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95歲教授“玩轉”直播靠的是內功

隔著屏幕,95歲的清華大學教授張禮、32歲的清華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胡嘉仲與學生們在線上相聚。一堂課下來,互動性強、能激發學生提問等優勢,讓張禮感嘆這種上課方式對學生尤其有好處。而以95歲高齡“玩轉”直播的張禮,也收穫了一波學生和網友的點贊。

隨著各地推進“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也引起了不小的討論。而當我們把目光聚焦在張禮和胡嘉仲這堂直播課上時,沒有插科打諢,沒有花式技能博眼球,內容也是小眾、高深的物理學前沿問題,卻依然收穫了滿堂彩。

這背後帶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毋庸置疑,課堂質量與“大師”密不可分。為講好“前沿”,張禮一直在與時間賽跑。沒課時,他每天早上5點鐘起床看文獻,每天至少8小時。即使該課程已經教了20多年,他依然會花大量時間備課,時刻要求自己保持對前沿問題的敏感和思考,自己先消化好,才能給學生講透,由此,才有了那些略顯艱深的理論、故事像泉水一樣,“自然地汩汩流淌出來”。

而張禮在課堂上也不僅傳授知識,更注重啟發學生的興趣和探索精神,用他的話說,“讓學生提問題,知道想問題,而且將來會敢於想大問題”。線上教學意外打破了傳統教室中學生“不敢”提問的弊端,線上線下課堂優勢的互補,讓課堂效果大大提升。

我們期待名師,更期待乾貨、樂趣與收穫感並存的課堂。這再次提醒我們,不要放鬆對線上課堂質量的要求和追求。線上教學的質量不只包括提升平臺和硬件水平,它的關鍵依然在於教師。只有提升了師者這個“內在”,技術才能更好為教育賦能。

對於習慣了“挑戰無極限”的張禮來說,經過幾次試講,他已完全適應了直播這種授課形式。一個95歲的老先生尚能如此,教師和家長更應該對線上教學多一些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積極地適應、掌握教育的新樣態,樂於接受、敢於嘗試教學上的新技術、新理念。這不僅是疫情中教師面臨的短期現實,更是打破長久以來教師們教學方法因循守舊,跳出舒適圈的一個契機。

(作者系本報記者)

《中國教育報》2020年02月28日第2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