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如何成為優秀的經理人?這是谷歌研究十年的發現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經理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嗎?好的經理應該具備哪些素質?經理需不需要精通技術?為了回答這些問題,Google用了10年的時間對經理進行分析研究和數據挖掘,從而總結出優秀經理人必須具備的8項素質。而印度IT經理Ravi Shankar Rajan則在此基礎上,總結出針對不同類型的員工,經理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如何成為那樣的人。原文發表在Medium上,標題是:Google’s Powerful Secret to be a Good Manager

如何成为优秀的经理人?这是谷歌研究十年的发现

經理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嗎?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2008年,Google曾進行過一項研究。帶著一個根本的使命:造就更好的老闆,Google的Project Oxygen誕生了。

Google決定進行這項規模巨大的實踐其實原因不難發現。

科技圈以對代表傳統公司的一切事物均持反叛態度而著稱,而管理通常被視為舊的職場等級制度裡面永遠不會消失的堡壘。

對管理意見最大的是公司裡面的那些工程師。工程師有不喜歡糟糕管理的理由。尤其是,這個領域培養的是很有個性和創造力的個人。當有人嘗試對這類員工進行微觀管理時,會導致衝突和利益損失。

正如Google負責人力運營的高級副總裁Laszlo Bock所說那樣:

“工程師對經理的看法往往是他們頂多算是必要之惡,但問題是經理會妨礙自己的工作,造成官僚作風,並且把事情搞砸。”

Google People Innovation Lab的Project Oxygen團隊用了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對績效評估、員工調查以及對最佳經理獎提名等來源進行數據挖掘,以便評估評價最好和最差的經理人之間存在哪些差異。統計人員利用了100多個變量收集到10000多項有關經理的觀察結果。

一旦模式被建立起來之後,他們便開始對經理進行訪談,從而收集更多數據,並尋找支持其觀點的證據。最終,研究人員對400多頁的訪談筆記和數據進行了整理,並把結果提供給員工。後來,這些結果成為了針對管理人員開展的各種培訓計劃的來源。

得到的結果非常的出乎意料。

在Project Oxygen中,他們發現成功的管理人員始終具備了這八項素質(按照重要性順序排序):

  • 當好教練(They’re good coaches)。

  • 充分授權,無須事必躬親(They empower their team and don’t micro-manage)。

  • 關心團隊成員的成功和個人福祉(They express interest in their team members’ success and personal well-being)。

  • 高效工作高效,結果導向(They are productive and results-oriented)。

  • 善於溝通,傾聽團隊意見(They’re good communicators and they listen to the team)。

  • 幫助員工做好職業規劃(They help employees with career development)。

  • 為團隊提供清晰的願景和戰略(They have a clear vision and strategy for the team)。

  • 具備幫助團隊出謀劃策的關鍵技術技能(They have key technical skills that help them advise the team)。

我們可以從這項研究中得出兩個推論。

  • 管理要想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項活動是成為一名好教練。成功的經理知道如何指導團隊取得成功。

  • 技術技能最不重要。這證明了是出色的開發人員未必就能成為出色的經理。

Google為此修改了自己的反饋調查以反映出這些特質。現在,他們的調查不再只是簡單地衡量經理取得的結果,而是關注他們花費了多少時間來指導團隊,是否清晰地傳達了願景等。他們還圍繞這些技能制定了新的管理培訓計劃。

一心一意要把管理人員培養為教練Google成功經理人背後的秘密。這種方法讓他們連續第六年在《財富》的“美國最適宜工作的100家公司”榜單中獲得第一名。

成為一名出色的教練至關重要,在科技圈尤其如此。工程師,開發人員和全天下的人真正想要的,是一個知道怎麼去區分教練和微觀管理界限的經理。

要知道這條界限劃在哪裡,你得看看員工是什麼樣的。他們是擁有+5年經驗的工程師嗎?如果是的話,他們可能最需要的是一位能夠幫助他們設定目標的經理,然後就不需要你介入了,讓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去實現目標吧(只要這能取得想要的結果)。

另一方面,新工程師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導。這種情況下教練和微觀管理的界限可能會更加微妙,但是在不影響員工自由的前提下提供指導的最佳方法是通過反饋。

因此,總的來說,為了達到最佳的效果,需要根據員工的經驗和氣質來對指導的策略進行平衡。

以下是一些可以利用的指導技巧。

成為嚮導

這種風格對於那些有上進心,願意學習但不瞭解相關知識的團隊成員非常有效。他們天生就有那種激情和熱忱,會像海綿一樣吸收領導需要利用的一切。

如何成為嚮導

  • 準備並幫助他們培養技能。

  • 允許犯“錯誤”,但也要讓他們能從中吸取教訓。

  • 提供具體及時的反饋意見讓其加以改進

  • 隨著的他們的發展和改善逐步放鬆控制

成為賦權者

這種風格適合管理“明星”員工。他們是勇往直前、自我驅動、樂於挑戰的人。他們是未來的領導者,是任何團隊的骨幹。

  • 給予他們自治自主的權力,為他們賦權。讓他們做出自己的“決定”。

  • 定義好目標而不是方法。讓他們自己找出最佳方法。

  • 不要對其進行微觀管理。這會讓他們很容易感到沮喪。

  • 如果他們的級別較低,要保護他們免受“職場惡霸”的欺凌。

成為主管

這種風格適用於“麻煩製造者”。這種人做不了任何事情,也不願做任何事情,除非給他們壓力。他們沒有表現出學習和改進的慾望,有逃避工作的傾向。

如何成為主管

  • 跟他們進行坦率的“交流”,瞭解其表現的原因。

  • 提供明確的指示,設定嚴格的截止日期。

  • 要非常仔細地監督他們的進展情況,同時要定期進行狀態更新。

  • 採取“大棒”+“胡羅卜”的策略。如果沒有收到任何效果,那就讓他們離開。

成為催化劑

這種風格非常適合那些有知識也有潛力,但又很懶惰懶散不想做事的人。無組織無紀律是他們的第二天性。

如何成為催化劑

  • 弄清楚他們缺乏動力的原因,然後預先建立對他們的期望。

  • 解決上述問題,激勵他們發揮自身的“優勢”。

  • 仔細監督進度,讓他們在工作中表現出更多的“責任感”。

  • 給他們分配“協作性”活動和“團建”活動,提高他們的組織能力。

最後,定期給予反饋

經理的言辭威力巨大,既可“樹人”,亦可“毀人”。Google明白其中的敏感性,所以教導自己的主管給予團隊反饋時要保持一致(沒有偏見),平衡正面(積極)和負面(建設性)反饋,要做到真誠和有欣賞力,並以清晰的、富有同情心的方式說明發展的機會。

始終都要確保你的反饋意見強調的是行動,要完全避免個性化情緒化。例如,“我注意到你昨天在會議上想要說服Sid”,而不要說“你昨天開會太自負了”。

自始至終都要就如何解決問題提供建議,並討論最佳的解決方案。跟實際的反饋相比,交流的方式對響應和影響同樣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最近的研究表明,把負面反饋夾雜在表揚之中的效果並不是太好。要把表揚和反饋分開。

最重要的是,要給予真正的讚美。員工不是傀儡。他們很容易就能看出你的表揚是不是真心。再次地,就像行動一樣,表揚也要具體。要具體提及他們的工作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地方,他們做得很好的又是哪些地方。

Chris Dyer說得好:

“要給予正反饋而不是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