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靠運動對降糖有效果嗎?

克里斯托夫金


張醫生為你解答:運動療法與糖尿病。

運動對降糖有效果嗎?這個問題我們要一分為二的看。因為糖尿病有兩種分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胰島素的絕對缺乏,需要終身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水平,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把運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當然,動比不動好,堅持才有效。同時需要指出,1型糖尿病患者運動時,最好是在飯後進行,不然的話容易出現低血糖!


而2型糖尿病,運動療法的地位就大大提高了,因為2型糖尿病是以胰島素抵抗為主,同時伴有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運動可以增加熱量消耗、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對2型糖尿病患者減輕體重、控制血糖大有裨益!甚至有很多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者通過控制飲食、增加運動,血糖可恢復正常。

總之,無論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都應進行有規律的合適運動,循序漸進、長期堅持。但不要過度勞累,儘量避免劇烈運動。


張醫生在線-歡迎你的關注!


重症行者阿鋒


糖尿病是一種全球性的慢性病,多發病,常見病。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口老齡化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其發病率迅速增加。運動對於血糖控制是有效的。

運動療法作為糖尿病治療的一項基本原則和重要的輔助措施,早已被承認和推廣。糖尿病患者進行體育鍛煉,有利於控制血糖,改善脂質代謝,調整體重,防治併發症,增強體質和提高生活質量。

1. 有利於控制血糖

體育鍛煉能促進肌肉攝取葡萄糖,提高胰島素敏感性,並使胰島素受體數目相對增加,胰島素與受體結合力上升及受體後作用增強,糖利用改善,因而有降低血糖的作用。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重要原因是由於葡萄糖轉運子以及決定其轉率的轉運蛋白信息核糖核酸的減少,運動鍛鍊可使葡萄糖轉運子及轉運蛋白信息核糖核酸的含量增加,這是運動療法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及糖代謝的主要機制。

2. 改善脂質代謝

運動能提高肌肉脂蛋白酶活性,促進肌肉更多利用脂肪酸,使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和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益於防止動脈硬化。

3. 調整體重

過多的熱量以脂肪形式儲存體內,當超過標準體重的20%時就稱為肥胖。運動鍛鍊可消耗熱量,飲食控制可限制熱量攝入,均可減肥。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或單純性肥胖者採取運動療法和飲食療法相結合,較單純飲食療法減肥和控制血糖的效果更好,也較易為患者接受。對於消瘦的糖尿病患者,採用藥物加運動療法使病情好轉後,可增加體重,增強體質。

4. 防治與糖尿病相關聯的其他疾病或併發症

由於運動能延緩胰島素抵抗的發展,故可防治代謝綜合徵及影響壽命的四聯症(軀幹肥胖、IGT、高血壓及高甘油三酯血癥)。隨著年齡增加,老年人及女性絕經以後常出現骨質疏鬆,糖尿病可加重骨質疏鬆,運動能刺激成骨細胞活動,防止骨質疏鬆加重。運動還可改善心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強壯身體,提高抵抗力及免疫功能,因而對糖尿病各種急慢性併發症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5. 提高生活質量

運動鍛鍊能提高最大耗氧量,增加心功能指數和肺活量,增強體力,振作精神,培養生活情趣,消除焦慮,恢復心理平衡,加強信心,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由於運動使體質增強和精神因素好轉,二者相得益彰,對防治糖尿病是十分有利的。

糖尿病患者如何運動?

在運動時間方面,糖尿病患者有一系列原則,為了便於記憶,可歸納為“一三五七法”。具體是,糖尿病患者運動要持之以恆,最好每天都運動。1次運動不少於30分鐘(對於從來沒參加過運動的患者,可從每天5—10分鐘、每週2—3次開始,逐漸增加);每週運動不少於5次;運動強度應該以渾身發熱、出汗但不大汗淋漓為宜,脈搏應控制在“170減去年齡”,這樣運動則為有效且安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