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現代陸軍軍校的“鼻祖”:北洋武備學堂

文|馬磊

在清末新政的十年內,我國的近代軍事教育體系基本上被建立了起來,其格局體現出三大特點:以普通軍校為主,技術軍校為輔;以初級教育為主,出洋留學與深造為輔;正規教育與速成教育相結合。日後國內政界、軍界的諸多風雲人物,都曾啟蒙、發端自這個體系之中。這個體系還孕育出了一批清王朝的掘墓人,這也是清廷當局當初所沒有預料到的。

清朝的武官選拔,早先有行伍、武科、世爵世職、恩蔭、捐納、軍功等多種途徑,其中以行伍為“正途”,其餘次之。進入晚清以後,勇營崛起,實際上取代了八旗、綠營的地位,洋務運動也在技術層面逐漸開展,然而體制上仍恪守舊規,武官的選拔也仍囿於舊法,已難以適應形勢的變化。李鴻章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認為“若僅憑血氣之勇,粗疏之材,以與強敵從事,恐終難操勝算”。

近代意義上的軍事學堂首先出現於海軍,緣因舊軍裡“水師”的主要任務以內河與海岸的巡緝捕盜為主,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海軍,因此海軍建設可以算得上是從零開始,加上海軍技術要求較高,不得已只好遵照“西制”進行。從19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先後有福建船政學堂和天津水師學堂創辦,開風氣之先。新式的陸軍學堂出現的要晚得多,直到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後不久,才由李鴻章奏請創設武備學堂。次年初,我國第一所近代陸軍軍事學堂——北洋武備學堂在天津正式開辦。

現代陸軍軍校的“鼻祖”:北洋武備學堂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位於今河北保定)正門,牆上大書“軍魂”二字

北洋武備學堂設總辦、幫辦、提調負責行政,總教習負責教務。總教習和教習以聘請的德國軍官充任,較低級的操練教習則由淮軍將弁中選調或從畢業生中留用。北洋武備學堂的學生來源主要是從淮軍各營中挑選的下級官兵,每年入學百名左右,學制為兩年;此外也招收一部分幼童,先學三年文化,再學兩年軍事;後來又增加了滿族子弟班。學堂的兵科分步隊、馬隊、炮隊和工程隊四科,開設課程分為兩種:一種是堂內課,包括天文、輿地、格致、數學、化學、測繪、炮臺與營壘法、陣式、兵器、築城、經史、外文等,統稱為學科;另一種是堂外課,包括隊列、射擊、修築營臺以及各個兵科戰場指揮等方面的技能,稱為術科。我國軍事學校教育有學科和術科之分,自此而始。

北洋武備學堂的學生畢業後,大多被髮回淮軍各營,備受舊軍人的歧視,多數人只能充任教習,無法掌握兵權。其轉機在於甲午戰爭爆發後,勇營戰無不敗,引發朝野上下要求改革軍隊、按“西法”練兵的呼聲。胡燏棻受命募練“定武軍”,開始起用多位北洋武備學堂畢業生擔任軍官。不久,袁世凱接手了“定武軍”,並擴充整合成“新建陸軍”,軍官絕大多數是來自於北洋武備學堂的畢業生。袁世凱還參照北洋武備學堂的教育模式,聘用洋教習,在本軍之內創立了隨營學堂,培養初級軍官,袁世凱的北洋軍閥集團即發軔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