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果讓你推薦一本書,你推薦哪一本?

大塊兒文章


給人推薦書籍,是件狂妄的事,也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不過,既然題主問了,那就說幾句,一家之言而已。

拋開專業性,就純粹的閱讀的角度,我推薦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

王小波在網絡上名聲顯赫,儼然已封神。但在他生前,知道的人並不多。我第一次知道王小波,是在南方週末上,看到他的專欄。挺逗的,一個明白人。

推薦《沉默的大多數》,因為這是一本講道理、講常識的書。中國人自古不講理,把詭辯、陰謀當智慧,流毒影響至今。王小波的書是很好的解毒劑。

比如,國人老是一廂情願,中華傳統文化可以救世界。卻不想想,傳統文化連自己都救不了,怎麼可能救世界?這就是缺乏常識。

又如,花拉子模的信使,這種不講理的事情是不是依舊在上演?

還有,關於知青與木頭、稻草的重要性問題。

王小波理工男出身,父親就是哲學家。他的文章邏輯縝密,但又不枯燥。這是很多文科生做不到的。王小波的思想不算深刻,至少他對傳統文化的反思,不如魯迅和胡適,但他更加註重常識。他的書不是讓你當聖人、做哲人,而是做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正常人。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所稀缺的。



江南俗士1972


八十年代,有一本英漢雙解詞典,相當棒。從A部往下看行了,看完就成作家了。桌上再弄兩小英語詞典,好分叉去查,這樣才能一口氣把一個詞查到底。要不就弄一套辭源,從一開始看,準保你腦子弄炸,很好玩。

我小學光周遊中國了,沒怎麼學,六門正好考了一百分,母親說你真行,去學校混日頭,趕多會混到老。從些同伴就有的叫了,亮亮,秋,都不叫了,就叫我二混子了,你對了,上邊有個姐姐,不然可能成一混子或大混子了。所以,我日後有閒,曾經三次從小學一年級補語文,一歡到初中,一次到高中,一次到大學。

人只耍有未來,缺什麼都不怕。我就是有信心。我一學期曠了一百九十六節課,實在沒辦法了,偷了點名冊給扔進芧坑裡了,它也只配去那裡,要去了我家,就不是混日頭的事了。因為我父親正好也是老師,而且還是教官,是中國第一代公安幹校的教官,對付我那是小萊一碟了。所以,班主任只是說說你家孩子老曠課,多嚴重就省去了。

辭源枯燥了點,還是推薦語雙解詞典吧。五千多珊書都叫母親當廢紙給賣了,理由充分,佔地方。這本當時六塊錢。差不多是我兩個月的工資。恐怕因此她高抬貴手。它是幸運的!

灘上這樣的娘我光剩下呵呵了。現在倒真不覺得有多疼了。紙質書真沒必耍留下了。扯平了,沒好好上學也沒怎麼修理我。

生活,扯平了就好。一切都是可以失去的,你把心扯平了就行了。

扯平,讓生活極簡,萬歲,自由自在!


秋歌988


《麥田裡的守望者》

這本書幾乎成為我人生轉折點,改變了我的人生方向。我就好似主人公,看完了了這本書,我有了一個至死不渝的夢想!

我也想成為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看著孩子們在田裡嬉戲打鬧,但他們不知道旁邊就是懸崖,我就站在懸崖邊,看到他們過來,我就攔住他們,不讓他們掉下去!


守望僧


路遙的(人生)

雖然路遙寫的(平凡的世界)更為有名,但我更喜歡人生,可能因為我老家是陝西農村的,我覺得裡面寫的太貼合實際了,感覺就像身邊發生的事情,高加林從農村待業青年到鄉村教師再到縣城通訊員,經歷了感情的破折最終回到農村。書最後高老漢給高加林說的那番話讓人覺得站在生養的這片土地上才更踏實,農民的質樸純真更加真實。人啊真真切切踏踏實實的生活可能就是人生的真諦吧。


用戶5542549700


其實這個問題和昨天回答的一個問題很接近,可我還是推薦羊皮卷!

這部書是當初我一個朋友送我的,我感謝我那朋友,他讓我重新認識了我自己!

其實羊皮卷就是心靈雞湯,而且是非常濃郁的那種雞湯,這部書有著所有雞湯文的全部因素!當然這部書不光勵志,也具有很高的文學性!比如鑽石寶地那部書中舉例說,曾經有個農場主想去找鑽石,他把農場賣了去了非洲,但是近二十年過去了,他一無所獲,但是當他重新回到他農場的時候他發現當時在全世界最大的鑽石礦就在他曾經的農場裡,人家已經開採,機械聲晝夜轟鳴!

還有一個小夥想把自己破爛不堪的祖屋賣掉,說是做資本去開採金礦,可是他並不知道,他正在屁股底下坐著和人家談生意的毫不起眼的那些柱子就是純金打造,不過由於時間過於久遠那些柱子漆黑無比!

也許最好最富饒最有潛力的資源就是我們自己,只是我們時常迷失自我,忽略了的恰恰就是我們自己!

有很多勵志大師,給圈子授課的那些人所授的知識其實都來自於羊皮卷!當然現在都是講圈子的,那些功成名就者並不是為了聽羊皮卷,而是為了進入那個圈子,去擴張他們的人脈!

不過對於我來說,羊皮卷這部書籍陪我走過了一段艱險的路,在我疲憊,沒有勇氣,堅持不了的時候,我就學羊皮卷裡的那些警語,暗示自己一定堅持,給自己鼓勁加油!

感謝羊皮卷,也感謝增我書的我的朋友!


草軒客


我覺得我本人是不愛讀書的一個人,而且學習也是不好的一個人,然而在教學的路上“披荊斬棘”!

是在2018年末,我畢業之後,我覺得當時的工作很空虛,很需要點東西來填補空虛,覺得自己很缺乏,所以上網看了需要買哪幾本書,來看看?找了最火的書籍《活著》。這部書籍是餘華老師的作品。而這部電視劇是根據餘華老師改編的作品。年前沒有看多少,只記得有個人一直在回憶往事。年代也是我喜歡看的年代。我不喜歡看那些“小鮮肉”的“情情愛愛”,覺得已不適合我這個年齡了!年後上班,空閒時間把這本書看完了,越看越上癮,越看越好看!

裡面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富貴”的人,他是“老來得子”的幸運兒,他老父親非常疼愛他,但早先富裕的時候,不經世事,敗光了家中的財產,老父親也“一蹶不振”!20世紀40年代,地處南方的徐家川。富家少爺福貴(陳創 飾)自幼頑劣成性,不思上進。這樣一個紈絝子弟偏偏娶到了貌美賢淑的米行老闆女兒陳家珍(劉敏濤 飾)做媳婦,實實羨煞旁人。只是雖然家境殷實、父母康健、妻子賢惠,福貴卻絲毫不知珍惜。在騙子龍二爺的引誘之下,福貴沉湎賭博,最終輸掉家產和祖屋,氣死父親,打跑懷孕的媳婦,一夜變成了窮光蛋。家珍不離不棄,帶著女兒鳳霞回來和福貴繼續過日子。內戰、解放、土改……在接下來的幾十年歲月裡,各種磨難交替加諸福貴一家人的身上,死亡不期而至,痛苦如影隨形。早已痛改前非的福貴只能笑中帶淚,默默品味著生活中的苦辣酸甜……

電影中的結尾看得出來是刻意美化的結果。而實際上看過小說的人都知道。結尾處的福貴身邊的人都離他而去了。但是電視劇版本中同樣是美化結尾,但是卻留給人們更多的希望。福貴守著自己的小外孫然後給他講述了一個牛以後的故事。這個對於原著而言更加的切合。








胖圓愛生活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羊的門》。這本書是我小時候看的,當時也就是10歲左右(距現在有30多年了),看過一次之後就讓我終生難忘。

可以不誇張的說,這本書改變了我的人生觀,這本書讓我正確認識了我們河南人,對河南人的苦難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也對我們河南成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有了更深的認識。

我記得最清晰的就是對河南的描述,因為河南地處中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東南西北無論那個方向進攻都首選中原,農耕文明的時代這點更為突出,黃河的中下游也正處在河南,水災也成為了河南人的一個大患。所以河南也就成為戰亂不斷,災難不斷的地方。河南人面對這些不斷的災難就要想方設法活下去,活下去也就成了唯一的想法,在要想方設法活下的激勵下,河南人就學會了各種生存之道,這也就養成了我們河南人善於想辦法,善於應對各種困難的和敵人的性格。

河南人的房子都是起脊式的,起脊的屋頂上有各種雕刻,所有的雕刻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簷角向上,直指蒼穹。那是受盡苦難折磨的河南人不屈於上天的一種精神,我們歷經苦難而不折服,歷經滄桑而不服輸。所以,不要說我們河南人怎麼怎麼的,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那裡有華夏文明的先祖黃帝,那裡是道家思想發者老子的故鄉,那裡是火神的家鄉商丘,那裡有莊周夢蝶的民權。那裡有還儒家思想者孔子的故鄉夏邑。

我愛河南,河南永遠是我的家鄉。


美麗商丘


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書是《教出樂觀的孩子》。


前不久,上小一的女兒在拿到語文單元測試試卷後沮喪地對我說: “媽媽,我就是一個傻子,我永遠都學不好語文。別人每次都打100分,我卻只能打96分。”

學校把成績分為ABCD四等,95~100屬於A,孩子每次都是A,但是100卻很少得到。 “雖然沒有100分,你也是A啊。沒有關係的,我們回去好好分析一下題目,看看哪裡不足,我們補上來就好了,下次就可以打100了。”我試圖去安慰她。

“我上次打98的時候,你也是這麼說的,這次我比上次更努力了,卻還低了2分,我永遠學不好語文了!”孩子更加鬱悶了。 “哎,可能是你老媽語文細胞少,你看你老媽一把年紀了還在學寫作文。導致你也語文學不好。”

原本想安慰一下她,但是我的話語讓孩子更加煩躁,中餐時,連最愛吃的土豆都只是象徵性的吃了點,就說飽了,然後把自己關在了房間。

中國的孩子真的太累了雖然現在國家為孩子們減負了,一二年紀甚至都不準佈置家庭作業了。明面上孩子的負擔是少了,但是實際上負擔更重了,學校不能教的,只能課外班去學。因為我們的教育是應試教育,機制是篩選式的。高考並不會因為減負而降低題目難度。有人抱怨高考不合理,但高考又是目前為止最公平的路。是唯一通過努力用成績就可以改變人生的路。

《少年兒童研究》的總編輯孫曉雲說:“中國教育太需要積極心理學了,因為在應試教育的強大壓力之下,中國的孩子特別容易產生習得性無助的心理傾向。” 習得性無助是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提出來的。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社會關注。他針對青少年兒童的心身發展,他寫了一本《教出樂觀的孩子》。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呢?當個人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並反覆失敗,形成了“行為與結果無關”的信念後,可能就會將這一無助的感覺過度泛化到新的情境中,甚至包括那些本可以控制的情境。 簡單的來說就是,如果我們總是在一件事情上遭遇失敗,就可能放棄對此事的努力,甚至還會因此對自身產生懷疑,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像我女兒語文考試一樣。

塞利格曼的《教出樂觀的孩子》,是一本不強調治療卻最有用的書,不僅有詳細的理論分析和妙趣橫生的案例,還有具體細緻的實操步驟和建議。不管是專業人士還是門外漢都可以從中收益。

為什麼現在孩子不快樂,怎樣形成樂觀的積極思維? 樂觀的人和悲觀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比如走路上錢包掉了,錢被拿走了,有用證件卻找到了。樂觀的人認為太幸運了,還好證件沒有丟。悲觀的人則認為真是太倒黴了,錢全部都丟了。

作者認為形成樂觀的積極思維關鍵在於解釋風格。也就是自己對原因的習慣性看法。解釋風格在兒時開始發展,如果不干預會影響人一輩子。其中永久性普遍性,與人格化是三個重要的方面。

回到文章的開始,對於女兒語文考砸了,我們可以用積極的解釋風格來開導孩子。 “孩子,你能學好語文,你的語文以前也得到過100分,偶爾幾次沒有考好是正常的,只要堅持努力就一定能考好,這次沒有考好,不是因為你笨而是沒有複習好。如果你真的笨的話,數學和英語為什麼每次都考100呢?” 把語文沒有考好的挫折解釋為暫時的,特殊的原因,並指出是可以改變的,孩子聽到這樣的解釋,不僅可以得到安慰,對恢復自信心也有幫助。

從書的第八章開始,告訴我們如何教出樂觀的孩子。這是本文的重點。具體的步驟為: 1,樂觀教養ABC法則 2,讓孩子學會解釋 3,讓孩子學會反駁 4,讓孩子學會與人相處。 作者說:孩子就像海綿,他們不但吸收你所講的話,也吸收你講話的方式。所有幫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自己先做好。

最好的教育就是閉上嘴,邁開腿,走自己的人生路,演示給孩子看。 書中有一個兒童歸因形態問卷共48道題, 還有如何寫我的 ABC日記等,甚至還考慮到了小朋友的理解能力和風趣性,讓有些測試通過漫畫的形式表示出來。

作者還有其他的書如《真實的幸福》《活出最樂觀的自己》《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持續的幸福》。這些書都值得一看。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熱愛學習,勇於面對挑戰。只有當孩子樂觀自信,才不會深陷消極與黑暗中。保持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對每個人的學業,事業,人生都有很大的幫助。


雪俏梅豔


如果讓我推薦一本書,我會推薦美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馬克、吐溫的《哈克貝.費恩歷險記》。

這部作品繼承了西歐流浪漢小說的傳統,以哈克的流浪經歷為線索,廣泛地展現了美國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的社會生話。

馬克、吐溫來自社會底層,又很熟悉密西西比河兩岸的生活,他的描繪具有高度的真實性。我們通過兩個騙子厚顏無恥、不擇手段的詐騙活動,看到了資本主義制度下人們對金錢的無限貪慾;通過格蘭紀福和謝伯遜這兩個家族之間世代血腥仇殺,又使我們看到了歐洲中世紀封建惡習的殘餘。

這部作品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它譴責了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

哈克是本書的主人公,他喜愛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深感自由的可貴,也希望別人同樣獲得自由,因而幫助吉姆(黑人)逃跑,表現了他的正義感,對被壓迫人民的同情心,更表現了他不受傳統觀念束縛的獨立不羈的精神。

這部作品體現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結合,運用對比和襯托的手法來刻畫人物,也是它的重要特點。

小說《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值得一看,特此推薦!


和風細雨


推薦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吧。

第一次讀《平凡的世界》,是在高中,至今都沒有忘記那一些些情節。前段時間回看了一遍,體會著那一段“我想跟你一輩子好”的青澀而又輸給生活的愛情,一句“我不要彩禮,我就想做你婆姨”的陪伴,一聲“我不應該只做個小隊會計”的不服命運的吶喊……他們掙扎著,彷徨著,最後還是那麼平凡,一切都是那麼平凡,勞作與愛情、波折與尋求、苦楚與歡樂,生活沒有如果,日子需求的就是一個“韌”字。《平凡的世界》可以讓人從空中回到地上,讓人明白一般中的巨大。


《平凡的世界》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很實在的提現了人生的平凡。一本書,讀完能夠給自己帶來一些知識或是一股正能量,就可以說是一本好書,值得細細品味,能夠激勵自己,哪怕只是一閃而過,都值得品讀。



在逆境中成長,在成長中尋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就是我會去提及、去重複品讀這本書的原因。



不過在此溫馨提一句,要是看了不好千萬別說這本書的不是,因為之前給朋友推薦過,有一次給一比我小一點的朋友推薦了,結果她去讀了幾章就跟我說從沒讀過這麼無聊的書。同樣,要是喜歡情節澎湃或是青春文藝類書籍的朋友,可能不太適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