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為什麼諸葛亮提出的不是統一天下而是三分天下?難道三國更難統一?

黃益坦


諸葛亮所處的時代是漢未亂世,當時的天下諸候各自為王,軍閥混戰民不潦生,諸葛亮一生志向就是做一個忠孝兩全的漢室名臣,他的偶像是周公姜子牙,立志做一個姜太公那樣的名臣,但當時的現實處境是他本人是劉表封地的一位隱士,他綜合分析了當時的實力派軍閥,包括袁紹、曹操、孫權、馬騰、劉表、張魯、劉焉等人,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他只能選擇相信劉氏,因為追隨任何一個異姓王都有可能要被戴上一個漢室叛臣的帽子。

這是一種政治選擇,這說明諸葛亮是一個政治智慧很高的政治家!

有了擇主方向,他必須找一個值得扶持的劉姓老闆,按常理判斷,他應該選擇劉姓軍閥中最牛最有實力的劉表,何況他老婆和劉表還是親戚,或許越是因為這層關係,諸葛亮反倒覺得自己不屑於靠關係上位,同時,諸葛亮判斷劉表年事已高,胸無大志,同時判斷劉表似乎也看不上一個只有二十七八歲的小青年諸葛亮,而劉焉和劉表一樣,都太老了,都沒有可能稱王興漢,而只剩下只有兩員虎將但實力最弱的劉備,以劉備當時的實力根本不可能一步到位稱王興漢,所以先幫劉備找個棲身之地才是最迫切的任務,為了讓劉備相信他的戰略,他才根據實況做了一個“三分天下"的方案,當時的歷史情況下他不可能為劉備一開始就制定一個一統天下的方案。

因為有三個現實問題,一是當時的劉備的實力太差,連自己的根據地都沒有還談什麼統一天下,根據現實考量,只能先幫劉備謀一塊根據地棲身才是上策,其二,諸葛亮深知曹操能以7萬兵力打敗擁有70萬軍隊的袁紹,其實力實在太強大了,又是挾天子以令諸候,根據當時的政治形態,曹操的軍隊更具合法性,有很強的政治優勢,當時他認為曹操是無法戰勝的是比較合理的分析,但是在戰略上可以聯合第二實力派東吳孫權一起抗曹,如果和東吳聯合成功,就能形成一個三足鼎立的政治態勢,這是一個符合現實的偉大戰略,這就像制定一個"五年計劃"一樣,諸葛亮首先要幫劉備做的就是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就是先幫助劉備擁有自己的根據地,再與曹操與東吳形成"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

再來說統一天下,個人分析,在諸葛亮的幫助下,有了蜀地根據地的劉備雖說實力大增,但也不足以滅曹,只能聯吳抗曹,保持平衡,退一步講,即使滅了曹氏的軍隊,當時的漢朝皇帝還活著呢,劉備即使滅了曹操也不能當皇帝,否則就是叛臣了,搞得不好自己一生清名也毀了!

所以當時的情況下,只能保持三足鼎力的態勢畜勢待機而動。

直到曹氏強迫漢帝強封曹操為魏王,並強迫漢帝公開退位後,諸葛亮才覺得討伐曹操的政治機遇到了,這才有了諸葛亮六出祈山討伐曹氏的歷史故事。

天下一統中興漢室是諸葛亮一生的政治理想,只可惜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三人終了也沒有一統天下的命數,這就苦了諸葛亮對漢室天下的一片忠心,最終自己也死在了討曹的半路上,一代名臣諸葛亮就此隕落……

正可謂出師未捷身先死,直叫英雄淚滿襟……



大V世界CEO王雷


您好,非常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您提的這個問題可能存在點歧義。感覺您是把諸葛亮和劉伯溫搞混了。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您是想表達三國比大明難統一嗎?


以下是 隆中對(節選)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  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隆中對提出的“三分天下”是階段性目標,最終目標是統一天下。但是有兩個前提,一是“待天下有變”,這一變確實發生了。那就是“司馬氏篡魏”的事件。二是從荊州、益州出兵北伐。但是隨著荊州被東吳奪取。荊州一路軍隊北伐已經不可實現。


如有不對的地方,我們可以探討探討。


不求人的三腳貓


以當時的條件只能分兩步走,劉備見諸葛亮的時候,連個自己的地盤都沒有怎麼一統天下?

具體分析如下:

隆中對為劉備集團最初尋找立足點、建立根據地起到了積極作用,因而也對三國時期的戰略走勢產生重大影響。但是,由於隆中對在戰略策劃上存有內在的缺陷也束縛了劉備集團的發展,造成蜀漢政權短命。以中國兵法理論分析,隆中對的戰略失誤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戰略思想失略。

“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中國兵法的思想境界。《孫子兵法》指出,“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摒棄戰爭、確保周全、雙贏共惠是最高的戰略準則,興兵作戰、攻城掠地、拼得你死我活是戰略上的下策。《尉繚子》還指出,“戰再勝,當一敗。”在戰場上取得了兩次勝利其損失相當於打了一次敗仗。因此強調百戰百勝不算高明,不戰而勝才算高明。隆中對的主導思想是“先戰而後求勝”,把劉備集團引導到豪強爭戰的漩渦之中,不得不進行無休止的爭戰,在爭戰中尋求勝利,這是隆中對在戰略思想上的失策。

二是戰略選擇不利。

中國兵法認為自然地理條件是戰略上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佔據有利的戰略地域,充分利用地形地利條件才能保全戰爭的勝利。《孫子兵法》指出,“料敵制勝,計險隘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強調戰略指導者要根據敵我強弱形勢,選擇有利的戰略地域,利用地形地利條件做出正確的決策,遠途作戰後續不接難以取勝,有的地域得而不利、得而難守就不要爭取。隆中對指導劉備集團謀取的戰略地域是荊州和益州。荊州是戰略上的必爭之地,也即是一個是非之地,劉備佔據荊州之後導致劉備集團在戰略上始終處於被動局面,最終得而又失,損兵折將;益州地處邊遠,地勢易進難出,不足以制天下。諸葛亮從益州興兵,六次出征六次皆失,自然地理條件是其失敗的客觀因素之一。

三是戰略措施不力。

戰爭是以綜合實力相競技的事情,綜合實力強的必定戰勝綜合實力弱的。“戰者,以形相勝者也”。因此,中國兵法強調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勢,戰勝兵力分散之敵。為使弱勢變為相對的強勢,要掌握戰爭中的主動權,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使敵人的兵力相對分散,我方兵力相對集中,以集中兵力各個殲滅分散之敵。隆中對指出,天下有變則一路出秦川,一路走宛、洛,分路合擊,並取天下。出秦川是走漢高祖劉邦打天下的老路,走宛城、洛陽是襲漢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的成算。歷史上劉備在佔據荊州之後又西取益州,荊州由關羽駐守;佔據成都之後,諸葛亮又進軍漢中。這即是毛澤東評說的“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勢的蜀漢政權兵力不得集中,國勢分散,戰而無功,最終滅亡。

劉備得孔明,促使其避實擊虛佔據天下一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這裡有隆中對的積極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當時的歷史大勢使然。可以看出,隆中對缺少中國文化的底蘊和兵法思想的淵源,不是一個很好的戰略策劃,諸葛亮也不是一個高明的戰略家。誠可謂隆中對有對無策,諸葛亮有孔無明。它較同時代郭嘉進言曹操的十勝論相差甚遠。對於諸葛亮戰略上的失誤,當時的人就已經有所認識。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曾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說,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北宋時期的兵法博士何去非也指出,“孔明有立功之志,而無成功之量;有合眾之仁,而無用眾之智。”這些都是非常中肯的評價。毛澤東把劉備集團失敗的原因歸結到隆中對身上,一語中的,道前人所未道,獨步古今。我們批評諸葛亮在戰略上的失誤,並不是否定他在歷史上的貢獻,而是以此探討治亂興亡中的道理。諸葛亮戰略上的失誤與他的人生境遇有直接關係。諸葛亮讀書不求甚解,未出茅廬即受到劉備的禮遇和器重,少年得志,獨上高樓,沒有經歷過大的人生磨難,沒有對中國兵法不同層面的思想融會貫通,把握精髓。他告訴劉備走上劉邦、劉秀的老路就能復興漢室、取得天下,真乃千古笑談。中國兵法思想層面多、意境深,不同層面的思想在某些方面的表述是矛盾的,但整體是一致的。只有在人生曲折磨難的礪進中日積月累,才能領悟到中國兵法思想的意境和精髓。毛澤東也正是在人生的磨難中重視中國兵法的。





華山論劍憶經典解說


這個事情要從隆中對說起了

隆中對不僅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戰略,也提出了一統天下的戰略,只是是分多步走。最後沒有實現罷了。

隆中對的第一階段

以荊州為根基聯手孫權抗曹。然後取西川、定漢中,與曹操和孫權三分天下。這一階段有三個核心點:聯吳抗曹、奪荊州取西川、定漢中天下三分。

這一階段確實凸顯了諸葛亮對劉表、劉璋、張魯三個諸侯性格上深刻了解以及寬闊的全局視野。要知道當時劉表還沒死、赤壁之戰還沒有爆發甚至益州的劉璋和劉備都沒有聯繫過。所謂根據目標制定相關策略,以目標為導向正是一個戰略大師才可以完成的過程。

荊州的富庶以及劉表的闇弱吸引了各方勢力的垂涎,其中統一北方的曹操最想吞併荊州。除此之外還有東吳的孫權,劉備是這三者當中勢力最弱。所以當劉表死後曹操大兵南下,諸葛亮才去江東舌戰群儒利用江東來作為聯手的對象攻抗曹操。實話說除了諸葛亮的謀略,劉備能拿得出手的籌碼並不多。在隆中對的第一階段中,其實東吳起到了為劉備火中取栗的作用。所以在赤壁大戰獲勝後,劉備趁亂佔據了荊州。

一來劉備自己勢力弱,二來依照隆中對的策略孫劉兩家聯盟是大戰略所以劉備才向魯肅承諾是暫借荊州。至此隆中對中第一階段的第一個關鍵節點:聯吳抗曹,奪荊州順利完成。接下來就是取西川、定漢中。別看《三國演義》中西川取的是順理成章,其實這裡邊多虧了張松。如果沒有張松獻圖,沒有張松和法正為內應藉口張魯入侵請求皇叔劉備入川協助的話劉備且得費相當一番功夫。

正是益州的劉璋不聽文武的勸阻,堅持邀請皇叔劉備入川共抗張魯才引狼入室。否則依照西川易守難攻的地形,劉備要想佔據西川且得費費腦筋。劉備大喜過望,以龐統為軍師統兵入川。雖然中間有過反覆和波折(劉璋清醒,龐統被射死),但是在諸葛亮和趙雲率領軍隊增援下還是完美的達到了戰略布標-取西川。

如果說隆中對第一階段的前兩個目標還可以智取的話,那麼最後一個定漢中則是和曹操真刀真槍的消耗戰。在劉備順利取得西川的時候,曹操也收降了張魯得隴望蜀。漢中是益州門戶,可以說隆中對中第一階段三分天下能否成功漢中之戰非常關鍵。所以劉備不敢怠慢,幾乎發動了所有可以利用的力量與曹操在漢中展開了長達兩年的大戰。這場戰爭幾乎耗光了益州多年積攢的財富,男當戰女當運才最終戰勝了曹操。完美實現隆中對的一節階段三分天下的戰略構想。

隆中對第二階段即是興復漢室,一統天下。

無論怎麼說,隆中對第一階段戰略構想完美實現,劉備得以在成都建基稱帝建立蜀漢政權。拿下漢中以後,劉備集團掌控益州、荊州大部、漢中勢力達到巔峰。我們先不說關羽大意失荊州造成戰略支點丟失的事,就隆中對第二階段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更像是一個美好的願景。如同水中花、井中月一樣似乎看得見,可是摸不著。

我們來看一下隆中對的第二階段: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第二階段核心點就是聯合孫權,在荊益二州安心發展等待天下有變。然後在孫權替蜀漢牽制曹魏的情況下,從東西雙向出兵興漢滅曹。可是在這中間難道臥龍諸葛亮沒有考慮東吳的感受嗎?

蜀漢滅曹後會放任東吳割據嗎?不能吧;東吳放著荊州這把隨時可以順江而下攻打都城建鄴的戰略支點不管,配合劉備興復漢室那可能嗎?等劉備收拾好曹操後再來收拾自己,沒這樣的傻子。只要時機成熟,東吳必奪荊州。封閉長江天險,消除自己的威脅。至於天下有變,蜀漢出兵,東吳就不會北伐?如果真有那一天,估計會形成東西並立政權:長江以南,雙方都沒有機會;長江以北,吳、蜀各憑本事。

所以隆中對提出了三分天下後一統江山謀略,但第二階段實在難以實現。


球哥說歷史


這就是“先定一個小目標”。諸葛亮向劉備提出的長遠目標是“一統天下”,而“三分天下”是實現一統天下的一個階段過程,相當於王首富說的“先定一個小目標”。諸葛亮《隆中對》提出“三分天下”時,劉備尚寄居新野,連真正屬於自己的一塊地盤都沒有,割據天下已是仰視,更別談一蹴而就統一天下。《隆中對》是給惶惶然如喪家之犬的劉備指明瞭戰略方向,而戰略是要結合自身的實力和外部環境不斷動態調整優化的。《隆中對》的結尾諸葛亮在“三分天下”的基礎上作出了長遠的戰略預測,“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就是一統天下,諸葛亮後期的六次北伐中原也都是朝這個方向努力,然而天命在魏,“臥龍逢其主,未逢其時”。





黑衣不器


諸葛亮是個非常現實的政治家和戰略家,依據當時的力量對比,北方有曹操佔據中原,挾天子以令諸侯,經濟、軍事以及人力力量都非常強大。而當時中國的長江以南的東南地區又被孫權集團佔領,已經建立牢固的統治基礎。所以對於劉備而言,諸葛亮建議圖略其他較為弱小的分據力量,佔領具有重要地理位置的荊州地區,並以富饒的川蜀地區作為自身力量的支撐。先是聯合孫權集團抗拒力量較為強大的曹操,待天下有變時先出道荊蜀攻擊曹操以進取中原,進而為進一步的統一全國奠定重要的基礎。諸葛亮的考量基於歷史的現實,先是實現三國鼎立,進而徐圖統一全國,是較為合理的政治選擇。



統一進行式


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輔助劉備統一天下,復興漢室,所以最終目標一定是統一天下,而三分天下只是為了實現最終目標的手段。

劉備找到諸葛亮的時候,劉備正依附於劉表,屯兵新野,這個時候直接想統一天下,不現實呀,所以肯定要有計劃一步步來實在目標。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給劉備做了很好的規劃,後來劉備的發展也大致按照這個規劃實現的。隆中對原文道: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為劉備規劃的很清楚,曹操現在實力太強,不能和他爭鋒,孫權在江東可以作為外援,這就是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原因,然後想辦法佔領荊州,益州,發展實力,等到天下有變,即時機成熟,一統天下,復興漢室。

所以三分天下只是過程,最終的目標還是一統天下。


業餘選手鬆


不要說諸葛亮,就是曹操也沒有辦法統一中國,他在世的時候還有劉備、孫權兩個主要軍事集團和其他割據勢力的存在。諸君好,我是雲清看世界,非常開心和諸君探討這個話題。劉備在第一次和諸葛亮見面的時候,諸葛亮就開門見山為他分析了天下大勢,明確告訴他應該如何規劃將來的人生。從董卓入京以來,天下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數都數不清,在這其中,曹操雖然和袁紹相比,名氣小,袁紹四世三公,門多故吏。可是曹操卻能夠打敗袁紹,以弱勝強,以少勝多。不僅僅在於天時,而且要靠人的謀略。諸葛亮明確告訴劉備,你根本就不是曹操的對手,知趣一些,不要和曹操過招。孫權佔據江東,從他父親孫堅到他哥哥孫策再到他已經是三代了,地勢險要,人民歸附。那些賢能之士都樂意為他賣命,因此孫權只可以做為外援而不可以打他的主意。 有那麼一句話,吃飯穿衣量家當,諸葛亮有先見之明,他的結論是經過長久觀察和實力的對比得出來的,所以不會傻到為劉備提出那種統一天下的不著調的策略。


雲清看世界


諸葛亮的雄才大略是盡人皆知的,當年隆中對時對諸葛亮知遇的人是劉備,由於劉備的條件與能力不可能統一天下,所以才提岀三分天下的策略。假如諸葛亮知遇的是孫權,那麼他一定會主張畫江而治二分天下。如果諸葛亮知遇的人是曹操,他一定會主張掃平四海天下歸一。

簡單地說,就是什麼條件辦什麼事而已。


手機用戶世凡


天下不是你想統,想統就能統。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三分天下這個觀點就已經很是高明瞭,也是務實可以實現的,至於統一天下,以當時劉備的那種顛沛流離的屌絲狀態,雖然他有鴻鵠之志,但是直接給他提出統一天下未免也有些太過好高騖遠了。

諸葛亮和劉備都是務實的人,務實的人都會穩紮穩打,不會做事三分鐘熱度。不然劉備前半生各種投靠奔波,要不是務實,恐怕早就垮掉了。

統一天下必定是一個很難的過程,對於劉備來說更是尤其的難。

就如同有一塊蛋糕,本來這塊蛋糕都是東漢朝廷的,後來朝廷腐敗,蛋糕被很多大大小小的地方官員瓜分了。後來隨著兼併和爭鬥,擁有蛋糕的人越來越少,而他們手中分得的蛋糕也越來越大。最終誰能將這塊蛋糕完整拿到手,就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

劉備原來是沒有一點蛋糕的,因為地位實在是不夠。

而就在這個時候,有個年輕人說你通過努力可以得到三分之一的蛋糕,然後把你的這塊拿穩之後便有了爭奪整塊蛋糕的資格。這對於一個沒有蛋糕的人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振奮了,而且這也已經足夠了,再多恐怕就會噎到自己。

劉備就是這個沒有蛋糕的人,而獲得屬於自己的那部分蛋糕則是爭奪整塊蛋糕的基礎。所以三分天下是他的必由之路,也唯有這條路,能讓他更為快速地走向成功。

三分天下後,剩下的就是各顯神通了,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能笑到最後,因為高手過招,一招便能定勝負。

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能在自己的綢繆下讓劉備三分天下,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勢力,但卻不能保證三分天下後劉備能統一,因為這個事業實在是太難了。

所以呢,直接統一天下無論對於曹孫劉哪一方來說,都很難,對於劉備尤其地艱難,因為即使三分天下以後,因為分的很不均勻,劉備依然是最弱的那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