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高中生沒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沒樹立起來怎麼辦?

感觸161375654


這個問題我認為,我有這個資格回答。

我完整地經歷了從問題中所說"沒思想,沒有人生觀",到有明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的過程。

迷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為一個沒有明確想法人沒辦法直面生活的困苦。但每個人都要承擔作為一個人的責任,每個人都需要生活。於是會產生壓力,精神上的壓力一旦超過界限,就會使一個人崩潰。產生精神上的問題。

嚴重的會有雙向抑鬱障礙,抑鬱症之類的,如果有遺傳因素,甚至還可能誘導精神分裂症,人格分裂症。

這麼說你可能覺得我有些危言聳聽。但實際上,我確實是這麼認為的。因為經歷過。

我曾經經歷過八年的迷茫期。不知道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喜歡什麼。

但生活好像一直在要求我各種事,記得舅舅和我說將來要工作,要買房買車找女朋友。看著他頭上禿掉的毛,看著他疲憊的神情。我內心想著,,,,,將來我是要成為這樣的人嗎?

自然,在生活中是有美好的,真的要為了這些美好,放棄所堅守的自由嗎?如果這就是擔當,那也太過沉重了。

我卻太貪婪,想要一切美好,拒絕向現實妥協。

不服輸。

不甘心。

所以我抑鬱了。

從2016年左右起始,到2020年2月13日。最嚴重的時候甚至直面了死亡(感謝母親)。

天真的幻想,和不符合幻想的現實——我不願意接受這巨大的矛盾——為什麼這世界如此現實,所有人都很任性,甚至連我自己……我到底想要什麼?

無邊無際的黑暗中,我尋找著光明。絕望的潮水時不時湧動,唯一逃避港口卻是虛假的網絡。

這些不提也罷。

關鍵是我從絕望的深淵中爬上來了。

代價,或者說收穫,是巨大無比的。一個完善而龐大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體系,以及完善的知識架構,在經過長達數年的思考之後,在短短數天之內在腦海中紮下了根基。

我無比明白將來要做什麼。那就是做好現在的自己,給將來的自己提供選擇的機會。不去削減自己的可能性,而是不停地去增長它。不用去考慮想要什麼,因為人的想法每時每刻都是不同的。尊重他,他就會尊重你。

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行了。

高中生沒思想,人生觀。

怎麼辦?

說的好輕鬆啊。

一個人的思想,他的人生觀,他的價值觀,他的世界觀。他所有觀念都是共通的,是由他從小到大所養成的思維方法,思維傾向,情感傾向所決定的。

當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應該想到這是對人的教育方式本身出現了差錯。

應試教育就是這點不好。

你去學知識吧,孩子,你必須要去學會。去做作業吧,孩子。上課吧,一定要。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只是這樣子對孩子說。

而當孩子開始思考為什麼?向大人提出為什麼一定要好好學習?表示出反感的時候。

大人只是去否定他:你這樣想是不好的,你要好好學知識,長大才能好好做人。

說的話本身沒有錯誤,但否定孩子的這種行為,就是阻塞了孩子的思考,使他從情感上不偏好思考學習。因為他提出了疑惑,這就是思考。而這種思考行為不會得到好的獎勵,恰恰相反,每次都是不好的反饋。

根據行為心理學,他只會越來越不願意思考。

一旦長時間處於這種環境,潛移默化之下,孩子在面對問題的時候,難以再自己主動的思考,而只能從大腦中搜尋父母和老師教過的解決辦法。思維產生了僵化。

這就是所謂的沒思想。

至於人生觀。

建立人生觀,必須經歷一個選擇自己未來的過程。怎麼做出選擇?要麼根據自己喜好,要麼根據父母要求。

一個從小就被要求好好學習,壓抑著各種興趣長大的孩子,怎麼可能輕易決定自己的未來?他從哪裡得來的覺悟?

當他進入大學,獲得一定自由時,問題就爆發出來了。需要長久的時間,堅定的意志。在自我和社會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由於自我的部分總是被壓迫著,所以最終往往會對社會妥協。隨便的活著,隨便找一個工作,疲憊的面對每一天。

我或許有些悲觀。

因為我以前就是這麼想的。

解決辦法,唯有改變我們的教育方式。每個父母都要學心理學的。希望讓每個父母都去考證![捂臉]以後沒有父母資格證明的,就請別生孩子。

不知道你們怎麼看?

……


代號為G


沒有沒有人生觀世界觀的人,只要他在行事,就一定有觀念在支配它,不過觀念有高下,世界觀有優劣。好的價值觀念能提供更合宜的行動指導,更益於人行走世間。價值觀的改進完善,在於環境的培育和磨礪,人可以選擇更適宜的環境來促“其”生長。闊視野,接觸更多的未知事物,感受天地之大,人生舞臺之廣,激發積極探索、昂揚向上意念,畫出價值觀的外廓;去比較,選擇能直擊內心的、合宜的偶像,知差距不足,給出臨摹對比的基準,進一步清晰價值觀的脈絡;務實修煉,篤志篤行,不斷雕琢,以行動成效支撐價值觀,以價值促升行動成效,以穩健的觀念助力人生的航船破浪前行。


aimtoai


三觀永遠在,只是不直觀

通常說的三觀包括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平時言談舉止缺乏思想性,並不等於沒有“三觀”。一個人樹立三觀不是中學階段的事情,而是從出生之後就逐步開始。所謂不直觀,指的的是,肯定存在,但如果不悉心歸納總結,一個人並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三觀。

三觀塑造,關鍵在家庭

幫助孩子建立三觀,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責任,家長不操心,別人就塑造。家長連自己的三觀都不清楚,能幫助孩子麼?人人皆有三觀,表達不清楚很正常;幫助孩子也不復雜,時常進行“要不要、是不是、好不好”三種模式的交流就行,解決大問題,要選擇細潤無聲的小方法。人生觀≈要不要/想不想要,表示需求;世界觀≈是不是/能不能,表示邊界;價值觀≈好不好/對不對,表示善惡立場。這些表達並不精準,但很容易理解。

高中時再塑造三觀還來得及麼

高中階段不僅可以進行,甚至非常適合;但如果到了大學畢業之後再做也可以,只是很容易變成職業規劃,但這也不錯,畢竟是有清晰方向的。高中階段做三觀建設,有個很大的不同,就是“自主性”更強。常常問自己那三個問題,通過座右銘、人生格言等方式,為自己找到行動和價值判斷的依據,三觀的塑造就會越來越堅實。至於答案的選擇好不好,站在每個人的視角看,“都是好的”,但由旁人觀察,就高低各異了。這裡就不展開了。

李駿翼x聊教育


樹立正確的人生世界觀,有正確的思想境界,對一個人來講,影響了一個人的一生。經常看電視,為什麼國統區的知識青年不畏懼艱難困苦也要去延安,去解放區。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引導下,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有自己正確的思想。所以我們學校不但要對學生的知識加以引導,對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也要加以引導。讓他們有正確的思想,為自己,為家庭,為國家出力


逢兄就吉了


您好,預祝預柱為您答疑!

思想、人生觀、世界觀總的來說,都屬於認識方面的形態,但卻決定著一個人對外界事物或事件的認知和看法,也左右著這個人對待處理外界事物或事件的態度和方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立場站位問題。

高中生處於人生十字路口,認知形態也處在定型階段,無論成績好壞,單從思想意識、社會站位方面即將分出屬於社會上的哪種cai(人才、庸才、木材……)?

我們口中說的高中生沒有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沒有樹立起來,是片面的,因為社會大熔爐中,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思想,處理對待問題有自已的觀點和看法,只是在我們監護人眼中,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不能適應社會而已。

意識形態也有可塑性,那我們具體要怎麼辦呢?

國家層面

國家作為最大監護人,要多樹立正面典型,宏揚正氣,佔領輿論主導向,讓高中生看到希望,有奮鬥夢想。

社會層面

以學校思想教育為陣地,切實做好思政課教學,強化又紅又專人才教育,讓為師的聲音引領社會輿論,與法制同行,讓學生看到航標,有出發的方向!

家長層面

家長作為孩子第一監護人,其潛移默化作用不可忽視,應時刻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做好表率,讓孩子從小到大思想認識上有榜樣,有好的模仿。

多管齊下,聚心凝力,有信念,有方向,有榜樣,自可水到渠成!





預祝預柱


懂得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你的人生觀就自然而然樹立起來了!

1.如何做人

做人就要堂堂正正,做事就要光明正大。不要做自己會後悔的事,要從多方面考慮一件事要如何去做,首先這件事這麼做對不對,其次這件事做完別人會怎麼看,最後這麼做的後果是什麼。大家會從你的為人,你的學歷,你的背景,解決問題的能力,你的說話,你是否善良,等多方面去評價你,所以我們要從這幾個方面去修煉自己,把自己變得更優秀,你的人生才會前途無量。

2.如何對待他人

每個人每天都會和許多人打交道,認識的不認識的,親人,愛人,朋友,同事等等。既然打交道就避免不了聊天,開玩笑,開會,打鬧,爭吵,甚至打架。那我們如何才能把自己和他人的關係往好的一方面去發展呢?這就需要看你日常如何對待他人和如何處理好喝他人的關係了。看見他人有困難要力所能及的去幫,哪怕你不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我們盡力了就會問心無愧,朋友同事結婚,過生日不忙儘量去,結婚帶足份子錢,別讓別人挑出來理,過生日用心準備一個ta喜歡的禮物,並送上祝福。對待他人大大方方的,哪怕自己平時不亂花一分錢,時不時的請同事朋友吃個飯,大傢伙聚一聚高興高興何樂而不為呢?在和別人發生意見分歧是一定要讓著對方,即使對方說的不對也不要當面指出來讓對方下不來臺,不要存在我說的就是對這種想法,更不要發生爭吵。等事情過去了在和ta單獨說你說的哪哪哪不對,應該怎麼改正,皆大歡喜,最主要不要傷了和氣,嚴以律己 寬以待人。

3.如何對待金錢

既然生存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生活中需要錢的地方有很多,大到結婚額度彩禮錢,買房錢,買車錢,小到吃飯,坐車,加油,購物,但是錢不是萬能的,不要把錢看的太重要而去做殺人犯法的事,金錢是把雙刃劍,我們要正確的看待金錢。我們要把金錢當作身外物,當作生活的工具,支出要量力而行,不要有太多的負債,要有一定的儲蓄以備不時之需,對於自己生活方方面面的支出要做到不亂花錢,對於必要的學習,要捨得花錢,投資自己是最大的財富。對於愛人,要有求必應,因為ta將是陪你走完一生的人,所以一定要把ta捧在手心裡。對於從前,現在或未來的貴人,要不惜花重金去對待,因為一生中能遇到的貴人寥寥無幾,很多人一生也遇不到一個,所以如果遇到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財產。

4.如何對待父母

百善孝為先,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拉扯大其中的心酸只有我們自己為人父母才會深有體會,如果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更應該孝順,父養兒小,兒養父老,當父母年紀大了,有空一定要多陪陪父母,哪怕什麼也不做呆在父母身邊就好,逢年過節給父母買點補品,衣服,結婚之後給父母生個孫子,父母都會樂此不彼,只有我們孝順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孩子才會孝順我們,我們要盡我們最大的努力讓父母安享晚年。

最後我們要時刻保持勤奮好學的精神,社會是一個大學校,每一件事發生之後自己慢慢體會都會明白很多道理,我們更要有目的的去學習對提高自身有幫助的課程,不要抱著大學畢業就可以什麼都不用學的態度去混日子。




米糖AI


其實人生最根本的東西就是人生觀和世界觀,因為人生觀和世界觀是一個人,人生髮展的規跡和指南。每個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所決定的,即家庭因素、自己的因素、社會因素。

以上三個因素中家庭因素是第一位的,總體的講每個從小在什麼樣的家庭中長大,受父母的影響是第一位的,耳濡目染從小到大,會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如果一個高中生還沒有思想,人生觀和世界觀還沒樹立起來,這時最為關鍵的因素就在自己身上,自己是否能以別人(包括父母、身邊的人、同時代的人、古今中外的人物等)為榜樣,當然所謂榜樣是指德才兼備的人。以榜樣為規範逐步地改變自己,使自己的思想,人生觀和世界觀逐步地形成。如果自己不改變,依舊隨波逐流,如俗語言,永遠“稀泥糊不上牆”,會一步步走向低迷和沒落。誠如孔子曰″孺子不可教也″。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社會因素,也就是社會的熔爐。一個充滿正能量和積極向上的社會也會影響一個人的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比如現在的中國社會就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積極向上的社會。

總之,高中生沒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沒有樹立起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根本仍在於自己,因為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所以,自己的領悟是第一位的,自己是否能悟到,悟透,是自己形成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樹立起來的根子和關鍵。家庭和社會只是個輔助。


柴玉才2


看到這個問題,我感覺挺有意思,又是被邀請,那就說說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思想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這是需要磨鍊和體悟中才有可能會有自己的一點兒心得。

關於思想的東西,古今中外可謂林林總總,莫衷一是,而處於其中的個人,又該何去何從?所以,不僅僅是高中生,我相信生活中的許多成年人也未必有多麼明瞭。那麼,該怎麼辦呢?

不必驚慌,不必自慚形穢,要知道,每一個人都是這個世界裡獨一無二的那一個,這一點必須承認,必須堅持,不能動搖。這是根基,是核心,如果這個不堅固,就特別容易人云亦云,聽風是雨,讓別人帶著滿世界裡跑,卻還不知。

學習,可以通過書本,可以通過生活的具體實踐,即理論聯繫實際。而這是需要時間的。除非特別具有大徹大悟的能力,要不,很難融會貫通,並形成自己的風格。

多去實踐吧!

關鍵得去做。這個做,可以是到社會上去,也可以是在家裡,用心的做做家務勞動,體會體會其中的甘苦,也能獲得以小見大的效果。

在另一個方面說,思想不是想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多多實踐,不做不著塵世的低能兒。我相信,定能夠從中發現新大陸,從而有自己的一套可以安身立命的指導思想。

趕快去實踐吧!從最基本的做家務開始,天天堅持,看看會如何?


紀誠


高中生正處在考大學的關鍵時期,平時的作業多到做不完,確實非常累。尤其越是升學率高的學校抓的特別緊,孩子們除了學習就是休息。因此首先我想說高中生過的不易,家長多鼓勵,少讓孩子看到負面情緒。

社會和學校在樹立高中生正確思想上也發揮著巨大作用,這隻談家長方面。第一,給孩子講為人處事的道理,聊聊自己的經歷,孩子不愛聽就少說。但是要聽孩子的觀點,不對的要嚴肅糾正。第二,發現孩子的興趣和潛能,引導鼓勵孩子去做自己的人生規劃,包括現在目標和長遠目標,明確自己以後想要的生活,這有助於人生觀的行成。第三,帶孩子多接觸外面的社會,開闊眼界。第四,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多讓孩子接觸美好的事物,孩子自然對美好生活嚮往之,也就有了奮鬥的源動力。

最後,幫助孩子樹立正確道路的辦法有很多,家長也可以通過讀一些教育類及心理類的書籍,找辦法,促交流。

期待我們的祖國未來都有自己美好的人生,他們也一定能對這個世界做出貢獻!


劉松籽


我說個以色列的教育模式供參考:高中畢業後的學生可以有筆經費去到全球各個想去的國家遊歷,一年下來打開了眼界和各種各樣的問題進入大學學習,這時候學生不再是兩眼一抹黑,而是有了自己的觀點,帶著思考去選擇研究方向,這樣的高中生造就了以色列29%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基礎。

總結一下:世界觀,觀世界!人生觀,觀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