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年回報率12%的信託公司理財產品可以買嗎,說說理由?

營養一生


信託的種類有很多種,有房地產類信託,有債權類信託,有政府類的信託,每個信託呢它的收益都不一樣,但是呢,信託的收益也是根據它的,用款公司的一個承受能力來定的,目前來說房地產信託收益較高,如果說收益嗯較高的,那麼他依然是理財產品,依然是信託產品,只要是信託產品都受這個銀監銀保監會監管,所以說他無論是在什麼時候都是比較安全的。


直通專家


年回報12%的信託理財目前沒看到了。


大都在8%一9%,以現在的形勢來看,年回報12%很難。不光12%年回報難。年回報8%一9%都屬中高風險理財。有風險。且起點高,百萬元起步。


如信託理財分四類,一,貸款信託,二,權益信託,三,融資租憑信託,四不動產信託。

如果想買信託理財產品,最好是去正規的理財平臺。也要注意信託理財產品風險較高,請謹慎小心。


傷心鼠3


年回報率12%的信託公司理財產品,風險非常非常非常大!!!要知道,每一款理財產品其實能夠給到個人的收益率都是很低的,比如說一款銀行系的理財產品,它的實際收益率如果是14-16%,他給到個人客戶的收益率一般不會超過5%,因為銀行是要賺錢的。同理,如果信託公司能給到個人12%的年回報率,那麼這個項目的真實收益率應該是多少?那至少要達到35%以上的真實收益率!現在做什麼項目能夠保證實現35%以上的年化收益???別說現在整個經濟環境都不好,就算是經濟上行期這也是很難實現的,要想實現這樣的高收益必定要投資高風險項目,高風險意味著不僅不一定能達到目標收益率,還有可能發生鉅額虧損!所以非常不建議購買這樣的信託公司理財產品!


讀毒獨310


買信託,首先你要弄清楚:

什麼叫預期收益,另外優先和略後。

預期收益12,一般不會達到這個水平,金融機構是不能承諾固定收益的,所以預期收益他可以相對寫高些,實際並不會拿到12。但是基本不會虧本,對於信託來說,大機構。而不是一般的小信託,或是借信託名義弄的集資。

另外一般用戶購買的,是優先而不是略後。優先的意思是你只有固定在12範圍內的收益,超過12的收益,是略後分享。但是賠錢先賠略後投資的錢,賠光了,再動你優先的錢,所以高風險高收益,優先承擔風險相對較低。

你也可以買略後,但是你必須是大客戶,有底子,而且相對的還必須有專業知識,信息渠道,所以一般信託就是這麼分的。

所謂風險都在自己,看不懂不碰,看得懂也要小心有坑。

信託相對銀行,我說是正規信託,風險要小於銀行理財。因為信託權限,要大於銀行,監管也要比銀行嚴厲。一般你不會虧本,只是收益不一定是12。


月亮林地的鵪鶉


無需考慮,堅決不購買。

超過8%你就要謹慎了,超過10%的能拿回本金的概率都很小,零和遊戲總要有人接最後一棒。

最近某地鐵集團發行五年期債券,發行利率為3.45%。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全球已經有一個國家實行負利率政策了,在該債券發行後,不排除我國將進入利率2%時代,哪怕現在3%-4%時代,資本運作得需要多努力,才能做到12%的兌付?顯然是太難了。

之前接觸的信託產品去到6%+,還是合情合理區間,期限都不長,門檻也需要300萬起。所以無論哪一種信託,走的什麼資管通道,最後還是要剛性兌付,就這樣的一個利率差足以讓人生畏。

投資需謹慎。


寧採臣兒


今年的利率一路下行,頭部地產和主流政信項目的融資成本都低於12%,收益在12%資管類產品底層資產風險度相對較高。可能是排名較後的地產或者是無反擔保消金類產品,或者不良資產包,除非有非常豐富的投資經驗,可以看透底層資產的邏輯,否則不建議購買。


品諧會


今年雖然融資成本居高不下,但是要回報率達到12%也確實很困難,大多數項目的整體成本也就在這個位置,扣扣信託公司的發行費用和一些其他費用,給到客戶的收益能到9%左右就很不錯了,12%這個收益很誘人,但是還請謹慎。。也可以諮詢我推薦一些優質的項目做參考。謝謝


賣信託的小夥子


這種情況應該是零風險,信託公司只要你的錢收到了,他就是零風險,頂多頂多花點時間花點腦子,返你2個點,再花2個點的打點費,還有8個點左右的純收入。信託公司肯定是零風險了。


益人愉己


目前信託根據產品的風險不同,投資標的不同,收益率也不太一樣,低的從6.5%-9%都有,投資者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去選擇合適的收益率的產品,也不可盲目選擇低風險的產品。 標的清晰的,有良好的擔保和風險控制,還是可以考慮收益高一點的產品。


jayden秦


談到理財,我不是懂得太多,但是作為家庭資產配置,從我的專業角度來說,我認為,只有在有足夠保障的情況下才可以去考慮,畢竟假如發生重大疾病的風險,用數千元的保費獲取數十萬元、甚至百萬元的保障比投資理財賺取數十萬元、甚至百萬元要來的快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