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項羽敗給了劉邦,其實就是老實人敗給了大壞蛋,對嗎?

愛吃水果AB


項羽敗給劉邦應是歷史的選擇,霸王分封天下都彭城之舉,明顯缺乏政治的戰略眼光和佈局,後患無窮,然劉邦能迅速贏得楚漢戰爭,進而平定諸侯開啟400年漢家基業,如此雄才大略千古鮮有,怎一個大壞蛋能勝老實人?


省心812


項羽老實麼?劉邦很壞麼?好好看看歷史,再下結論吧!

秦朝末年,民不聊生,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這是歷史的必然產物,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

不管哪朝哪代,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是哲學思想的精髓,也是風雲變幻的政治……

作為西楚霸王的項羽,此人一生雖然短暫,但算得上是一位轟轟烈烈的英雄人物。多年來,一直被人們關注和研究著,各種各樣的評價都有,李清照讚美到“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功過是非,見仁見智……

戰勝項羽的劉邦究竟何許人也?其人生軌跡,的確耐人尋味。歷史無論怎樣評價劉邦,但他成功了,楚漢之爭,最終獲勝。據史料記載,劉邦其人有一個特點,就是謙虛,虛懷若谷,大智若愚,他不能幹的事就委託手下人,這就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和優勢……

細節決定成敗,項羽有文化,出身名門,但驕橫跋扈,領導的起義軍總是屠城……劉邦沒有文化,出生貧農,但謙虛謹慎,善於團結人,領導的起義軍不是屠城,而是建立自己的根據地……

歷史就是歷史,機遇就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劉邦的成功,恐怕就是做了一個有心人……🙏🙏🙏至於劉邦的品行,只有蕭何才能評判!呵呵……


憂樂範公


項羽是最無道德的人,坑害秦軍投降兵卒二十多萬人,那是一條條生命,慘無人道的殺害。再進長安城火燒阿房宮。這樣慘無人道的人能不敗呢?是註定失敗。劉幫雖然也有許多壞毛病,但是在民族大義面前分的很清楚,用人方面也很明顯突出特點,使優秀人物有用武之地,發揮作用取得了全國各地勝利歸漢一統華夏。


林國榮973


項羽敗給了劉邦到底是不是老實人敗給大壞蛋呢,這個對也不對,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會有不同看法和見解。

首先作為一個老實人會犯上作亂嗎,老實人會搶奪別人勝利果實嗎,老實人會迫害楚懷王嗎,按當時來說可以說一手好牌打爛了,曾幾何時,何等風光,入主咸陽,不懂得籠絡人心,善待已降秦宗室,反而變本加厲,誅殺,放火,縱兵殺人,實在想不出對他有什麼好處,而且還執意要回彭城不留在咸陽,這明顯更是致命失誤,總結起來就是剛愎自用,不善籠絡人才,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大壞蛋,此等人只適合做一個將軍領兵作戰而非一國之君。

如果從另一個層面講的話項羽也真是太老實了,被劉邦坑的找不到家,鴻門宴上誅殺劉邦,多好的機會,軍師範增一再強調,不可放虎歸山,但是劉邦等人三言兩語就把項羽哄的團團轉,最後連給他告密的曹無傷也如數告知劉邦,致使劉邦軍中無再敢去項羽軍中告密,算是幫了劉邦吧。邦據守滎陽,開始修築甬道,由敖倉運輸糧食來滎陽。與項羽對峙,雙方進入相持狀態。公元205年項羽率軍數次攻奪甬道,漢軍糧食短缺,於是劉邦向項羽要求和議,滎陽以西歸漢,軍師範增認為此時應該一股做氣滅掉劉邦,但是項羽又再次像個傻小子一樣被劉邦坑了,前腳議和後腳劉邦就追著項羽打。落了個垓下之圍,烏江自刎。

個人感覺主要是出身不同,接受教育不同,出身貴族的項羽一直看不起出身卑賤的劉邦盲目自大害死了他





人生俠客


項羽敗給了劉邦並不是說老實人敗給了壞蛋,這樣理解偏離了事物的本質。

項羽之所以會敗給劉邦,要從項羽自身的因素出發去分析與解剖,不能說你玩政治玩不過人家就說人家是壞人吧。

劉邦,從小就是地痞、流氓出身,最大的官也就是做過亭長。流氓者,做事是沒有底線的。

項羽則不一樣,貴族之後與生俱來的貴族氣息使他做事太過於正大光明,可是打仗不能一昧的依靠正大光明,尤其是你死我活的戰役階段。

劉邦承認自己不如別人,但是會用人,知道依靠群體的力量,不迷信個人力量。把有用的人全部籠絡過來,讓他們忠心耿耿的發揮各自所長,這就是本事。

例如,

張良:獻計獻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

蕭何:保證資源的補給,不斷團結民心,拉攏群眾。

陳平:拉攏反對項羽的力量,拉攏不成實施離間,破壞項羽團隊核心力量。

韓信:走訪北方各諸侯,搞好關係,誰不歸順就一舉殲滅。

項羽的確是一個將才,但並非帥才。打仗厲害,但是政治玩不過劉邦。從歷史進程的角度講,劉邦是要改朝換代,而項羽惦念的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的光景,他想取代秦皇,歷史哪有倒退的道理。

項羽自身還存在一個致命點,太過自負。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任何人。從來不承認自己不如別人,一昧的把自己打造成“戰神”稱號,他覺得只有別人不如自己。所以在用人這塊也是不如劉邦,他下面的人不是被氣走就是被別人離間挖走。項羽與范增被離間成功,也是項羽身上潛藏的自負因素導致的。

他的自負讓他下不了臺,無法接受失敗,認為不是自己能力不行而是老天要滅他,他的能力鬥不過老天,只有承認失敗了。

  •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大家加入討論,互相交流學習,感謝!

開朗的皮蛋


項羽是老實人?別逗了!

攻打襄城,因為難打,所以打下來之後,坑殺。

在新安城南坑殺秦卒二十萬。

然後西屠咸陽,殺秦王子嬰,火燒秦王宮室,三月不滅。

暗殺義帝。

別人給他進諫,就把人家給扔到鍋裡煮了。

……

你見過這樣的老實人嗎?

劉邦之所以贏,不是因為他是個流氓,他是個大壞蛋。

在政治場上從來就沒有什麼好人壞人這樣的標準。

劉邦贏在手段,贏在凝聚人心,贏在自己的做人處事。

韓信說得好,項羽敗在“婦人之仁,匹夫之勇。”

項羽封賞,把刻好的印璽在手裡都盤出了漿,也不捨得給人。

劉邦呢,蕭何一句話,就拜韓信為三軍統帥。



錦翼


這個說法不客觀,項羽敗北的真正原因是敗給了自己,由於剛腹自大,盲目自信,不聽忠言,桀驁不馴的性格,不納忠言,放著謀士範曾不用,又不能做到能屈能伸,不廣納天下英才,有這幾大缺點,豈有不敗之理。劉邦雖出生市井,卻足智多謀,深得天下擁戴,能有張良,蕭何,韓信等大批人才邦助,雖有市井之氣,但能讓天下臣服,眾人擁護,善聽良言,大事不糊塗,善於籠絡人心,應變能力較強,這不是大智慧又是什麼,按綜合能力來看,勝利應屬自然,至於說好壞,他也是一個有作為的開國之君,能把大漢治理得如此強大,又怎能說是一壞蛋。


道法自然ID


項羽最後敗給劉邦,既有偶然,也屬必然。

說是偶然,是項羽有幾次可以剿滅劉邦的機會,可惜,都被他錯過了。特別是在鴻門宴上,項羽只要酒杯擲地,一聲令下,則劉邦立馬人頭落地,其十萬漢軍瞬間灰飛煙滅,不復存在,何來日後的楚漢相爭?!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項羽不但不滅劉邦,還封劉邦為漢王,從此,使他有了造反起家的根據地,劉邦也如同猛虎歸山!一發不可收拾,從此拉開了楚漢爭霸的大幕!

項羽何故如此?

原來項羽只是個軍事家,不是個政治家,他雖然有力拔山兮,氣蓋勢世的霸王威勢,戰場上也從未遇到一個能戰勝過他的敵手,但,最終還是兵敗垓下,使他落得個烏江自殺,無限惆悵!

他死了,死得很悲壯!但令他不明白的是,要置他死地的人,無論是劉邦,彭越和英布,個個都是他給予優厚待遇,如封地,賜權,給軍隊,給地位的封侯,他們應該感恩戴德才是,然而,他們非但不這樣做,卻適得其反。這是為何?這是因為項羽給予的這些優厚待遇,同時也使他們具備了優越的造反條件!有了這條件,即使劉邦不反,英布,彭越不反,那後來的野心家們必反!更何況,劉邦早有約法三章,收買人心,圖謀私立關中為王之舉了呢!

可悲的是,項羽雖然英雄蓋世,也看出了劉邦的野心,卻仍然走不出分封的治國老路,因而,還是給了劉邦一個造反的機會!

因此,項羽敗亡,是他實施分封制的惡果,正因為這分封制,使他化友為敵,留下了無窮禍患。他雖征戰一生,博得英名,卻落得悲壯下場,不得不令人深思!而劉邦吸取了這個教訓,有力推行郡縣制,抑制了分封勢力,順應了歷史潮流,從而有了漢朝的一統天下,這決不是偶然!

當然,劉邦出身草莾,或多或少帶有流氓習氣,為後人所不齒,但他能識人,用人,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至使一幫能人如:蕭何,張良,韓信,陳平為他效力,助他成功,這是項羽一介武夫無法企及,無法效仿的,因此,項羽雖勇,卻不敵劉邦率眾屢敗屢戰,最後,中了韓信的十面埋伏,這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由此觀之,若說項羽敗給了劉邦,倒不如涗,項羽敗在了分封,這是他歷史侷限使然!

項羽一生壯壯烈烈,畢竟是悲劇英雄,劉邦一生,看似窩窩囊囊,卻是順應了時代潮流,因而,他最後走向了輝煌!

毫無疑問,劉邦和項羽給後人的教訓是深刻的,給後人的啟迪也是無以倫比的!

順歷史潮流者昌,逆歷史潮流者亡。

這就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慣看秋月春風3


項羽出生貴族,乃是燕國著名大將項燕的後人,武將出身。而成就項羽的威名的戰役,就當屬鉅鹿之戰。叔父項梁被殺,楚懷王膽怯,項羽主動請纓,當時他所帶的兵力才6萬,秦軍有40萬。而正是這場硬仗,讓項羽威震天下。

而劉邦出身平庸,劉邦原為秦末泗水亭長,後因為沒能按時把民夫交給中央,按當時法律問斬的,劉邦乾脆放走民夫,在蕭何、曹參、樊噲的幫助下,起兵自稱“沛公”,因實力不濟,很快投靠由江東北上的項梁部。項梁戰死後,在義帝任命為西路大軍主帥,並約定“先入關中為天下主”。


由於項羽東路大軍牽制秦國主力,再加上採取避實擊虛的政策,一路上收買人心,所以西路大軍幾乎沒遇到什麼頑抗,很快第一個進入關中,秦王子嬰投降。誰知道,項羽擊敗章邯後,匆忙入關,奪走劉邦的位置,在鴻門宴差點被項羽所殺。後被項羽封漢中王。起初,與項羽交戰,多數戰敗,劉邦幾乎絕望,後得張良、韓信相助,簡直如魚得水,暗渡陳倉、亡三秦,終於奪回關中,又消失趙、燕、齊等項羽的屬國。

後以鴻溝為楚漢界,定下和約。但不久,趁楚軍思鄉無心戀戰之際,突襲楚軍大營,項羽的楚軍措手不及,不久被困垓下,全軍覆沒至烏江,項羽自刎身死,至此劉邦統一天下,劉邦正式稱帝。正確來說,劉邦本是很平庸一個人,是典型隨波流的人,因為他講義氣,念朋友,又好吹水,所以有許多同鄉圍繞轉。他起兵時,是被蕭何、呂后等人勸說下,才敢造反的。所以,劉邦自認才能平庸,曾經說過:行軍打仗我不及韓信。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我不及張良。管理軍隊後勤,安撫百姓我不及蕭何。


鴻門宴是項羽兵臨咸陽時與劉邦的初次較量,暴露了他缺乏遠見的弱點,失去了消滅劉邦的一次大好機會,是他的事業走向衰落的預兆,同時,也顯示了他作為大英雄不屑於暗算人,項羽固然在軍事上失敗了,但誰又能否認他同時也是一個君子呢?


文摘雜談


不能這麼說,劉邦能贏首在能用人。

劉邦運用正確的戰術,分化收買項羽的部下,切斷項羽的後路;劉邦善於用人,把各地反對項羽的勢力聯合起來,做到守有賢相,謀有良臣,戰有猛將,力量由弱變強,終於戰勝項羽;劉邦有比較穩定的關中做後方,無後顧之憂。

項羽不能用人,韓信在項羽手下的時候不過是郎中,"數以策幹項羽,羽弗用"。後來經蕭何舉薦給劉邦後,立即升壇拜將,為大將軍。陳平在項羽手下的時候為都尉,因懼誅,加上"項王不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逃歸劉邦。劉邦"是日拜平為都尉,使參乘,典護軍"。而項羽呢,韓信、陳平這樣的人才被逼走不說,唯一有點才能的范增,雖尊稱"亞夫",但不能傾心任用。經陳平反間計後,更是對他生疑。不能用地,所以勢力日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