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水潑梁山46」武松打虎

「水潑梁山46」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是《水滸》最經典的章節。寫武松打虎,壓力蠻大。不知該怎麼寫。

「水泼梁山46」武松打虎

而且武松這個人和林沖一樣,是最複雜,最難把握的。如果說林沖是一忍再忍一生在忍的典型,那麼,武松則是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的典型。

很奇妙。林沖的參照系是王進,而武松的參照系是林沖。

其實林沖的參照系還有一個,那就是魯智深。魯智深是從來不忍。

現在明白施耐庵為什麼在小說開篇如此熱衷寫這幾個人物了吧?

王進是一個能忍會忍的好人。

林沖是一個忍得住的好人。

魯智深是一個不會忍的好人。

而武松,則是一個沒忍住的好人。

前面說過,宋江看人的眼光,是深邃的。他一眼就看出當時正害傷寒落魄不堪的武松的不同凡響之處。這一點,比柴進強。我們這位有反骨的柴大官人很多時候也是人云亦云。比如洪教頭,不是林沖一棒,他也見不到原形。

「水泼梁山46」武松打虎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要驗證宋江的眼光,到底準不準?

怎麼驗證?

武松打虎。

而且是喝醉了打,毫無防備的打,赤手空拳的打。

其實武松打虎也有個參照系,就是李逵殺四虎。

有人說李逵更牛,你看武松多折騰,李逵多利落。

話不能這樣說。

第一,武松醉了,李逵很清醒。

不要拿什麼醉拳說事兒,那是一種武藝一種狀態,不是真醉。武松同志,三碗不過崗的酒,他老人家幹了十五碗,趔趔趄趄走上景陽岡,一陣風來,酒勁上湧,是真的醉了。而李逵是給他老孃找水喝,他要背老孃上梁山,滴酒未沾,清醒得很。一個酒醉者的狀態和一個清醒者的狀態,怎麼比?

「水泼梁山46」武松打虎

第二,武松沒防備,李逵有準備。

武松喝高了,準備找塊大石頭躺下休息,根本不知道下一刻會跳出只吃人的吊睛白額大虎,無論心理還是生理都毫無戒備。如果武松知道有老虎,還會喝醉?

李逵同志呢,回來不見老孃,立即進入警覺狀態,然後看到血跡,看到老孃的腿,看到兩隻小老虎,殺了兩隻小老虎後,又埋伏起來,殺了兩隻大老虎。整個殺虎的過程是偷襲。老虎毫無戒備,李逵早有準備。

第三,武松赤手空拳,李逵有武器。

武松只拿著根哨棒,見到老虎,又吃驚又害怕,一棒下去就打折了,只好赤手空拳迎敵。而李逵至始至終都使用了他最拿手的兵器,一對板斧。

所以,對比下來,我覺得恰恰證明武松的武藝高於李逵。

武松打虎,是在毫無戒備醉酒狀態純粹依靠武力赤手空拳打死的老虎。而李逵殺虎,是一次有計劃的成功偷襲。

武松打虎要表現的是武松的神力。李逵殺虎要表現的是李逵的粗中有細。李逵和宋江等梁山好漢交往,別看他大大咧咧,其實粗中有細,李逵把握分寸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強,這點以後再說。

「水泼梁山46」武松打虎

至於武松打虎那些精彩的細節,看原著吧。原著比我蒼白的分析更精彩。

風之子:原名李明劼,《紅樓夢》研究者,新浪紅學名博。大學時代即發表文學論文二十餘萬字。著有《風語紅樓1風之子解讀紅樓夢》、《風語紅樓2香塵逝》、《風語紅樓3夢流年》。《風語紅樓4大廈傾》即將出版。如今又開始《水滸》研究,一文一武,一張一弛,亦雅亦俗,亦痴亦嗔,不亦樂乎?

風之子開講啦!

(請上喜馬拉雅搜索"風語紅樓"收聽風之子講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