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說說您的家鄉在疫情下如何賣日常用品?

剛發現


我一般採購半個月物資,舒舒服服在家隔離。買太多了很多會壞,看著各個區域的實際情況買就好,原則就是一次多買,少出門,保平安。按類型做了以下分享。

大米、糯米、五穀雜糧(小米、黃豆,綠豆紅豆等)

麵粉、糯米粉、玉米澱粉、紅薯粉、葛粉、奶粉

食用油、蠔油、白砂糖、鹽、醬醋、辣椒粉等耗材

乾貨:銀耳、幹香菇、紅棗桂圓枸杞等(甜品類)

紫菜、肉皮、幹海帶、臘肉鹹魚等(調味類)

必備:雞蛋半個月的量、掛麵、年糕、米粉等,蔥薑蒜辣椒、 幹米粉、乾紅薯粉

菜品:土豆洋蔥胡蘿蔔蓮藕等不易壞的備愛吃的份

菠菜白菜大包菜葉子類蔬菜留個把禮拜的量

冰櫃菜:千葉豆腐、雞爪羊肉卷配火鍋料打火鍋。

水果:買得到新鮮的就買,沒有就買瓜類蘋果易存

番茄也行,做菜或糖拌都好。

魚鮮:養著活魚或者泥鰍等,看情況購買新鮮貨。

補充:蕭山蘿蔔乾、榨菜、腐竹、梅乾菜。小菜。

做米酒就買點酒麴,做包子買酵母。

零食:小孩愛吃的辣條、火腿腸、小點心飲料等。

大人愛的菸酒、下酒菜、乾果瓜子蜜餞等。

生活物資:衛生紙、溼巾、洗衣液姨媽巾等消耗品

藥店能買到一次性薄膜手套就買,做好防護。

儘量少出門,沒有線上購買的條件的話,出門要做好口罩,帽子,手套防護最好,不要在外面呆太久,別去密閉的空間消費,空氣不流通,路邊比較流通的蔬菜超市,水果超市就挺好的,和路人保持一米安全距離,不用現金消費,買完了趕緊跑路,也別慢悠悠挑挑揀揀買東西,差不多就得,安全第一☝️畢竟出門是冒風險,家裡夠吃的話就別老出來轉悠哎老鐵們!


開心集市大課堂


我居住在西安。在城牆裡,不是小區,很多小區全封閉了。我們家沒有封閉,還能出去。只是形勢越來越嚴峻。先是通往蓮湖路的路堵了,後來聽說門口有人開始查身份證、通行證了。我們家並未要求辦通行證,基本都是在家宅著,就是打牌,看電視劇……

才開始晚上出去散步時去超市買點日用品,管的也不太嚴。後來進去要測體溫、登記身份證了,但所有物品還能買到。家門口超市的蔬菜、水果價都上漲了一倍以上,但也能買到。特別時期也能理解,但服務態度絕對好。

希望疫情趕快結束!西安加油!




壹佰高


我的家鄉有一天美麗的河流,中國第二大河流(黃河),我從小喝著黃河水長大!到了20多歲我就離開的我的家鄉,到一個名叫鄭州的城市打拼,剛開始每年還有回家幾次,到後來的一年回家一次,甚至這幾年因為很多因素我已經好幾年沒回家了。

因為我們今年又沒能回去,沒想到今年大年初一的時候一大早媽媽打電話說已經在高速了很快到鄭州,原來媽媽太想念她的孫子孫女了,來的時候給我們帶來了一大袋麵粉,和爸爸過年自己滷的肉、扣完、炸的排骨,一大包自己種的大白菜。

所以我們家的生活用品很充足,經常給媽媽打電話,她也說村裡從初一下午就封村了,家裡有自己的菜園,生活用品年前備的很足。鄭州各個小區也封門了,一家每天只能有一人出門,因為我們小區就有賣各種蔬菜及生活用品門店,家裡缺啥了,我就下樓買了很方便很近的。






開心的小云


我的家鄉是山東省嘉祥縣下面的一個村子,曲阜機場邊上,疫情期間也是封村封路,嚴格控制出入的。

村裡有幾個超市,超市裡日用百貨、蔬菜水果前期的話還算充足,後期管控的比較嚴格,但也能買到日常所需,超市老闆也可以去鎮上進貨,所以對於農村來說,除了不能串門聚會、走親戚、不能出村外,其他的和平時也差不多。畢竟農村一個村的人員都比較固定,相互都比較熟悉,雖然大多數外出打工工作的都回來過年了,但沒有湖北疫情區回來的,所以相對還是比較安全的。


王保川


我是河南豫西山區的一個,我們縣在湖北武漢打工的人比較多,但是我縣委,縣政府根據上面要求,鄉,村黨員,幹部帶頭,積極投入抗病毒的戰鬥中,封村,封路,嚴加管理,最早一例從武漢返鄉感染外,(己早治癒出院)沒有發現任何感染和疑似病例。

在這次抗疫中黨員的模範帶頭做的很好,充分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村委的領導下,嚴格把關,戶戶落實,不畏寒冬風雪,都認真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下一條心,為戰勝這次疫情,吃在大苦,受在大累也要堅持到徹底勝利!

我要為我縣堅守在一線的所有辛苦者點贊![贊][贊][贊][贊][贊][贊][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長虹普通人


疫情期間,原來每天讓出去一次去購買日常用品,後來限制時間每次出去2小時,再後來是按照樓道單雙號出去 單號樓道單日出去購物,雙號樓道雙日出去購物,就是每兩天出去一次,而且時間縮短為一個小時。

這樣大家都非常遵守,匆匆去,嚐嚐回,時間夠用,都知道現在要少出門,在家待著,一是安全,二是不給政府部門、小區、鄰居添亂,大家都好,特殊時期,特殊對待,大家的覺悟都挺高。


濮陽在線傳媒


我前半生在城市裡生活,前幾年在鄉下做了幾間平房帶個小院,承包了上十畝地種點樹,也種點菜自食。這次疫情在鄉下,鄉下也響應政府號令封村,年前準備幾冰箱年貨正好派上用場,葷菜不愁,青菜地裡吃不完,周邊村民也是如此,基本不用出村買菜,沒有買,賣得也沒有多少,比起市區來好許多,活動空間也大,只是今年過年的氛圍冷清許多。



楊博善


我們住在城郊,過去買東西開車去大超市,買菜每星期附近有集市,菜又新鮮又便宜。臨春節前我們在集市上買了好多白菜羅卜土豆,本來覺得買多了,沒想到歪打正著(主要是當時太便宜又好),吃到現在還有。日用品糧油由社區聯繫了超市給送了兩回,還有兩個小網店也能買到,沒覺的慌張。只是一個口罩都買不到,只有不出門了。實在有事戴上過去的沙布口罩抵擋一下,盼望早日買到口罩已經是大多數人的願望了。84雖貴還能買到,肉太貴可以少吃,沒口罩寸步難行啊。


青青榮榮


疫情像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摸底考試,沒有複習資料、沒有輔導視頻、沒有押題經驗,國家、政府、企業、個人一起上考場,開卷考試但無資料可抄。

這場考試中,一直在考場上的醫護人員完勝,成為了一線的英雄;始終分考場考試的政府各層級則識別出了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和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材。

我的家鄉——山東,因為一車車的青菜大蔥,一框框的白麵饅頭,樹十組的醫護援助而成了“土紅”,蔥省竟然也成了一箇中性詞。

身在其中,老實待著省口罩的普通人,沒有遇到過食菜短缺,一是官方對大超市的鋪貨供應,一是各小區自發團購群有山區來送。

還有一個變化,因為老公要出門上班,菜都是他買了最近,所以每次回來總要接受婆婆對於菜品不好的唸叨,帶來一番小“爭鬥”,從未買到韭菜,所以餃子以芹菜肉為主。

附上我市每天都有的各類短信中之一:

【政府疫情防控公益短信】2月17日,我省居民消費品市場貨源充足,品種豐富,價格穩定。與昨日相比,重點監測的55種商品,有47種商品價格波動幅度在1.0%以內。具體看,米麵油奶價格保持穩定, 特一粉每500克(全省超市均價,下同)2.24元,粳米2.84元,桶裝花生油(5升)125.18元; 鮮肉、雞蛋價格趨穩, 五花肉33.55元,精瘦肉34.48元,雞蛋3.33元;蔬菜、水果價格微升, 大白菜1.52元,茄子5.70元,西紅柿6.15元,蘋果5.16元,香蕉3.34元。近期,我省居民消費品價格基本穩定,大米、花生油、牛羊肉、雞蛋及部分蔬菜水果等商品價格,已連續10日低於春節前水平,預計後期市場價格將平穩運行。(山東省發展改革委)


小F女俠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當新冠病毒的消息在媒體上鋪天蓋地的播報出來時,我的家鄉還沉浸在一片平靜祥和中。隨著武漢的疫情越來越嚴重,全國各地區也不斷出現確診病例的消息,位於北京市以北的風景旅遊示範區素有“夏都”之稱的延慶區,似乎並沒有因為病毒的出現而表現得十分慌亂,大家依然有條不紊的開啟每天的生活。是什麼讓疫情如此嚴重下,這裡的人民還能夠很安心的生活呢?這當然離不開當地政府的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和措施,採取所有村莊社區全封閉式管理,人員出入需滿足“三合一”,一人一證一號,並測量體溫,檢查是否從武漢等地歸來。在這樣嚴防死守的情況下,確保了我們的生活沒有遭受疫情的影響。

下面我們來具體瞭解下我的老家延慶區-井莊鎮是如何面對疫情的

一、井莊鎮在村莊入口搭建帳篷設立值守點

在延慶區井莊鎮的各個村莊入口,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溫馨提示。疫情發生後,全鎮31個村迅速行動,利用圍擋、欄杆、柵欄將村莊小路封閉,只保留主要進出道路通行,並在路口搭建起臨時帳篷設立值守點,實行24小時封閉式管理。

在每個值守點,包村幹部下沉到各村與村內村兩委幹部、黨員、志願者輪換著,全天24小時不間斷值守,對外來人員及車輛進行勸返,對本村出入人員和車輛進行登記、測量體溫、體徵問詢等程序,嚴防死守,全力以赴阻擊疫情。同時,還為值守點配備了帳篷、電熱水器、桌椅、行軍床、電暖氣等設備,保障值守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取暖需求,為了提高夜間識別度,溫馨提示牌、熒光條、照明燈等明顯標誌也都成為了必備品。

二、在村莊公告欄張貼防疫公告注意事項發放宣傳資料,並每天通過廣播來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三、每天對村莊各街道進行消毒清潔,給村民測量體溫,安排巡邏人員確保無可疑人員進入。

在這樣的嚴格管理和宣傳等措施下,確保了我們的生活得到保障。為此,很多村民為這些防疫人員們貢獻了自己的愛心,還有我們中心小學的學生親自為他們製作的板報以表示對他們的崇敬之情。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下,我們眾志成城、滿懷希望的堅守自己的職責。疫情終將過去,但我們對於生活的希望,和抗擊病毒的決心不會因為這次“戰役”而消散,中國加油、武漢加油,全國人民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