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现在都有哪些大学和专业是大类招生,有什么好处?

用户34986404958


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 实际上这是由原来的按专业招生向按学科招生的改革方式。这是现在很多高校都普遍采用的招生模式。如我们经常在学校招生计划中看到的新闻传播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等。

 不过要提醒考生的是,即使是同样的类,各学校旗下所包含的专业也不同。

如厦门大学2019年招生计划的“工商管理类”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管理科学、电子商务7个专业;而武汉大学2019年招生计划的“工商管理类”则包括工程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7个专业。考生要看清楚具体的专业明细,一般在招生计划或者招生章程中有说明。

 

这样招生的好处呢,就是你现在不知道选择具体什么专业,或者说不知道自己具体适合什么专业的话,先学一年知识后再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对这个大学专业的了解,重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缺点呢,就是等到大二大三选择具体专业的时候,每个学校的选择标准是不一样的。有的学校是按大学成绩排名,排名靠前的先选择,排名靠后的后选择。有的学校会按学生的意愿选择。前者会造成学习成绩比较靠后的学生只能选择相对冷门的专业,后者会造成部分冷门专业没人选择。




乌迪老师


因为大多数高中生和家长对于大学的专业设置没有具体的概念,如果通过大类招生,可以让学生有个缓冲,在前两年对专业方向有充分的了解。入校前1-2年,大类招生先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知识教育。通识教育一般包括中国近代史、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哲学、英语等,各大类有所不同。进大学后选专业实行双向选择原则。学生选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专业选学生就是谁成绩好选谁。从这点来看,大类招生也能够督促大学新生不要在大学荒废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