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網課進行時:“雲學習”,你學得怎麼樣?

網課進行時:“雲學習”,你學得怎麼樣?

楊雨澈認真上網課。受訪者供圖

网课进行时:“云学习”,你学得怎么样?

成都市行知實驗小學教師張靜在家中錄製相關網上教學視頻。記者肖雨楊攝

网课进行时:“云学习”,你学得怎么样?

上英語網課的仁壽華興中學教師鄭惠。 受訪者供圖

网课进行时:“云学习”,你学得怎么样?

尚雙雙老師把平板電腦上的白板傳屏到筆記本電腦,方便學生看見老師進行數學題目演算步驟。 受訪者供圖

网课进行时:“云学习”,你学得怎么样?

成都市晉陽小學四年級學生張芷萱在爸爸陪伴下,通過學校線上平臺,跟隨視頻做眼保健操。記者肖雨楊攝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日前,教育部要求延期開學,併發出了“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號召,鼓勵各地儘可能利用互聯網和信息化教育資源為學生居家學習提供支持。“雲學習”的課堂情況怎樣,老師與孩子們能適應這樣的教學方式嗎?在這個特殊時期,家長又有何反饋與感受?記者進行了採訪。

課堂

●鏡頭

2月10日,簡陽市簡城第三小學學生劉樂兮第一天上網課,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新鮮。“鏡頭裡,我熟悉的老師好像變了一個人,同學們也都在屏幕上,我呢?上鏡是啥樣子?”畢竟是孩子,劉樂兮天生的好奇勁兒上來了,一不留神,他的鼠標擋住了攝像頭,老師沒有在屏幕上看到他,突然大叫一聲“劉樂兮”,他著實嚇了一跳,立馬坐好,不敢再左顧右盼。中途休息做眼保健操時,劉樂兮玩心再起,一邊做一邊扮鬼臉,結果很快,他的“表情包”被老師發到了媽媽宋倩的手機上。

氣氛活躍 軟硬件還應提升

“雲學習”課堂情況怎樣?記者採訪發現,相比家庭自我安排,由學校安排的網課學習更有效率,孩子們也比較感興趣,課堂氣氛活躍。不過同時,由於網絡軟硬件條件不一,有一些網課還可以進行針對性提升。

孩子感興趣

網課是實體課程的補充與延伸

得知學校組織開設網課後,宋倩很熟練地幫兒子在電腦上按照學校的提示下載並註冊了學習軟件。“我覺得學校安排很合理,比我自己在家給劉樂兮規劃學習時間效果好多了。”旁聽了很多節網課的宋倩認為,沒有網課時,缺乏約束,制定的學習計劃不能百分百完成,但上了網課,完成課堂作業和學校一樣,不能拖延,而且既有老師監督,又有同學一起學,氛圍也不錯,孩子感興趣。宋倩覺得網課還有個特別好的地方,就是可以回看,“給孩子提供了多一次的學習機會,不懂的,就多幾次回放。”不過,宋倩同樣也認為,還有很多知識得在真實的學習環境中才能完成,比如孩子們如何相處,“所以我覺得網課是實體課程的補充與輔助”。

綿陽東辰國際學校一年級的學生楊雨澈覺得網課很有意思,尤其是老師給他講《愛心樹》那一課,他印象最深刻,“除了課文,姜老師給我們講了鍾南山爺爺、李蘭娟奶奶不怕危險去武漢救援的事情,我很感動,我長大了也要做他們那樣的人。”

“當然,我還是喜歡揹著書包去學校,想真正地和同學、老師待在一起。”劉樂兮期盼著疫情趕快過去,回到學校的那一天。

一個都不能少

網課質量需要共同保障

“孩子給我講了他上《愛心樹》這課的感受,我深有感觸,覺得網課質量與老師的關係挺大。”楊雨澈的媽媽雍琳認為,老師結合當下大家關心的話題對學習進行了延伸,提升了孩子的興趣,擴大了知識面。“有人覺得上網課孩子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其實網課也是實體課的延伸,老師也可以在教學方式和內容上有延伸擴容,更加吸引孩子的關注。”

除了老師,網課的質量與學生以及網課的軟硬件也有很大關係。成都高二學生李小云上課時便遭遇了一些尷尬。一次上歷史課,剛上到15分鐘的時候,李小云突然發現老師說話沒聲音了。她焦急地檢查了一下電腦,聲卡沒壞,那就是老師那邊的問題了。然而此時,老師並沒發現有何不對,PPT在不斷下拉,電腦面前的孩子們懵了。他們趕緊在班級群裡報告情況,有的則立刻給老師打電話。沒想到即使是宅家上課,老師也按規定不接電話。直到一節課上完,老師看到手機上來自學生們的“轟炸”信息,才發現這節課白上了。怎麼辦?只好下午重新上了一遍。

有一天的地理課晚自習,也被孩子們帶偏。當老師還在講山川地理、各國風物,說到如何地理研學時,有同學按捺不住地說:“我好想去西藏玩”。這一下打開話匣子,大夥兒頓時開啟了放飛夢想模式,“我想去貝加爾湖”“我想去攀珠峰”……隔著電腦屏幕,老師的粉筆砸不到自己頭上,平時嚴肅的小學霸們在群裡“鬧麻了”,氣得老師連聲叫停:“同學們我們是在上課,不是在討論放假去哪裡玩!”李小云原來也有點嗔怪同學們把珍貴的答疑時間浪費了,不過小姑娘很快釋然,“大家估計都憋壞了。”但面對幾十個活潑的孩子,如何隔著屏幕把控課堂節奏和氛圍,確實也是老師們面臨的新課題。(記者 肖姍姍 吳曉鈴)

教學

“聽得見嗎?”“看得見嗎?”“聽得懂嗎?”2月24日上午,打開筆記本電腦、手持平板電腦,準備就緒進入釘釘線上直播課堂,成都市郫都區犀浦外國語學校教師尚雙雙開始了日常三連問。經歷了最初的“磨礪”後,尚雙雙的數學直播路順利了很多。

“十八線主播”修煉記

這場疫情防控戰對不少老師而言,最大的“驚喜”莫過於“人在家中坐,直播天上降”。化身為“網紅主播”的老師開始了一場“修煉記”。準備直播三件套:電腦、耳機、攝像頭,學習DIY手機穩定器,忙著線上集體備課,研究各種錄製軟件……在“直播教學囧途”上,雖然有吐槽,有辛苦,但是藉助一根網線,千里知識一線牽,也讓他們樂在其中。

新“主播”教學囧事多

2月12日,接到學校可能要進行網絡授課的通知後,尚雙雙的心裡飄起了兩個字:“崩潰”。儘管直播在最近兩年熱度爆棚,但對於她和同事來說,這仍然是一個距離他們很遙遠的事情,“我基本上沒怎麼看過直播”,“十八線(意為不知名)主播上線”成為當下她和同事最愛用的戲謔詞。

玩笑歸玩笑,認真的準備卻在隨後展開。參與培訓、制定教學計劃、完成師生註冊……為了順利進行首次直播,尚雙雙還讓家人扮演學生,提前在家中進行線上演練。儘管如此,2月17日的首秀還是“囧事”不斷。學生們對於新教學模式顯示出了極高的好奇與熱情,虛擬課堂裡的連線需求(通話的功能)刷刷地上升,干擾了正常上課。她手忙腳亂將其設置為全員禁言後,網絡不暢問題又冒了出來。她的聲音和課堂畫面出現不同步,有的學生還中途掉線。

為了讓網絡流暢,她把放在客廳的WiFi搬到了上課的臥室。但第二天的線上直播仍舊磕磕絆絆。釘釘的直播課堂,只能看見老師人臉和他們所用的課件。數學題目的解答過程如果手動在word或PPT裡輸入,又顯得極為不便。最開始,她使用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雙設備配合。手機通過投屏,學生便可以看見自己的演算過程。不料中途,講得正起勁時,“老師,你的白板放倒了”的消息刷刷地彈出來。定睛一看,固定在自拍杆上的手機倒放著。

第二天的直播結束後,她再度修復這些漏洞。改用平板電腦,在裡面下載了“希沃白板”軟件,通過“傳屏”模式到筆記本電腦裡,讓學生能清晰直觀地看見自己在白板上的手寫演示過程。

擁抱新潮流,討論群閃爍不停

在前方網絡直播課火熱的同時,教師討論群也消息閃爍不停。由於疫情,手機支架、穩定器難以買到。用衣架彎曲對摺後做成臨時支架、用廢紙箱改造的直播設備固定板等神器也在群裡被不斷分享。“直播中出現的問題”“除了分屏模式,如何用專業模式進行直播”“統一進行線上作業批改”“組內試講”等問題成為群裡老師討論的熱點。

除了直播時會遇到各種技術問題,準備網絡備課也不輕鬆。“因為上的課程屬於延伸和鞏固範疇,因此,針對網課要重新設計課程內容”,每上一節40分鐘左右的課,郫都區第一中學57歲教師蒲儒劌都會花上半天來尋找符合當下形式的教學資料,重新規劃課堂教學內容。他第一堂直播課的主題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一系列和疫情傳播相關的讀物被他挑選出來推薦給學生。緊貼熱點的直播課,學生們聽得興趣盎然。

相對於文化課,體育課則更加特殊。犀浦外國語學校的體育老師張慄燦根據學生在家,不宜進行劇烈和大場地訓練,將八段錦這種適應在家練習的“慢運動”簡化,進行在線教學。

儘管老師們會吐槽線上網課的網絡卡頓、互動不暢等問題,不過他們也積極擁抱新潮流。“我也在向其他老師學習線上教學,畢竟無論哪種形式,讓孩子們學到知識才是重點。”張慄燦說。(記者 邊鈺)

家長

2月25日清晨7點50分,成都高二學生李小云準時坐在電腦前開始上課,電腦那頭,老師按課程表在上高二下學期的課。女兒正認真記筆記的時候,父親李林躡手躡腳給女兒端了點水果進來,順便“偷看”女兒上課的情況。

線上線下 父母是孩子最強的後盾

“遠程教學到底是什麼效果?”“高中是衝刺的時候,孩子怎麼耽擱得起?”面對網絡復課,不少家長心中充滿了疑問。不過,隨著課程的開展,家長們的擔憂漸漸放下,他們儘量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一些無法在家辦公的家長甚至自制“神器”,以便能“雲監督”孩子的學習。

淡定的孩子焦慮的父母

每天早上,李小云的媽媽總是6點20分準時起床。她麻利地做好早餐,7點20分叫醒了女兒。按照課程表,小云的網課7點50分開始,這半個小時,完全夠女兒洗漱並吃完早飯。

在女兒學習時,不放心的父親李林藉著給孩子送水、端水果的理由,躡手躡腳進入孩子的學習房間觀看。這次復課,上午的課程表上是5節課,下午1節,晚上晚自習。趁著中午吃飯,李林看似漫不經心地問女兒,“你們老師在那邊講,怎麼知道你們聽沒聽懂呢?要是上課,還可以舉手提問。”孩子邊扒飯邊解釋,“晚自習老師會在群裡集中答疑。”“那跟得上老師進度不?”“沒有什麼不同啊!”李林本想再問,後來一想,這是特殊時期,能這樣復課已經很不容易。後來,當李林發現女兒即使網上聽講也毫無障礙,且作息時間和以前在校一樣忙時,原本頗為擔心網課效果的他,一顆心也漸漸踏實起來。

對女兒寄予厚望的李林仍在期待早日開學,“我倒是巴不得天天見到孩子,但是學校才是他們現在的舞臺。”

宅家網課靠自覺還是靠監控?

面對網課,有的孩子有家長陪伴,有的孩子卻在“單戰”。袁晚晚是成都市雙流區一名基層工作人員,從1月21日開始,她就一直在防疫一線忙活。念初三的兒子逸辰正處在初升高的關鍵時刻,袁晚晚卻每天都在上演“失蹤”。開課之前,袁晚晚的老公也被召喚到一線,逸辰正式成為一名“留守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上網課全靠自覺。“我覺得網課比宅家自習更高效,還緩解了我發現問題得不到解決的焦慮。”逸辰說。而袁晚晚不管多晚回家,都會檢查一下逸辰的聽課筆記和作業,“看到他的聽課筆記和作業,我真的很欣慰,兒子在努力,在成長,他的自律性更強了。”袁晚晚直言,未來完善網課,除了軟件的增強、教師信息化素養的提升和學生自控能力的培養外,她還特別希望有一個“無家長介入式遠程管理”的開發。

袁晚晚想要的這個遠程管理的雛形,似乎被一個作家爸爸實現了。四川作家彭家河在接到女兒要上網課的通知後,他第一時間犯愁:“誰知道娃娃在家學習沒有?是不是又在偷偷玩呢?”他一通翻箱倒櫃,DIY出一個監控。“用舊手機制作監控,不光可以監控娃娃在家學習沒有,等開學後,也可以監控有沒有小偷啊!不過一定要告訴娃娃,不然涉嫌違法哦。”彭家河打趣道。他的方法就是在新舊手機上都下載安裝一個APP,然後掃碼連接,連接成功後,再把舊手機放到女兒上網課的電腦前,打開新手機就可以全程實時觀看女兒的一舉一動,“還可以錄像、拍照。不過到底有沒有聽進去,這還是得靠她自覺了。”彭家河說,學習最重要的還是要養成孩子良好的自學習慣。(記者 吳曉鈴 肖姍姍)

(文中李林、李小云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