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说说您的家乡在疫情下如何卖日常用品?

刚发现


我一般采购半个月物资,舒舒服服在家隔离。买太多了很多会坏,看着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买就好,原则就是一次多买,少出门,保平安。按类型做了以下分享。

大米、糯米、五谷杂粮(小米、黄豆,绿豆红豆等)

面粉、糯米粉、玉米淀粉、红薯粉、葛粉、奶粉

食用油、蚝油、白砂糖、盐、酱醋、辣椒粉等耗材

干货:银耳、干香菇、红枣桂圆枸杞等(甜品类)

紫菜、肉皮、干海带、腊肉咸鱼等(调味类)

必备:鸡蛋半个月的量、挂面、年糕、米粉等,葱姜蒜辣椒、 干米粉、干红薯粉

菜品:土豆洋葱胡萝卜莲藕等不易坏的备爱吃的份

菠菜白菜大包菜叶子类蔬菜留个把礼拜的量

冰柜菜:千叶豆腐、鸡爪羊肉卷配火锅料打火锅。

水果:买得到新鲜的就买,没有就买瓜类苹果易存

番茄也行,做菜或糖拌都好。

鱼鲜:养着活鱼或者泥鳅等,看情况购买新鲜货。

补充:萧山萝卜干、榨菜、腐竹、梅干菜。小菜。

做米酒就买点酒曲,做包子买酵母。

零食:小孩爱吃的辣条、火腿肠、小点心饮料等。

大人爱的烟酒、下酒菜、干果瓜子蜜饯等。

生活物资:卫生纸、湿巾、洗衣液姨妈巾等消耗品

药店能买到一次性薄膜手套就买,做好防护。

尽量少出门,没有线上购买的条件的话,出门要做好口罩,帽子,手套防护最好,不要在外面呆太久,别去密闭的空间消费,空气不流通,路边比较流通的蔬菜超市,水果超市就挺好的,和路人保持一米安全距离,不用现金消费,买完了赶紧跑路,也别慢悠悠挑挑拣拣买东西,差不多就得,安全第一☝️毕竟出门是冒风险,家里够吃的话就别老出来转悠哎老铁们!


开心集市大课堂


我居住在西安。在城墙里,不是小区,很多小区全封闭了。我们家没有封闭,还能出去。只是形势越来越严峻。先是通往莲湖路的路堵了,后来听说门口有人开始查身份证、通行证了。我们家并未要求办通行证,基本都是在家宅着,就是打牌,看电视剧……

才开始晚上出去散步时去超市买点日用品,管的也不太严。后来进去要测体温、登记身份证了,但所有物品还能买到。家门口超市的蔬菜、水果价都上涨了一倍以上,但也能买到。特别时期也能理解,但服务态度绝对好。

希望疫情赶快结束!西安加油!




壹佰高


我的家乡有一天美丽的河流,中国第二大河流(黄河),我从小喝着黄河水长大!到了20多岁我就离开的我的家乡,到一个名叫郑州的城市打拼,刚开始每年还有回家几次,到后来的一年回家一次,甚至这几年因为很多因素我已经好几年没回家了。

因为我们今年又没能回去,没想到今年大年初一的时候一大早妈妈打电话说已经在高速了很快到郑州,原来妈妈太想念她的孙子孙女了,来的时候给我们带来了一大袋面粉,和爸爸过年自己卤的肉、扣完、炸的排骨,一大包自己种的大白菜。

所以我们家的生活用品很充足,经常给妈妈打电话,她也说村里从初一下午就封村了,家里有自己的菜园,生活用品年前备的很足。郑州各个小区也封门了,一家每天只能有一人出门,因为我们小区就有卖各种蔬菜及生活用品门店,家里缺啥了,我就下楼买了很方便很近的。






开心的小云


我的家乡是山东省嘉祥县下面的一个村子,曲阜机场边上,疫情期间也是封村封路,严格控制出入的。

村里有几个超市,超市里日用百货、蔬菜水果前期的话还算充足,后期管控的比较严格,但也能买到日常所需,超市老板也可以去镇上进货,所以对于农村来说,除了不能串门聚会、走亲戚、不能出村外,其他的和平时也差不多。毕竟农村一个村的人员都比较固定,相互都比较熟悉,虽然大多数外出打工工作的都回来过年了,但没有湖北疫情区回来的,所以相对还是比较安全的。


王保川


我是河南豫西山区的一个,我们县在湖北武汉打工的人比较多,但是我县委,县政府根据上面要求,乡,村党员,干部带头,积极投入抗病毒的战斗中,封村,封路,严加管理,最早一例从武汉返乡感染外,(己早治愈出院)没有发現任何感染和疑似病例。

在这次抗疫中党员的模范带头做的很好,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村委的领导下,严格把关,户户落实,不畏寒冬风雪,都认真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下一条心,为战胜这次疫情,吃在大苦,受在大累也要坚持到彻底胜利!

我要为我县坚守在一线的所有辛苦者点赞![赞][赞][赞][赞][赞][赞][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长虹普通人


疫情期间,原来每天让出去一次去购买日常用品,后来限制时间每次出去2小时,再后来是按照楼道单双号出去 单号楼道单日出去购物,双号楼道双日出去购物,就是每两天出去一次,而且时间缩短为一个小时。

这样大家都非常遵守,匆匆去,尝尝回,时间够用,都知道现在要少出门,在家呆着,一是安全,二是不给政府部门、小区、邻居添乱,大家都好,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大家的觉悟都挺高。


濮阳在线传媒


我前半生在城市里生活,前几年在乡下做了几间平房带个小院,承包了上十亩地种点树,也种点菜自食。这次疫情在乡下,乡下也响应政府号令封村,年前准备几冰箱年货正好派上用场,荤菜不愁,青菜地里吃不完,周边村民也是如此,基本不用出村买菜,没有买,卖得也没有多少,比起市区来好许多,活动空间也大,只是今年过年的氛围冷清许多。



杨博善


我们住在城郊,过去买东西开车去大超市,买菜每星期附近有集市,菜又新鲜又便宜。临春节前我们在集市上买了好多白菜罗卜土豆,本来觉得买多了,没想到歪打正着(主要是当时太便宜又好),吃到现在还有。日用品粮油由社区联系了超市给送了两回,还有两个小网店也能买到,没觉的慌张。只是一个口罩都买不到,只有不出门了。实在有事戴上过去的沙布口罩抵挡一下,盼望早日买到口罩已经是大多数人的愿望了。84虽贵还能买到,肉太贵可以少吃,没口罩寸步难行啊。


青青荣荣


疫情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摸底考试,没有复习资料、没有辅导视频、没有押题经验,国家、政府、企业、个人一起上考场,开卷考试但无资料可抄。

这场考试中,一直在考场上的医护人员完胜,成为了一线的英雄;始终分考场考试的政府各层级则识别出了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和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材。

我的家乡——山东,因为一车车的青菜大葱,一框框的白面馒头,树十组的医护援助而成了“土红”,葱省竟然也成了一个中性词。

身在其中,老实呆着省口罩的普通人,没有遇到过食菜短缺,一是官方对大超市的铺货供应,一是各小区自发团购群有山区来送。

还有一个变化,因为老公要出门上班,菜都是他买了最近,所以每次回来总要接受婆婆对于菜品不好的念叨,带来一番小“争斗”,从未买到韭菜,所以饺子以芹菜肉为主。

附上我市每天都有的各类短信中之一:

【政府疫情防控公益短信】2月17日,我省居民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品种丰富,价格稳定。与昨日相比,重点监测的55种商品,有47种商品价格波动幅度在1.0%以内。具体看,米面油奶价格保持稳定, 特一粉每500克(全省超市均价,下同)2.24元,粳米2.84元,桶装花生油(5升)125.18元; 鲜肉、鸡蛋价格趋稳, 五花肉33.55元,精瘦肉34.48元,鸡蛋3.33元;蔬菜、水果价格微升, 大白菜1.52元,茄子5.70元,西红柿6.15元,苹果5.16元,香蕉3.34元。近期,我省居民消费品价格基本稳定,大米、花生油、牛羊肉、鸡蛋及部分蔬菜水果等商品价格,已连续10日低于春节前水平,预计后期市场价格将平稳运行。(山东省发展改革委)


小F女侠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当新冠病毒的消息在媒体上铺天盖地的播报出来时,我的家乡还沉浸在一片平静祥和中。随着武汉的疫情越来越严重,全国各地区也不断出现确诊病例的消息,位于北京市以北的风景旅游示范区素有“夏都”之称的延庆区,似乎并没有因为病毒的出现而表现得十分慌乱,大家依然有条不紊的开启每天的生活。是什么让疫情如此严重下,这里的人民还能够很安心的生活呢?这当然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措施,采取所有村庄社区全封闭式管理,人员出入需满足“三合一”,一人一证一号,并测量体温,检查是否从武汉等地归来。在这样严防死守的情况下,确保了我们的生活没有遭受疫情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下我的老家延庆区-井庄镇是如何面对疫情的

一、井庄镇在村庄入口搭建帐篷设立值守点

在延庆区井庄镇的各个村庄入口,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温馨提示。疫情发生后,全镇31个村迅速行动,利用围挡、栏杆、栅栏将村庄小路封闭,只保留主要进出道路通行,并在路口搭建起临时帐篷设立值守点,实行24小时封闭式管理。

在每个值守点,包村干部下沉到各村与村内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轮换着,全天24小时不间断值守,对外来人员及车辆进行劝返,对本村出入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测量体温、体征问询等程序,严防死守,全力以赴阻击疫情。同时,还为值守点配备了帐篷、电热水器、桌椅、行军床、电暖气等设备,保障值守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取暖需求,为了提高夜间识别度,温馨提示牌、荧光条、照明灯等明显标志也都成为了必备品。

二、在村庄公告栏张贴防疫公告注意事项发放宣传资料,并每天通过广播来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三、每天对村庄各街道进行消毒清洁,给村民测量体温,安排巡逻人员确保无可疑人员进入。

在这样的严格管理和宣传等措施下,确保了我们的生活得到保障。为此,很多村民为这些防疫人员们贡献了自己的爱心,还有我们中心小学的学生亲自为他们制作的板报以表示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下,我们众志成城、满怀希望的坚守自己的职责。疫情终将过去,但我们对于生活的希望,和抗击病毒的决心不会因为这次“战役”而消散,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全国人民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