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叫心理健康?

不敢高声语


情绪是一个重要指标。

情绪对于心理健康犹如体温对于生理健康。

因此,情绪稳定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情绪稳定不是说,老谋深算,不苟言笑。而是说在合适的情境表现出合适的情绪,能够有效自我调节情绪。

比如说,别人说了一句“你今天脸色有点难看”,你大发雷霆,把别人揍了一顿,并且生气三天吃不下饭。这种情绪波动就太过了。又如,你失恋了,三天吃不下饭,那这就是正常的表现。

所以说情绪合适,并且能够自我调节很重要。

当然,心理健康,还涉及智力、人格、自我意识、环境适应等诸多方面,但我觉得情绪是最直观的一个指标。


鸠兹心语


您好!很高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心理健康,这是一个比较广泛的定义。学术界各个心理学门派根据侧重点不同有不一样的标准,说法不同,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如果一个人要完全做到不容易。一般来讲,能够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与挫折,积极向上、保持乐观,是心理健康的外部特征。

具体有以下几个标准:

1、智力正常:正常的智力是生活和学习的最基本心理条件;

2、情绪协调稳定;

3、具备一定的意志和品质;

4、人际关系和谐;

5、适应环境;

6、保持人格的相对完整;

7、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一个范围标准。

目前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等原因,有很多疾病和亚健康人群。在心理层面也一样,虽然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用肉眼看不见,但是它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也是不容小视、需要重视。而一个心理障碍的人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克服困难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尽快恢复健康状态。

那到底心理咨询师能做什么。心理咨询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这个世界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有一些看不见的规律在起作用。而少部分人会掌握其中规律,做起事来得心应手、容易成功。好比我们开车在路上行驶,以前没有交通标志、导航仪等,我们经常迷路,但是现在有这些工具,走起路来很快捷、安全。

心理咨询师,是一群特殊的有爱心的人群,就像前几天一位医院院长讲的话:一群为人类焦虑的人们,在保护着大家的梦想实现、保护这片世间静好。就是一群手里握着快乐导航仪的人们,他们知道通向快乐的彼岸的路途在哪里、通向幸福的路途在哪里,这一群人急切地想告诉人们,通向快乐、幸福的路并不难寻找。有一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到达了快乐的彼岸,他们可以会心微笑,嘴里喃喃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祝您幸福!



宋佳慧心灵健康管理师


你好,我总结了一下,可以从下面十个方面去了解。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

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满足个人基本需求

在不违背社会道德的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

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祝生活愉快!


旧心亿梦


你好,我是心理领域创作者,很高兴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什么特质。以下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尊重自己。反之否定自己,不尊重自己,讨厌自己。

2.有安全感和自我肯定。反之自我怀疑,常常觉得不完全。

3.真诚。反之不真诚,虚伪,说谎也是一种不安全的表现。

4. 乐观,看到生命中正面因素。反之悲观看到都是消极的。

5.能自我控制,自律。反之情绪化容易失控。

6.有同情心,感知你的痛苦,明白你的心。反之冷漠,不关心封闭自我。

7.有信心,开放自我,有勇气表达自我。反之缺乏信心,不敢表达自我。

8.仁爱杨善,关心爱护他人。反之攻击性,敌意,对别人善意行为恶意理解。

9.处理问题上具有弹性有伸缩空间,把握度。反之僵硬的一成不变。

10.自我防卫是适度的,收放自如。反之高自我防卫,敬而远之,被孤立,内心凄凉。

11.乐意面对促进成长的新经验,富有挑战性,有能力去尝试新的事物,愿意让生活丰富多彩。反之,抗拒新的经验,害怕新事物。

12.积极,从容自在,面对形形色色的风云变幻,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在你的人生道路上会有怎样的挫折和顿挫,但你可以把自己的内心变得稳定和坚强。反之,特别消极,十分容易紧张,紧张说明我们内心稳定性不是很好。

13.独立自主。反之是依赖他人。

14.面对挫折有更柔韧而顽强的弹性,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很多的事情,相信不会被暂时的困境击垮。反之,容易半途而废,特别严重的是让生命半途而废,甚至放弃生命。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森旅迷了鹿D


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先区分几个常见的概念

心理正常,心理不正常(异常)

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

心理正常指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思维,语言,情绪在正常范围或者是不包含有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

心理不正常指有典型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

“正常”和“不正常”是标明和讨论“有精神障碍”或“没有精神障碍”等问题的一对范畴。

而“健康”和“不健康”是另外一对范畴,是在“正常”范围内用来讨论“正常心理”水平高低和程度如何。

在临床心理学上,鉴定心理正常和异常的标准与区分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的标准也是截然不同。

对于是否有精神障碍,心理咨询和精神病学都很关心,但是动机和目的却不同。前者是甄别出没有精神病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后者是鉴别出有精神障碍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进行治疗。

大部分人都是心理正常的,但不能说心理正常就是健康的。如果你遇到了烦心事,心情低落,悲伤痛苦,这时心理水平就低,心理就不健康,经过自我调整又很快恢复到健康水平。如果你自己已经没法调整心态了,这时候就要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当我们明确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分后,才能更好的把握心理健康水平。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谢谢!


大象先森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现实社会中,根本就不存在这种理想状态的人。世间的人们,只要是活着的、有思想的人,就或多或少的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绝大多数人能够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不出心理问题,我们就认为他们心理处于健康状态。极少部分人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及躯体化症状,出现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Zhang黛玲心理咨询师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心理的问题,只要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话,一些心理的创伤,阴暗的部分反而是让我们变得更好的动力。

“哪吒”这部电影里灵珠和魔丸就是一个人的阴阳两面,没有好坏之分,这些都是我们内在的部分,透过阴阳两面的互动和平衡我们得以蜕变成长。


ArtEileen


1.心理健康的人,他们的整个生活状态都是积极的,对一切事件会做出积极反映。

2.他们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以一颗平和的心对待生活中发生的人和事,他们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不会让自己的情绪失控。


小黑莉


我觉得问这个问题的人心理很健康,鉴定完毕~


心理韧性


心理健康不是说心理一定没病,而是说虽然心理有些问题,但是可以控制不影响生活和工作,并且可以适当的调整,一句话就是能够调整化解心理问题的人,可以说是心理健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