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同樣是吞併他國,秦國因此而強,齊國差點亡國?

秦國吞併巴蜀而日益強大,而齊國應“國際社會”邀請與楚、魏瓜分宋國,卻招致滅國之危。反觀秦、齊,“歷史倪說”十分不解,同樣是一場吞併他國之戰,最終的結局卻有天壤之別,即秦國變危機為優勢,齊國變優勢為危機。


為什麼同樣是吞併他國,秦國因此而強,齊國差點亡國?

秦並巴蜀

一、秦、齊兩國均為應邀而戰

1、據《資治通鑑卷第三·周紀三》記載,周慎靚王五年,即公元前316年,西南部落巴國、蜀國相互攻伐,一時難分勝負,且“俱告急於秦”。

2、宋君偃先有奪位之爭,後又自稱為王(史稱宋康王),進而發展成為地區不和諧因素。據《資治通鑑卷第四·周紀四》記載,“起兵滅滕,伐薛,東敗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西敗魏軍,與齊、魏為敵國”,更有甚者“乃愈自信其霸”。

據《史記·宋微子世家》記載,宋康王“復為紂所為”,即在國內,“盛血以韋囊,縣而射之,命曰‘射天’。淫於酒婦人。群臣諫者輒射之。於是諸侯皆曰‘桀宋’”。

據《資治通鑑卷第四·周紀四》記載,“欲霸之亟成”不但“故射天笞地,斬社稷而焚滅之,以示威服鬼神”,而且“為長夜之飲於室中,室中人呼萬歲,則堂上之人應之,堂下之人又應之,門外之人又應之,以至於國中,無敢不呼萬歲者”。

宋康王急劇膨脹,震動“國際社會”,諸侯列國一致認為,宋康王是重蹈商紂王之覆轍,“不可不誅”,紛紛“告齊伐宋”。

“歷史倪說”認為,雖然秦國吞併巴蜀,齊國帶頭瓜分宋國,但當初秦國、齊國均是應他國邀請而參戰,屬於主持“國際道義”。


為什麼同樣是吞併他國,秦國因此而強,齊國差點亡國?

齊愍王應邀伐宋

二、秦庭有過朝議

“歷史倪說”認為,“國際社會”動盪,秦國積極反應,商討對策,服務於國家戰略,以趨利避害為前提,爭取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收益。

秦惠文王有意討伐蜀國,但礙於崇山峻嶺之阻隔,一時難以決斷,“韓又來侵秦”。據《史記·張儀列傳》記載,“欲先伐韓,後伐蜀,恐不利,欲先伐蜀,恐韓襲秦之敝。猶豫未能決”。於是秦庭經過一番論戰,其中以將軍司馬錯為一方,主張伐蜀,而另一方則以張儀為代表,主張伐韓。


為什麼同樣是吞併他國,秦國因此而強,齊國差點亡國?

或伐巴蜀,或伐韓,秦惠文王糾結

素有“口舌之士”之稱的張儀主張討伐韓國,即在展開軍力部署出兵三川,堵住什谷隘口,封鎖屯留要道的同時,以“親魏,善楚”展開外交斡旋,然後,便可出兵攻打韓國重鎮新城、宜陽,進而可以威脅東、西二週,“據寶鼎,按圖籍”挾天子以號令天下,天下諸侯莫敢不從。


為什麼同樣是吞併他國,秦國因此而強,齊國差點亡國?

張儀主張伐韓

司馬錯則以軍人視角拋出實現王霸天下的三個條件,“欲富國務先廣其地”、“欲強兵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而秦國的現實是地域狹小,秦人苦窮,從容易處著手,“爭於戎翟”,才能獲取實惠,壯大實力。巴蜀相互攻伐,秦國可以平亂為名,出兵制服戎翟之長蜀國,“得其地足以廣其國,取其財足以富其民”。


為什麼同樣是吞併他國,秦國因此而強,齊國差點亡國?

司馬錯主張滅巴蜀

於是秦惠文王“從錯計,起兵伐蜀;十月取之。貶蜀王,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蜀既屬秦,秦以益強,富厚,輕諸侯”。

秦國審時度勢,運籌帷幄,將一場主持“國際道義”變成吞他國而肥己。

三、齊國由正義之師淪為地區威脅

周赧王二十九年,齊國派遣大軍,“與魏、楚伐宋,殺王偃,遂滅宋而三分其地”。此時宋康王已經是天怒人怨,當齊、魏、楚三國討伐宋國時,“民散,城不守”。

自齊威王起,齊國國力大增,“桂陵之戰”之後,齊國“最強於諸侯,自稱為王,以令天下”。齊國通過“馬陵之戰”將魏國推下霸主之位,到齊愍王時與秦、趙位列戰國諸侯列國三強,齊愍王一直有借伐宋之機有所所為。


為什麼同樣是吞併他國,秦國因此而強,齊國差點亡國?

齊愍王欲借滅宋有所作為

雖然齊、楚、魏三家舉兵滅宋,進而瓜分,非齊一家所為,但齊愍王頭腦發熱,萌生“天子夢”,最終繼“桀宋”而威脅鄰邦,令“國際社會”持續動盪。據《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齊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晉,欲以並周室,為天子。泗上諸侯鄒魯之君皆稱臣,諸侯恐懼”。


為什麼同樣是吞併他國,秦國因此而強,齊國差點亡國?

齊愍王威脅列國,沾沾自喜

在國內,齊愍王滅宋之後,進而“南侵楚,西侵三晉,欲並二週,為天子”時,立即遭到群臣非議,據《資治通鑑卷第四·周紀四》記載,“狐咺正議,斫之檀衢。陳舉直言,殺之東閭”。


為什麼同樣是吞併他國,秦國因此而強,齊國差點亡國?

齊愍王誅殺反對者

秦國向來有“東出,並六國”之心,併為之積極謀劃,積蓄力量。與秦國曆代諸王相比,齊愍王突然而有“天子夢”,秦國的步步為營遠勝齊國的走一步看一步。

當天下一統,秦國令世人讚歎的同時,我們不妨認真體會一下其時刻“謀於先”。

“歷史倪說”參考以下資料:

1、《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2、《史記·宋微子世家》

3、《史記·秦本紀》

4、《資治通鑑卷第四·周紀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