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寧”來“襄”助,“兄弟連”風雨同舟——寧夏援助湖北戰“疫”記

新華社北京2月29日電(記者王磊、張亮、謝建雯)2月29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寧”來“襄”助,“兄弟連”風雨同舟——寧夏援助湖北戰“疫”記》的報道。

黃河滾滾,滋潤塞上沃野千里;漢水蒼蒼,繁育襄陽華夏古城。從黃河邊到漢水畔,寧鄂兩地並肩戰“疫”,合力共築疫情防控的堅強防線。

“我們要‘寧’成一股繩,心往一處‘襄’,勇擔重任、不辱使命,早日斬除病魔。”作為疫情應對“一省包一市”中西北五省唯一的省區,寧夏和遼寧共同援助襄陽市。連日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成立寧夏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六批白衣戰士“逆行”湖北武漢和襄陽,緊急組織550噸蔬菜大米馳援湖北,部分企業主動轉產、幹部群眾自發解囊支援抗疫,同湖北人民風雨同舟。

(小標題)馳援:傾囊相助

湖北疫情告急。1月26日大年初二,組建醫療援助隊支援湖北的徵集令一發出,寧夏各地醫院的醫護科室微信群裡頓時“炸開了鍋”。

“我申請報名,不計報酬、不論生死!”

“救死扶傷,是醫者使命,黨員擔當!”

“我參加過SARS戰疫,有工作經驗,讓我去!”

短短24小時,就有2000多名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奔赴抗“疫”一線。

這是一張非常時期的“出師表”:

1月28日,137名醫護人員啟程出征,馳援湖北。2月4日,38名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和100名專業護理醫療隊成員星夜趕往武漢。2月13日,第三批79名醫護人員迅速集結出發。2月15日,第四批100名醫護人員奔赴戰疫最前線。2月19日,第五批150名醫護人員攜帶6臺呼吸機等醫療設備和防護物資,又踏上征程。僅僅兩天後,2月21日,第六批172名醫療隊成員再下荊楚……

“在危難時期和關鍵時刻,大家表現出的不怕犧牲的精神、同舟共濟的境界和不辱使命的擔當,令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使我們倍受鼓舞和激勵。衷心希望大家在新的征程、新的戰場、新的考驗中,與湖北人民並肩戰鬥,做抗擊病魔英勇戰士!”自治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在機場為援助湖北醫療隊送行時說。

作為西北小省區,寧夏的醫護力量、物力資源並不寬裕,但黨中央支援湖北的號召一發出,寧夏就迅速響應,堅持全國“一盤棋”,按照中央的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全力以赴、傾囊相助支持湖北的疫情防控工作。

寧夏區內沒有一家醫用口罩生產企業,防疫物資本就捉襟見肘,但自治區還是將千方百計從外地籌集來的防護用品優先配給援助湖北醫療隊;自治區黨委政府緊急籌集550噸寧夏蔬菜和大米,星夜兼程運抵湖北;部分企業緊急轉產生產口罩原料、消殺用品等,塞上幹部群眾自發為湖北捐款捐物、鼓勁加油……

運往湖北的150噸馬鈴薯來自寧夏最後一個未脫貧的國家級貧困縣固原市西吉縣。“一聽說是送往湖北的,我們立馬動員80多名村民連夜分揀、裝卸。西吉的脫貧攻堅得到了全國各方的幫助。疫情當前,我們也想為保障湖北的‘菜籃子’出一份力。”西吉縣紅耀鄉小莊村鑫馨馬鈴薯種植合作社負責人熊志忠說。

(小標題)守護:醫者仁心

“雖然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是我知道你的名字叫‘寧夏’。”襄陽市襄州區第二人民醫院隔離病區的患者感恩地對寧夏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周文傑說。

截至2月20日,寧夏前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600多名醫護人員,或已奮戰在武漢市方艙醫院和襄陽市16家醫療機構,或正接受培訓充電即將進入病區。

2月9日下午兩點,武漢客廳方艙醫院B廳開始正式接診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心臟中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楊生平,作為首批醫護人員立刻投入到緊張的接診工作中。剛剛安頓好幾位輕症患者入院,楊生平抬眼一看,一名護士揹著比她高出一頭的一位重症患者向搶救區走去,他立刻跑過去接手。

“發生什麼了?”“病人休息不到10分鐘,突然暈倒!”

“清理口腔分泌物!”“連接心電監護儀!”“開放氣道、人工輔助呼吸!”“患者室顫,立即除顫!”簡短溝通後,楊生平沉著地下達一連串搶救指令,和幾位素昧平生的護士默契配合,將患者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

在治療過程中,信心與希望無比珍貴。確診病人隔離治療,家屬不能陪伴照顧,這讓一些患者心理比較脆弱,而醫護人員用心用情讓他們感受到家人般的溫暖。

在襄陽市中醫醫院,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神經病學中心內科護士王愛芳正進行查房。“姑娘,你和我女兒長得一樣,就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看到你,我就想到我女兒。”在襄陽市中醫醫院,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神經病學中心內科護士王愛芳正在查房,一位老人躺在病床上對她說。

“阿姨,那我就做你的女兒。”王愛芳笑著回應。老人高興地拿出手機:“這會兒我就把你拍下來。以後要是想念我這個遠在寧夏的女兒,就翻出來看看。等病好了,我要帶你去看看襄陽的古城牆、古隆中、唐城……”老人指著窗外,繪聲繪色地說。

(小標題)淬鍊:俠之大者

有人推遲了婚期,有人還在哺乳期……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血與火、生與死的鬥爭中,寧夏醫護人員“逆行”走向英雄的城市,也成就了淬鍊之路。

寧夏人民醫院ICU護士馮曉娟是第一批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當她看到醫院的通知時,孩子尚未斷奶,一番猶豫掙扎後,她義無反顧地報了名。想孩子時,馮曉娟會抽空跟小傢伙視頻,一看到孩子哭,她就趕緊掛斷視頻:“見不得,一見我也哭得控制不住。”

有困難、會想念,但馮曉娟對自己的選擇沒有絲毫動搖。“醫護人員這個時候必須站出來!我父親也是學醫的,他很清楚我做的決定是正確的。”馮曉娟說,“家人都很支持我,請他們不要擔心,我一定會平安歸來。”

和馮曉娟一樣,無論是在武漢,還是在襄陽,寧夏的白衣戰士在迎接挑戰中詮釋堅守,在克服困難中愈加堅定。

張興軒是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心血管內科的一名男性護士,現在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隔離病房做護理。遇到病情重、難搞定的病人,他總是第一個衝在前面。每天至少穿著防護服6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值一個班下來,張興軒的秋衣秋褲全部溼透。

口罩壓出一道道勒痕,衣服被汗水浸透……從1月28日集結至今,寧夏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已經奮戰了二十多個日夜。“疫情不退,我們不撤!”“繼續戰鬥!”“必須留下!”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醫護人員紛紛表態,強烈要求留下來繼續工作。

強大的團隊凝聚力戰鬥力,離不開強有力的黨建引領。在武漢和襄陽兩地,寧夏援助湖北醫療隊分別成立臨時黨總支,在此基礎上又成立了12個臨時黨支部和5個臨時黨小組。一名火線入黨的護士說:“我不是共產黨員,但早已心嚮往之,我隨時準備接受組織和人民的考驗,在這場鬥爭中淬鍊自己。”

“以後只要遇到來襄陽的寧夏人,一律請吃大碗牛肉麵”“願我們的大英雄平安歸來”,網絡上,寧夏和襄陽的網民頻繁互動,相互打氣。“襄陽是武俠小說中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故事的發生地,寧夏的醫生助襄陽抵抗疫情,也是俠之大者。”一位網民這樣留言。(參與記者:馬麗娟)(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