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抗擊疫情 海港在行動】文明花開別樣紅

【抗擊疫情  海港在行動】文明花開別樣紅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海港區海港鎮充分發揮基層優勢,將弘揚文明新風,培樹健康理念作為疫情防控的文明助力和有益支撐,引導教育廣大幹部群眾科學防疫,精準施策,實現聯防聯控、群防群治。

【抗擊疫情  海港在行動】文明花開別樣紅

  • 志願先行,衝鋒在前戰“疫”紅

東王嶺村73歲的黨員志願者吳佩琛有近40年的黨齡,防疫工作開始後,吳大爺主動找到村裡要參加疫情防控,以緩解人手不足。防控工作不僅辛苦,還有被感染的風險,考慮到吳大爺年事已高,村裡不同意讓他冒這個險。吳大爺就自費購買84消毒液在小區為居民義務消殺。

【抗擊疫情  海港在行動】文明花開別樣紅

鄒呂莊村的黨員志願者鄒連輝、劉建明、李俊峰、呂世傑也積極加入到了防控隊伍中,接到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掃樓”摸排。爬樓、對房號、對未登記的住戶張貼《人員基礎信息登記二維碼》,一個單元下來少說也要40分鐘,而他們居住的小區一共有75個單元。

網匠莊金港花園小區門口就有這樣一支特別的疫情防控值守隊伍,他們是來自各行各業,因為疫情自願加入防控工作中來的志願者,人員排查、卡點值守、衛生消殺……從1月28日開始,每天9個小時的堅守,風雨無阻、從未間斷。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這片“志願紅”中就有這麼一對“父子兵”。今年20歲的呂晨雨,是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一名大二的學生,當看到村裡的工作人員不分晝夜為大家值守,作為一名大學生志願者,呂晨雨就萌發出做點什麼的念頭。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父親,作為村裡的黨員,父親非常支持他,一起到村委會報名,加入到志願防控的隊伍中。

  • 文化發聲,花式宣傳入耳入心

走在大街小巷、社區村莊,不時會有一段宣傳防疫知識的快板書“聲聲入耳”。由於節奏明快、朗朗上口,成為了響徹全區的宣傳音頻作品,也讓大家入腦入心。這段音頻的作者就是燕趙文化之星、海港區草根宣講員、“評書達人”李慶豐。

防控結合,做好預防工作的基礎就是大力開展防控知識宣傳。如何讓防控宣傳更加“接地氣”,被群眾迅速有效接收?李慶豐動起了腦子,第一時間拿起了快板,用自己所長趕製了防疫知識評書版宣傳音頻。

【抗擊疫情  海港在行動】文明花開別樣紅

  • 新風拂面,移風易俗“潤無聲”

疫情防控期間,海港鎮將樹立鄉風文明與科學防控相結合,發揮“一約四會”作用,倡導紅事緩辦、白事簡辦的移風易俗新理念,從源頭杜絕隱患。

【抗擊疫情  海港在行動】文明花開別樣紅

東鹽務村工作人員許志廣的老岳母2月12日去世。老人十年前做腸梗堵手術後,身體情況開始變差,5年前生活不能自理,在此期間都是許志廣一直照顧左右。老人過世後,許志廣強忍悲痛,第一時間和村裡“紅白理事會”報備,並響應疫情期間白事簡辦號召,家人在家中弔唁後,第二天就將老人送走。期間,許志廣每天堅持值守,沒有耽誤一天防控工作。

范家店村李國生的父親2月13日上午去世,他從村民微信群裡看到了“紅事緩辦、白事簡辦”的倡議號召,主動簡辦了喪事。2月14日,張莊村一名87歲的老退伍軍人去世,最開始兒女打算按照習俗為老人操辦一下,村書記張智強知道後,馬上對家屬宣講了白事簡辦的倡議號召,兩個子女當即表示了理解和配合。最終,沒有集中弔唁、沒有親朋告別,一家人用最簡單也是最值得尊敬的方式“告別”了老人。


內容由海港鎮提供

【抗擊疫情  海港在行動】文明花開別樣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