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人民公仆焦裕禄:一个葬礼10万人送!百姓以手代铲,为他埋上黄土

人民公仆焦裕禄:一个葬礼10万人送!百姓以手代铲,为他埋上黄土

俗话说,郡县治则天下安。那么县委书记作为一方诸侯,百姓对县委书记的期许自然很高。就有这么一位县委书记,虽已离去,但名字和形象一直被世人铭记。他就是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焦裕禄受命于危难之时,在兰考经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严重的时期,来到了兰考。焦裕禄经过两年的努力,不仅让兰考三害烟消云散,也让兰考人民在困难中看到了光明前途。

焦裕禄为兰考带来了生机,却把自己推向了死亡之路。他在兰考的工作2年,收获无数百姓的爱戴,从他的葬礼就能知道,有10万人来送他最后一程。那么焦裕禄到底做了什么,能让百姓如此拥护他?

心中装着兰考人民

焦裕禄临危受命,去了兰考县。当时兰考县相当贫穷。一眼望去是无边的黄沙,还有到处结着冰凌的洼窝,还有摇曳着枯草的盐碱地。看韩村的情况就可以知道了。

当时韩村是一个只有27户人家的生产队。1962年秋天,韩村遭受了毁灭性的涝灾。村里的每人只分到了12两红高粱穗,这可是每个人一年的口粮。当时的12两,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7.5两。所以当时的兰考虽有36万的户籍人口,但其中五分之一的兰考人,为了能吃上一口饱饭,都逃荒到了外省。

人民公仆焦裕禄:一个葬礼10万人送!百姓以手代铲,为他埋上黄土

焦裕禄到兰考上任后,看到这样的局面,首先做的事就是解决兰考人的口粮问题。焦裕禄四处奔走,找来了一些款项。由副县长带队到全国各地去采购一些不属于统购统范围内的食品替代品,先让兰考人不饿肚皮。

焦裕禄一边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一边在探索帮助兰考走出贫困的道路。在兰考的一年多时间里,焦裕禄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焦裕禄深知,要解决好兰考的问题,长久之计是治理好风沙、内涝、盐碱这三害。如何治理三害,焦裕禄选择到群众中寻找办法。

得知泡桐曾是兰考特色,但因大炼钢铁的缘故,泡桐被尽数砍伐,引起风沙肆虐后,焦裕禄决定发动群众一起来治理三害。焦裕禄告诉民众,只要参加除三害工作,不能保证吃得好,但是能保证吃饱。焦裕禄的语言虽然很朴实,但能直击民心。群众纷纷响应,跟着书记一起和三害作斗争。

人民公仆焦裕禄:一个葬礼10万人送!百姓以手代铲,为他埋上黄土

在与恶劣条件对抗中,焦裕禄永远冲在第一线。风沙最大时,焦裕禄会带头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时,他会带头站在齐腰深的洪水中去查看洪水流逝。在焦裕禄的带领下,兰考县每个区域都总结出了一套特有的治理三害的有效办法。不仅生存环境有了改善,焦裕禄还带领大家开展水利工程建设。

这一工作,不仅避免了水灾,还将全县几十万亩盐碱地变成良田。兰考县的粮食总产量在短短的两年来翻了三倍多,由1962年的五千万斤一路飙升到1964年的一亿六千万斤。焦裕禄到贫困百姓家里去的时候,一句“我是您的儿子”,让百姓热泪盈眶。

焦裕禄用脚步丈量了兰考。焦裕禄在兰考留下的不仅仅是脚步,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实干家。脚踏实地地为百姓干活,使他在百姓心窝里扎了根。

心中唯独没有自己

焦裕禄在兰考期间,从头到尾只知道工作,都不要回家。平时工作中,焦裕禄不怕苦不怕脏,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农民住的是养牲口的烂棚子,他也跟着住;农民吃得是最粗的粗粮,他也二话不说跟着吃。当时县里虽然条件艰苦,但是焦裕禄作为干部,是给他配备了汽车的。

焦裕禄觉得干部也不能搞特殊,始终与一辆破自行车为伴。

人民公仆焦裕禄:一个葬礼10万人送!百姓以手代铲,为他埋上黄土

来兰考之前,焦裕禄已经被肝病盯上了。长期疯狂的工作,病痛对他的折磨变得越来越疯狂。焦裕禄为了工作,根本顾不上自己的疼痛,实在疼得不行了,焦裕禄就会就地取材,用一根棍子或是茶杯顶住自己的肝部。

当时他一直坐着的藤椅都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直到后来,1964年的3月23日,焦裕禄实在疼得直不起腰时,才肯在妻子的搀扶下,前去郑州医治。但是由于焦裕禄一直拖着不医治,已经被拖成了肝癌晚期。焦裕禄临终前,感到十分对不起兰考地区,要求埋骨兰考。焦裕禄说到,“活着没能有治好沙丘,离开了也要看着后辈治好沙丘。”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在郑州逝世了。当时焦裕禄不过42岁。

震撼人心的葬礼

焦裕禄病逝的消息在全县里传开后,全县人民都悲痛不已。大家不约而同怀着敬仰而又悲痛的心情,前来送别他们心中的好书记焦裕禄最后一程。当时,葬礼现场十分壮观,前来悼念的群众多达10万人,整个现场人山人海。送行的队伍不光人多,而且很多老百姓都把焦裕禄当做了自己的亲人,都是披麻戴孝随同前往的。

人民公仆焦裕禄:一个葬礼10万人送!百姓以手代铲,为他埋上黄土

在给焦裕禄下葬时,百姓的哭声一片。在失声痛哭中,百姓的悲痛情绪到了高潮,纷纷喊道,“不要埋焦书记。”还有部分位于最前面的群众,都爬到棺木上企图阻止下葬焦裕禄,嘴里喊着,“让我们再看你最后一眼。”僵持了良久后,一些干部动情地劝说到,“乡亲们,焦书记实在太累了,让他好好休息吧。”

最后百姓才接受焦书记永远离开的事实,纷纷撒下自己带来的一把黄土。整个下葬过程,下葬队伍都无须一铲,百姓用手中的一把一把黄土让焦裕禄入土为安。

兰考人民的落泪,不仅仅是因为失去一位好书记而伤心,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位一心只为别人的亲人。兰考人民不让焦裕禄入土,不是因为不想焦书记入土为安,而是不想希望入土。这是因为焦裕禄的奉献精神被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焦裕禄就像是一位光明使者,给百姓带去了希望。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焦裕禄的口碑是他自己用行动积攒的。焦裕禄不仅仅把县委书记看作坐阵一方的官员,而是把县委书记当成了一位有感召力和凝聚力的好班长,事事亲力亲为、率先垂范。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百姓都爱好官。有的干部虽然死了,但是一直活在千万百姓心里,就如县委书记焦裕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