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疫情结束后,教师的工资会翻番吗?升学率考核教师合适吗?

教师工资上涨的事,已经说了很多年。

春节过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把教师工资上涨的事情往前提了提,并下发了相关通知,提出“2020年把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作为督导检查重点”。

疫情结束后,教师的工资会翻番吗?升学率考核教师合适吗?

如果对这一政策落实不到位的,要采取约谈、问责等多种措施督促整改。

看样子,国家这是要下大力气提高教师工资了啊!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等疫情结束,学校全面复课后,教师们的工资就上涨了?甚至翻上一番?

疫情结束后,教师的工资会翻番吗?升学率考核教师合适吗?

随着各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公办学校教师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是在义务履行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大政方针,应该给教师待遇给以提升。

但具体怎么提升?

有人提出,教师工资上涨可以,但必须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实际考核,不能搞“一刀切”,简单粗暴的“一刀切”不利于教师整体教学积极性的提高。

为此,有人把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工资的重要指标,以学生的成绩、教学的质量来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标准。

疫情结束后,教师的工资会翻番吗?升学率考核教师合适吗?

但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是片面的。

如果把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工资的指标,那么,是不是在鼓励所有的老师都去追求“升学”、“分数”?

那么,学生的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劳动教育、身体健康等,跟教师的工资不挂钩,是不是可以完全被忽视?

把教师的工资用升学率来考核,是一种错误的引导,会把教师往更加功利化的教学方向引导,不利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

第一、 教育不是的本质不是“升学”。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北大前校长蔡元培说:“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

而“教书育人”,才是教师从事这个职业的根本职责。这其中包含两方面:第一是教书,第二是育人。

如果拿升学率来衡量教师的工资,就完全忽视了教师在“育人”方面的工作,单方面强调了“教书”,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疫情结束后,教师的工资会翻番吗?升学率考核教师合适吗?

第二、 用升学率来考核教师,会导致教师的功利化教学。

如果用升学率来考核教师,势必会导致教师为了获取更高的工资来强化分数的唯一作用,把学生上体育课的时间、上社会实践课的时间、上美术音乐课的时间拿来提高成绩。

这样的教学简单、粗暴,但是对升学率却非常有帮助,是一种非常功利化的教学,也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吃不消,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疫情结束后,教师的工资会翻番吗?升学率考核教师合适吗?

第三、 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并不全在升学率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评价标准越来越多样化,并非考大学一个出路。

同样的,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也不全在考了多少分,上了哪个级别的大学。学生的品德是否优秀,是否文明礼貌,是否感恩善良等都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甚至在当下,品德比成绩更重要。

但唯升学率的教育下,会给学生们错误的引导,对成绩不好但品德优秀、多才多艺的学生是一种伤害。

疫情结束后,教师的工资会翻番吗?升学率考核教师合适吗?

结语

评价老师的标准应该是多样的。有些老师擅长讲课,学生喜欢听他的课是一种收获;有些老师品德高尚,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有些老师擅长分析试卷,学生考试成绩很好……如果用一刀切的方法对老师进行衡量,将会有很多教师对这种体制丧失信心,进而想要逃离教育行业。这会是我国教育制度下的一大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