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世人只知恩師大峽谷,卻不知土家族是從清江武落鍾離山走出

世人只知恩師大峽谷,卻不知土家族是從清江武落鍾離山走出

說到了土家族,自然少不了提到廩君巴人

相傳,遠古的時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務相被推為五姓部落的酋領,稱為“廩君”。巴人的先祖是廩君(即巴氏之務相),初居武落鍾離山(今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境內),有巴、樊、暉、相、鄭五姓。巴氏出於赤穴,其餘四姓出於黑穴。巴氏之子務相為五姓之首,尊為廩君,後來巴氏廩君的勢力逐漸發展,便率領五姓沿夷水(今清江)向西發展,到鹽陽(今鹽井寺),射殺征服了鹽陽女部落,後又向川東擴展,控制了這一地區,發展為一個廩君時代的巴氏族。

而關於廩君的故里,《後漢書》的記載是“武落鍾離山”、“赤黑二穴”等。武落鍾離山是武落山與鍾離山的合稱。“落”是長陽俗語,指一種量詞單位,也就說是“堆”和“疊”之意。因之武落山就是五座山,或是一座有五個山峰的山。佷山有五個山峰,第一峰名“佷山包”,第二峰名“魁頭山”。佷山原名五落山,“五”與“武”同音,後來就訛為“武落山”了。佷山東隔長楊溪有撞鐘堖山,古傳有鳴鐘懸於其山,因其與清江北岸的佷山為長楊溪所隔離,故稱“鍾離山”。後來史家將武落山(即佷山)與撞鐘堖山(即鍾離山)總稱為“武落鍾離山”了。

世人只知恩師大峽谷,卻不知土家族是從清江武落鍾離山走出

世人只知恩師大峽谷,卻不知土家族是從清江武落鍾離山走出

世人只知恩師大峽谷,卻不知土家族是從清江武落鍾離山走出

世人只知恩師大峽谷,卻不知土家族是從清江武落鍾離山走出

世人只知恩師大峽谷,卻不知土家族是從清江武落鍾離山走出


世人只知恩師大峽谷,卻不知土家族是從清江武落鍾離山走出

世人只知恩師大峽谷,卻不知土家族是從清江武落鍾離山走出

世人只知恩師大峽谷,卻不知土家族是從清江武落鍾離山走出

爬上武落鍾離山的山頂,想象著當年廩君巴人從這裡走出去。

想象著這片青山綠水,孕育出的傳奇文化,也就不足為其了。


世人只知恩師大峽谷,卻不知土家族是從清江武落鍾離山走出


世人只知恩師大峽谷,卻不知土家族是從清江武落鍾離山走出

世人只知恩師大峽谷,卻不知土家族是從清江武落鍾離山走出

世人只知恩師大峽谷,卻不知土家族是從清江武落鍾離山走出


世人只知恩師大峽谷,卻不知土家族是從清江武落鍾離山走出

那麼,說到了武落鍾離山,自然少不了武落鍾離山的發源地清江。清江,長江一級支流,古稱夷水,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見其清澄”,故名清江。清江發源於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之齊嶽山,流經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東、長陽、宜都等七個縣市。流域山清水秀,被譽為清江畫廊。

我們一行人,坐著船,遊著清江,感受著江風拂面,感受著溼潤清新的空氣,愜意不已。


世人只知恩師大峽谷,卻不知土家族是從清江武落鍾離山走出

也不知道是走得多了,還是世間萬物皆通。

在船上有清江時,瞥見導遊說的隱藏在山間的自然山體佛像,卻像極了在泉州經歷千年風雨的老子像。心中在想,或許某一個平行宇宙裡,佛祖與老子真能相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