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红颜祸水的谎言,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古代的男尊女卑

如今,“性别歧视”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甚至很多媒体会用消费女性的内容来博得大众眼球。我始终认为,中国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虽然不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但绝对是独一无二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中国五千年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关系。

氏族社会

氏族社会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其实氏族社会也分为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并非所有氏族都以女子为中心,但是现在一般都会认为母系社会早于父系社会。早期的人类社会生活相对单一,一个人从出生的一刻起,无非就做两件事——生存,繁殖。生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吃。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还不能熟练掌握种植技术,因此食物来源主要是采集和渔猎,但就这方面还不能决定女性在当时的地位。由于当时人的寿命比较短暂,要想扩大自身所在氏族的规模,繁殖自然是重中之重,这也直接奠定了女性在氏族社会中的社会地位。正如《吕氏春秋》云:“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像大家熟悉的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都是母系社会的代表,我就不多废话了,感兴趣可以自行查阅。

从新旧石器时代的命名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生产工具变革的时期,生产工具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农业的发展,从种植到收割,越来越多的体力活出现了,女性在这方面自然落在了男性之后。金属工具的出现更是直接打破了男女生产力的平衡。而且随着氏族人口的扩大,相邻氏族之间必然会因为领土或食物产生摩擦与碰撞,“战争”由此产生。战争中,男性往往会占据更大的上风。从人类学会战争那一刻起,似乎就宣告了父系社会取代母系社会的必然。

逐渐被“女德”束缚的女性

我们必须要承认,从古至今,绝大多数婚姻的破裂,女性受到的伤害比男性大得多(说潘金莲的朋友请去了解一下历史上真正的潘金莲,绝对是贤妻良母的典范,《水浒传》中的情节是施耐庵从民间得来的“传说”,谣言不可轻信)。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就曾经选取过《诗经》中的《氓》来展示一位弃妇的婚姻悲剧,充分体现了丈夫婚前与婚后的变化。这个故事即使放到现代,似乎同样说得通。可能男人并不“善变”,千百年都一样。

《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礼教是非常重要的,女性的恋爱与婚姻完全受到礼教、家庭(尤其父母)以及习俗的束缚。从新石器时期末母系社会开始被父系社会取代,到春秋时期《诗经》中描写的女性已经完全失去婚姻自由,在当时社会生产发展缓慢的大环境中,中国女性的地位可以说是急剧下降。但是至少在当时,女性改嫁相对比较自由,一是纲常伦理主要是儒家所提倡,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并非主流;二是战争频繁,每次战争过后,大量人口损失,允许妇女改嫁才能补充人口,同样战争不断的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甚至会把妇女作为“战利品”统一分配,也是为了人口的繁衍,这也是曹操喜欢人妻的一个原因。

其实直到隋唐时期,关于妇女改嫁的问题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坏规矩”,甚至当时的开放程度不亚于现在,最直接也是最家喻户晓的例子就是杨玉环杨贵妃,这里我想就不用细说了吧。到了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学者开始重整儒家的纲常伦理。从相关文献记载中不难看出,朱熹对于女性是很有偏见的。他认为女主内男主外是自然的规律,因而规定了所谓“女德”;而女性在文化思想领域也必定低于男性,比如对于李清照的诗作,他曾惊叹:“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朱子语录》)而说到李清照,不得不说她绝对是古代女子的一股清流。建炎三年(1129年),时任江宁(今南京)知府的赵明诚得知部下准备叛乱,提前弃城逃跑。李清照对于丈夫的临阵脱逃倍感羞耻,夫妻二人行至乌江时,李清照写下千古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以此暗讽赵明诚的懦弱(也有观点说这首诗在讽刺南宋朝廷,个人认为这里李清照主要是对于丈夫懦弱的鄙视)。后赵明诚去世,李清照改嫁张汝舟,然张发现李清照并无财物后便对她实施家暴。忍无可忍的李清照直接选择“休掉”张汝舟,要知道在宋代,妻子告丈夫,不论对错,都要坐牢三年。虽幸得友人相助,避免牢狱之灾,但依然不得不佩服其敢爱敢恨的性子。

红颜祸水的谎言,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古代的男尊女卑

李清照

明清时期,对女性的束缚进一步加强,其中朱元璋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建立一个“名人之后”的人设,同时增强自己造反队伍的号召力,安徽凤阳人朱元璋硬是和江西人朱熹攀上了亲戚。于是为了其统治的需要,朱元璋开始以朱熹的学说为正统,“女德”思想也是其中之一。同时从程朱等人的言论中断章取义,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带有严重压迫色彩的语句,对当时及以后几百年中国的传统观念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现在见到的“贞节牌坊”,也都是明清时期的产物。至此,中国女性已经完全被所谓“女德”束缚。而为了摆脱这个束缚,还不知要再经过多久。

“红颜”≠“祸水”

商纣有妲己,周幽王有褒姒,陈后主有张丽华,“红颜”似乎和“祸水”形影不离,这其中小说的影响不可忽略。《封神演义》成书于明代,《东周列国志》和《隋唐演义》成书于清代,参考上面,此时对于女性的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小说难免不受当时时代的影响,情节也会略有夸张。加上当时看小说成为潮流,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知道了这些故事,“红颜祸水”的说法也就流传开来。

事实上,“红颜”往往让很多男人自愧不如。赵匡胤建宋后,为实现统一,宋军进攻后蜀,后蜀的贵妃花蕊夫人面对亡国,写下一首诗:“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南宋著名将领韩世忠,在当时与岳飞齐名,其妻子梁红玉是军妓出身,她和丈夫一同上阵,所向披靡。梁红玉死后,得到了当朝皇帝的封赏。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这只不过是男人为自己的失败找的一个借口罢了。像花木兰、秦良玉这些众所周知的巾帼英雄更是无需论证。女性本不比男性差,要想真正做到男女平等,我们首先就要从能够接受女性比男性强开始。

红颜祸水的谎言,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古代的男尊女卑

梁红玉


我本人作为男性,写这篇文章避免不了从男性的角度出发,如果有无意冒犯,还请各位及时指出,我一定改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