘利亞伊德利卜相鄰,該省總面積為5600平方公里,土耳其國防部長坐鎮哈塔伊指揮土軍在前線的戰鬥,這一定程度上表明瞭土耳其擊退敘利亞政府軍的決心。


(哈塔伊省位置圖)

本月27號土耳其在伊德利卜遭遇敘利亞政府軍的空襲,空襲中有30多名土軍士兵被敘利亞政府軍給擊斃,隨後土耳其軍隊對敘利亞政府軍發起了猛烈的報復行動。近期土耳其軍隊正在協助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奪回被政府軍控制的地盤,敘政府軍在土耳其軍隊的攻擊之下則是節節敗退。有些人擔心土耳其國防部長可能會在戰爭中遭遇不測,然而這種擔憂基本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阿卡爾只是在土耳其國內的最前線,他並沒有進入敘利亞國土,而敘利亞政府軍顯然不敢攻擊土耳其本土。

因為俄羅斯並不願意跟土耳其開戰,所以在土耳其發起進攻之後,俄軍基本沒有出兵抵抗土耳其軍隊,2015年的時候曾有一架俄羅斯戰機進入土耳其領空,結果土耳其防空部隊直接發射導彈將其擊落,對此俄羅斯基本也是毫無辦法。土耳其仗著自己背後有北約撐腰,它在敘利亞局勢當中可是非常強勢,俄羅斯不敢進攻土耳其本土,敘利亞政府軍更不敢這樣做。
(土軍裝甲部隊進入敘利亞)

按照北約的共同防禦原則,如果土耳其本土遭遇敵人的進攻,到時候其它北約國家是需要出兵幫助土耳其的,所以說土耳其不是一般國家能夠惹得起的。土耳其國防部長跑到哈塔伊省指揮戰鬥,他對自己的安全基本是可以放心的,目前土耳其的軍事行動正在給巴沙爾政府和普京造成很大的壓力,今年3月5號俄土德法四國將會召開敘利亞特別會議,或許普京已經準備好了向土耳其做出一些讓步。


李姓先生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土耳其的確在坐鎮前線,指揮土耳其軍隊在伊德利卜地區的戰事,但此“前線”可不是指伊德利卜前線。


土耳其所謂的前線指揮部,指的是位於土敘邊境,土耳其境內的哈塔伊省,該省和伊德利卜地區以及阿夫林地區接壤。

著名的伊斯肯德倫海灣就在哈塔伊省,實際上,該地區在幾千年來都屬於敘利亞,是千年古城阿勒頗的出海口,在1936年前後,哈塔伊省被土耳其從敘利亞手中奪走,至今還存在的土敘領土糾紛,指的就是該地區。

也是因為上述歷史糾纏,所以敘利亞政府軍實際上非常警惕土耳其在敘利亞扒地皮的行為,因為土耳其對敘利亞真的是存在領土野心。

◎哈塔伊省所在位置。

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是在埃爾多安召開的安全會議之後趕赴哈塔伊省的指揮中心,坐鎮指揮土耳其軍隊在伊德利卜地區的戰局,土國防部長這一行為,實際上作秀和表明態度的成分居多,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對俄羅斯另類的施壓方式。

由於哈塔伊省在土耳其境內,所以敘利亞政府軍不太可能會對土耳其本土發動襲擊,一則敘利亞導彈部隊很難夠的著哈塔伊省,二則無論是空軍、還是導彈部隊即便進攻哈塔伊省,進行獵殺行動,土耳其的防空系統應付當前敘利亞政府軍的導彈還是綽綽有餘的。

所以,基本上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還是很安全的。


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

要是阿卡爾進入敘利亞境內,那麼敘利亞政府軍無論在法理上,還是在戰爭規則中,都完全對其進行獵殺;而一旦在敘利亞境內阿卡爾喪生,那麼埃爾多安實際上除了出動戰機,在敘利亞發動一場大規模的空襲之外,恐怕也很難有理由發動一場戰爭。

實際上,當前敘利亞政府軍已經對外公佈,將會打擊進入伊德利卜地區的所有外國非盟友戰機,這意味著,土耳其戰機再次進入伊德利卜地區,恐怕就不會像前幾次空襲政府軍那樣容易了。

俄羅斯當前即是敘利亞政府的盟友,又在土耳其和敘利亞政府之間做調解人和斡旋者,同時在敘利亞戰場,和土耳其還是競爭對手,俄羅斯的這些身份決定了,敘利亞政府軍對土耳其所做的每一步棋,包括直接空襲土耳其軍隊、對土耳其戰機做出通牒,這些背後都是俄羅斯在支持。


也就是說,無論土耳其方面吃了多大的虧,其在做出反應之前都要評估俄羅斯的態度和俄羅斯的立場。


中評中語


據相關媒體報道,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2月27日,召開了緊急安全會議,此次會議主要商討土耳其軍隊 在敘利亞境內的軍事行動,如何應對土耳其軍隊在伊德利卜 遭到俄羅斯空天軍無差別轟炸,造成的大量人員傷亡的問題,此次會議結束之後,土耳其國防部長鬍西-阿卡爾 抵達了土敘邊境哈塔伊省的指揮中心,他將親自指揮土耳其軍隊,在伊德利卜地區的軍事行動;


至於說,土耳其國防部長坐鎮指揮,向俄敘聯軍發起進攻,如果被誤傷致死會怎麼樣?筆者認為,這種可能性極低,因為,土耳其國防部長只是在土敘邊境的哈塔伊省指揮作戰,哈塔伊省位於土敘邊境地區,他的西面是東地中海,東面緊鄰敘利亞的伊德利卜和阿夫林地區,雖說土耳其國防部長抵達了土敘邊境的哈塔伊省,但是,敘利亞戰場並不在這裡;

也就是說,土耳其國防部長,並沒有真正抵達敘利亞的伊德利卜地區,而當前的戰場 就在伊德利卜,因此,土耳其國防部長的人身安全,應該不會受到威脅,從當前局勢來看,能夠對土耳其國防部長形成威脅的,只有俄羅斯空天軍,但是,截至目前為止,俄羅斯空天軍戰機並沒有飛到土耳其境內的記錄;



這就足以說明,俄羅斯方面並不想與土耳其徹底翻臉,將戰火擴大到土耳其境內,俄土雙方當前依然圍繞著伊德利卜進行博弈,這樣一來,俄土雙方只會在最低限度的進行小規模對抗,為各自爭奪談判桌上的籌碼,因此,土耳其國防部長的人身安全,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關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內容觀看


小柳聊聊兵


假如土耳其防長鬍盧西.阿卡爾真的坐鎮指揮死在了敘利亞,這很可能正是埃爾多安夢寐以求的事情。因為在剛剛結束的俄土就敘伊德利卜軍事談判中,胡西.阿卡爾就正面直接威脅俄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和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談判沒有取得任何成果。隨後俄羅斯就利用自己的空天軍優勢,對土耳其在敘利亞伊德利卜地區的軍隊發動了打擊,導致其土耳其數百人喪命,另有數百輛坦克、裝甲車和皮卡車被炸為廢鐵。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土耳其防長盧西.阿卡爾才宣佈將親自上陣指揮作戰。

其實,這是因為盧西.阿卡爾知道自己闖了大禍,無法給埃爾多安一個滿意的交待,為了挽回自己的的過失(錯誤)。表面上英雄,實為心裡面的恐懼。雖然盧西.阿卡爾是埃爾多安的心腹,但同樣對埃爾多安的殘酷清洗感到恐懼,發出最強聲音的背後是——迷茫。
這個世界上即使是美國,也不敢在俄羅斯的面前造次。可盧西.阿卡爾偏偏要幹這樣的事情,並造成了兩個關家的關係緊張,特別是在敘利亞的伊德利卜,更是出現了正面的軍事衝突,而這個禍由誰來背呢?當然是要由他自己來背。



戰爭是殘酷的,在戰場上面什麼事情都會發生,即使是盧西.阿卡爾真的死在了敘利亞伊德利卜,那麼,他也最多被埃爾多安稱之為“英雄”進行表彰和悼念,也就成全了他的一生。而不可能會因為盧西.阿卡爾的死和俄羅斯全面決裂。因為,在土耳其和俄羅斯之間死一個盧西.阿卡又能夠算得了什麼呢?說不定他真是土耳其總統埃爾頓安即將對其清洗的對象呢?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埃爾多安還要感謝俄羅斯呢。
現在俄土對戰正濃,起因是埃爾多安的野心爆棚。但是,如果土耳其最終失敗了,那一切都


是盧西.阿卡爾的錯誤。所以,死了就死了吧!難道土耳其會因為他的死亡,傾全國之力,不計後果,而和俄羅斯決一死戰嗎?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