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吳橋兵變:一場推動大明帝國走向覆亡的叛亂

明朝末年爆發的吳橋兵變席捲大半個山東,雖然被平定,但最終以叛將孔有德渡海歸降後金而結束。這次兵變,不僅推動國力衰退的大明帝國走向覆亡,更“是明清鼎革戰爭中勝負的重要關鍵之一”,對明末清初的政治軍事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吳橋兵變:一場推動大明帝國走向覆亡的叛亂

明末遼東形勢圖


談吳橋兵變,首先得從袁崇煥殺毛文龍說起。明朝末年國力衰弱,東北後金迅速崛起,屢次大敗明軍,並攻佔遼東大片疆土。遼東大將毛文龍率兵深入敵後,以鴨綠江口的皮島等地為根據地創建東江鎮,威脅後金大後方,但其擁兵自傲,冒領軍餉,不服遼東督師袁崇煥轄制,被袁崇煥於崇禎二年(1629年)矯詔斬殺,其舊部由副將陳繼盛暫時統轄。由於毛文龍在東江經營多年,威望甚高,深得東江將士之心,其被殺舊將難以安撫,“島中將卒聞其死,皆哭雲”。以孔有德、李九成和耿仲明為代表的舊部認為“文龍無罪,橫受屠酷”;況且毛文龍待三人甚厚,命李九成、孔有德典內兵,耿仲明主錢帛,三人均易姓為毛,毛文龍死後才改回本姓;三人對頂頭上司陳繼盛不滿,認為“不足共事”。失去了依靠的孔有德等人“落魄無聊”,常常處於“悻悻不得志”的冷落境地。為穩定軍心,明廷採取“散其徒眾”的策略,將毛文龍舊部將領分散處置。就這樣,帶著思想問題的孔有德、李九成、耿仲明等人被分配到了寧前道孫元化麾下。後來孫元化升任登萊巡撫,孔有德等人隨孫元化奔赴登州。孫元化對這些人還是很信任的,任命孔有德為步兵左營參將,耿仲明為中軍參將,李九成亦為參將。


吳橋兵變:一場推動大明帝國走向覆亡的叛亂

袁崇煥


崇禎四年(1631年)八月,後金首領皇太極統領八旗軍兩萬餘人圍攻關外大淩河城(今遼寧省錦縣),明守將祖大壽受困城內,朝廷雖屢次派兵救援而不得。明廷命孫元化派勁旅渡海增援前線,孫元化並不瞭解孔有德這些人的思想動態,只是簡單地認為“遼人可用”, 立刻派孔有德率部兩千人渡海增援。但孔有德並不願前往,“有德託言風訊不利,逗留不前”。然而任務緊急,孫元化並未追究其責任。經過調整,於十月再次命令孔有德率先頭部隊從陸路增援。對此,孔有德“不勝怨望”,“初無往意,勉強前赴,沿途觀望”,甚至停駐鄒平縣月餘不進,直到十一月二十七日才進至吳橋縣城(今河北省吳橋縣)。

吳橋兵變:一場推動大明帝國走向覆亡的叛亂

明代武士復原圖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大淩河城守軍因糧盡援絕已於十月二十八日投降金人。由於軍紀鬆弛,一路上騷擾地方,導致沿途“民皆閉門”,吳橋縣城也“閉門罷市”,再加上此時正好遇上了雨雪天氣,導致軍隊給養不足,“兵無食宿皆怨”。新城鄉紳王象春在吳橋縣有莊園,有士兵“攫雞犬以食”,王象春之子大怒,“訴之有德”。新城王氏是名門望族,勢力強大,其家族多人出任重要官職,如王象春曾任南京吏部考功司郎中,其從兄王象乾曾兩任兵部尚書。所以孔有德不得不執行軍紀,將犯事士兵捆打併貫耳遊營。眾士兵譁然,將莊園焚燬,王象春之子逃跑,孔有德之軍闖下大禍。而此前被孫元化派往塞上購買馬匹的李九成把攜帶的銀兩花盡了,懼罪來到吳橋正好與孔有德相遇,他與兒子李應元商議“反亦死,不反亦死,不如一逞”,於是“縛有德於演武場,首倡反謀”,孔有德從之,舉兵叛亂。

吳橋兵變:一場推動大明帝國走向覆亡的叛亂

古吳橋縣城(清)


叛亂髮生後,孔有德等人率軍於閏十一月二十九日從吳橋出發,倒戈殺回山東半島,連陷陵縣、臨邑縣、商河縣、齊東縣、德平縣、青城縣、新城縣等地。當時山東地區分設兩個巡撫:登萊巡撫為孫元化,下轄登州、萊州、青州以及遼東沿海島嶼;山東巡撫為餘大成,轄山東布政司所屬其他地區。以孫元化和餘大成為首的主事者“皆力主撫”,竟命令“所過郡縣毋邀擊”。地方駐軍“承平日久,武備廢弛,將士驕怯,略無鬥志”,雖有天津總兵王洪、濟南中軍沈廷諭、武德參將陶廷鑨率軍抵禦叛軍,但不堪一擊,“皆敗而走”。而孔有德也認識到自己勢單力薄,“因偽請降”,所以軍隊屢破州縣,節節勝利,並於十二月二十二日抵達登州城下,比出發時快了一倍有餘。

吳橋兵變:一場推動大明帝國走向覆亡的叛亂

今吳橋縣(江湖文化城)


叛軍圍攻登州城,孫元化急令標將張濤率兵駐紮城外,總兵張可大守城抗擊。但張濤與孔有德同樣是毛文龍舊將,開戰後不久其兵卒半數投降孔有德。孔有德仍然實施詐降的計策欺騙孫元化,令投降的張濤兵二百人混入城內。而登州城中的耿仲明等人與孔有德策劃內應,從東門舉火為號開門,登州失陷。叛軍擄獲了舊兵六千人、援兵一千人、馬三千匹、餉銀十萬兩、紅夷大炮二十餘位,西洋炮三百位。總兵張可大上吊自盡,孫元化自殺未成,孔有德念舊,將孫元化等人放還。明廷後來以“畏縮失機”等罪逮捕了孫元化與餘大成,任命徐從治為山東巡撫,謝璉為登萊巡撫,暫時駐守萊州。

吳橋兵變:一場推動大明帝國走向覆亡的叛亂


攻克登州後,孔有德自號“替天行道都元帥”,李九成為副元帥,他們一面引誘遼東沿海諸島的兵民反叛,擴充實力,一面攻陷黃縣,進而圍攻要塞萊州,攻守雙方開始了長達數月的持久戰。兵部侍郎劉宇烈調集援兵二萬五千人平叛,崇禎帝又送來紅夷大炮六門。但因劉宇烈等將領均不諳兵事,人馬雜揉,軍紀不明,又不分犄角,結果輜重遭叛軍焚燬,一戰大敗,潰軍敗回萊州者僅有數百人,大炮等大量火器為叛軍所有,徐從治也於崇禎五年(1632年)四月十六日中炮身亡。兩軍對峙到七月初十,孔有德再次使用偽降手段講和招安,登萊巡撫謝璉與登州知府朱萬年出城招撫叛軍,朱萬成被殺,謝璉被執後不久也被殺。事實證明招撫政策已經徹底失敗了,朝廷全力征調大軍進剿,甚至還從關外調來戰鬥力強悍的關寧軍。

吳橋兵變:一場推動大明帝國走向覆亡的叛亂

明朝山東地圖


八月,新任山東巡撫朱大典率領二萬一千名士兵,分三路進軍,在距離萊州城外五十里的沙河大敗叛軍,萊州之圍遂解。明軍先後收復招遠、黃縣等地,叛軍不得不退守登州。九月一日,明軍各路俱至登州開始攻城,孔有德也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守城之戰。“賊中乏食已久,殺人為糧,熬人為燭,朝不謀夕”,但孔有德等人“終無降心”。他們曾多次進行突圍,都宣告失敗了。十二月初三,李九成率軍出戰身亡,叛軍士氣大受打擊。崇禎六年(1633年)正月,監軍太監高起潛在掛榜山新築銃城,並用紅夷大炮轟城,叛軍更加膽寒。孔有德等人於二月十三日率領叛軍乘船從海上逃走,殿後的耿仲明等人於十六日逃跑。明軍收復登州,至此,叛亂平定。

突圍後的孔有德、耿仲明在海上被明軍圍追堵截長達兩個月之久,船隻損失慘重,將士大半戰死。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孔有德、耿仲明不得不率部在鴨綠江出海口歸降後金。

吳橋兵變:一場推動大明帝國走向覆亡的叛亂

後金首領皇太極,在盛京(今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


吳橋兵變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首先,孔有德的叛亂對山東當地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先後有山東巡撫徐從治、登萊巡撫謝璉、萊州知府朱萬年、新城知縣秦三輔、黃縣知縣吳世揚和總兵張可大等官員被叛軍殺害,並導致兵部尚書熊明遇罷官、登萊巡撫孫元化伏誅、山東巡撫餘大成治罪、山東巡按王道純革職。由於吳橋兵變乃王象春家人所激起,所以叛軍在攻破王氏家族所在地新城時其家“焚燬尤慘”,家人王象復及其子均死於城破之時,全城被洗劫。作為主戰場的山東半島破壞更是嚴重。萊州以東“殘破幾三百里,殺人盈十餘萬”,“萊城之外二百里,血染黃埃;萊城之內五六月,巷堆白骨”,“登州荼毒年餘,賊所至屠戮,村落為墟,城市蕩然無復曩時之盛”。

吳橋兵變:一場推動大明帝國走向覆亡的叛亂


其次,孔有德歸降後金時曾說:“本帥現有甲兵數萬,輕舟百餘,大炮、火器俱全。有此武器,更與明汗同心協力,水陸並進,勢如破竹,天下又誰敢與汗為敵乎?”孔有德降金時有戰船百艘,男女一萬兩千餘人,其中戰將一百零七員,精壯官兵三千六百四十三名,水手壯丁四百四十八人,“至於軍器、槍炮等一應物件俱全”。儘管兵員已是大大減少,但保存下來的都是能征善戰之輩,實戰經驗豐富,戰鬥力極強。孔有德還將明朝從西方引進的大量精良的西洋火器送給了後金,這些兵器是當時先進的重型火器,使用武器的技術人員和訓練有素的火器營官兵也一同來到後金,可以直接參戰。這是後金夢寐以求的,對加強後金的軍事攻擊力貢獻巨大,助其在以後的征戰中無堅不摧,所向披靡。

吳橋兵變:一場推動大明帝國走向覆亡的叛亂

紅夷大炮


最後,吳橋兵變期間,耿仲明、尚可喜、吳三桂等人紛紛嶄露頭角,以此為契機,拉開了明末清初“三藩”軍政集團登上歷史舞臺的序幕。耿仲明歸降後金後被封為總兵官,清朝建立後又被封為懷順王。

吳橋兵變:一場推動大明帝國走向覆亡的叛亂


原駐守皮島的明朝將領尚可喜在兵變期間奪取了旅順,有效阻止了孔有德招募的遼東沿海叛軍對登州的增援;孔有德率戰船逃跑時,尚可喜又率軍圍剿,不幸遭遇颶風而“全軍散沒”;登陸後被明軍疑為叛軍,欲殺俘冒功,被人救回旅順駐守鹿島。後來旅順被後金佔領,尚可喜率部奔投登州遭到冷遇,又被人誣陷,也不得不歸降後金,被封為智順王。

吳三桂與其父吳襄原來在關外的關寧軍任職,因在大淩河城的戰鬥中逃陣而受到降級處分,二人戴罪入關平叛。吳襄因在解萊(州)復黃(縣)之役中有功,官復原職。光復登州時吳襄更是以武官中的首功晉都督同知、世襲錦衣衛百戶,吳三桂也實授都督僉事,並認監軍太監高起潛為義父,後來任遼東總兵。崇禎十七年(1644年)四月,吳三桂開山海關降清,十月,清朝封吳三桂為平西王。耿仲明、尚可喜、吳三桂等人作為明末清初平定明末農民起義軍、南明偏安小朝廷和各地抗清武裝力量的先鋒功不可沒。但全國統一之後,“三藩”卻成尾大不掉之勢,與朝廷分庭抗禮,最終引發了“三藩之亂”。

吳橋兵變:一場推動大明帝國走向覆亡的叛亂

清代三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