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有的企業退休沒有醫療保險?

用戶3799095949061


我們的退休政實際上是包含,養老保險退休和醫療保險退休兩大類政策。


養老保險退休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以上,就可以按月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

醫療保險退休也是類似的規定。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滿足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不再繳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這是《社會保險法》第27條的規定。

很多人不明白國家規定究竟是怎樣的?實際上國家規定就是指各地的規定。因為我們的基本醫療保險,目前並沒有實現全省乃至全國統籌。絕大多數還是依託各地級市建立的醫療保險基金,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餘的原則運行的醫療保險基金。根據《2018年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快報》顯示,截止2018年醫療保險基金累計結餘2.3233萬億元,大約是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的一半。2018年職工醫療保險結餘2754億元,大約佔當年醫保基金收入的20%。


實際上各地醫療保險的繳費差異是非常大的,比如深圳市醫療保險繳費比例是職工本人2%,用人單位6%;青島市市職工本人2%,用人單位8.8%;上海市是用人單位9.5%。天津等一些地區用人單位承擔部分能高達10%。

各地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個人賬戶返還比例,是各地根據醫療保險基金收支情況自行確定的,差異非常大。深圳市,45歲以下返還個人賬戶繳費基數的5%;青島市35歲以下只返還2%;天津市45歲以下返還2.8%。退休職工天津市每月劃入個人賬戶錢數只有40元和50元,上海市高達1680和1890元,深圳市是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的8.05%劃入,2018年高達4000多元。

因此各地的醫療保險退休繳費年限也是有自行確定的。上海、廣州是15年,杭州、深圳是20年,北京、天津、青島、煙臺等很多地方都是女同志20年,男同志25年;重慶、日照、廊坊、南昌等很多地區是女同志25年,男同志30年。

這些繳費年限還又分為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比如杭州、深圳要求必須在當地實際繳費滿10年以上才可以辦理醫保退休,天津市是要求5年。

由於普遍退休醫保年限會比養老保險年限要高出一些,所以會有很多人到達退休時醫保年限不夠。處理的方法一般是一次性補齊或者延遲退休繼續繳費。絕大多數地方是一次性補齊,確定繳費基數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按照退休時企業的繳費基數、按照社平繳費基數的100%、按照社平繳費基數的60%等等。目前,杭州、深圳市允許養老保險退休後,繼續繳納醫療保險費用,繳費基數一般按照社平繳費基數的60%確定。

另外,還有一類特殊情況就是以前破產倒閉或者處於破產清算階段國有企業的職工,在辦理退休時企業沒有錢給醫療保險繳費,這種情況下,只能只享受養老保險待遇了。只有當費用繳上之後,才能夠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所以,情況非常複雜,個人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尋找當地的醫療保障局處理有關問題。


暖心人社


先說結論:部分企業的確存在這種情況,在機關和事業單位,很少出現這樣的情形。

我是社保專員,下面以我自己的經驗來分析解答,請參考:

下面開始分析原因:

第一種情況:

企業前期,因為種種原因,根本沒有給員工上醫療保險。具體原因不好說,可能是經濟效益不好,企業改制或節省成本等等。最終造成了員工退休後,無法享受退休後的職工醫療保險待遇。

特別指出的是,有些企業職工退休後,可能有正常的養老金髮放,但沒有退休後醫療保險待遇,其中原因之一,即為部分地區之前允許只繳納養老保險,而可以不繳納醫療保險,這種情況在近年已很少見了。

第二種情況:

醫療保險,退休時的累計繳費年限不夠。退休時,未辦理醫療保險的後續申報手續,即未按規定補繳剩餘年限的費用。

退休時,醫療保險的審批和養老保險的審批標準不同,一般說來,全國各地養老保險要求的累計繳費年限最低為15年。

而醫療保險差異很大,不同地區規定不同,有些地方要求最低20年,有些地方要求最低25年,甚至30年。如此長的繳費年限,勢必會造成一部分企業的員工在退休時,達不到規定的繳費年限。

那退休時,發現醫療保險累計繳費年限不夠,出現這種情況後,到底應該怎麼辦,有什麼方法呢?

這裡有三種方法可以供大家借鑑:

第一種方法:

自身經濟條件不錯的,向當地社保局申請,一次性繳納剩餘年限的醫療保險,補繳後,即可終身享受退休後的職工醫療保險待遇。

優點缺點分析:一次性繳納醫療保險,所需要的費用很高,而且最好根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來綜合考慮。

第二種方法:

自身經濟條件一般的,向當地社保局申請,按月繳納自己的醫療保險,直到繳納完剩餘年限的醫療保險後,後續終身可以享受退休後的職工醫療保險待遇。

優點缺點分析:每個月花費不多,大概在每月三百塊錢左右。

第三種方法:

經濟條件實在無法支撐的,我建議辦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每年花費大概200元左右。

優點缺點分析: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相比職工醫療保險的醫療保障水平,要低一些。城鄉居民醫保報銷比例大概在50%左右,職工醫保大概在70%~80%左右。但是考慮到,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繳費費用這麼低,也可以接受。

總結

重複下,企業退休沒有醫療保險原因很清晰,基本為這兩點:

  1. 企業沒有給員工上醫療保險

  2. 員工退休時,醫療保險的累計繳費年限不夠

另外,退休時,發現醫療保險累計繳費年限不夠,我個人建議採用第二種方法:

向當地社保局申請,按月繳納自己的醫療保險。每個月花費三百塊錢,一般家庭經濟能力都能接受,並且還可以享受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待遇,是非常不錯的處理方式。

大家清楚了嗎?不清楚的話,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如有問題,請點擊頭像關注後,我會盡力為你解答!


曉虎解讀社保和公積金


問題:為什麼有的企業退休沒有醫療保險?

因為你的醫療保險或者是零繳費,或者是繳費年限不足,沒有達到醫療保險的退休規定。不少朋友並不知道,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退休是兩回事兒,養老保險退了休,並不等於醫療保險也能同時退休。如果企業只給你交了養老保險,而沒有給你交醫療保險。或者雖然都給你交了,但有可能你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達到了退休規定的最低年限15年,而醫療保險繳費年限卻沒能達到當地退休規定的最低年限,都可能造成養老保險退了休,而醫療保險不能同時退休的局面。

1、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退休是兩回事兒

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屬於社會保險的兩個險種,此外還有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俗稱五險。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各自規定了可以辦理退休的最低繳費年限。全國各地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都是15年,但醫療保險並不統一,以地方政策為準。有的地區的規定是15年(如上海),有的地區是20年(如杭州),有的地區是25年(如北京女),有的地區是30年(如北京男)。大多數地區規定的醫療保險最低繳費年限都比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長。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提交退休申請時,社保機構會分別審核,各有結論。哪個險種交夠了最低繳費年限,哪個險種可以享受退休待遇。

2、關於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繳費年限

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都有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之說。退休時所說的繳費年限等於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之和。有國企、大集體、機關事業單位正式工作經歷的中人,才可能有視同繳費年限。企業或大集體人員1992-1995年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屬於企業中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2014年10月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屬於機關事業單位中人。企業或大集體人員1992-1995年前的工齡為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2000年前的工齡為醫療保險視同繳費年限。機關事業單位人員2014年10月前的工齡均可視為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視同繳費年限。

3、關於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退休待遇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待遇主要是按月領取養老金,養老金每年還會不斷上漲。另外身後都有喪葬費。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都有撫卹金,企業退休的,大部分地區沒有。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退休待遇主要是退休後,不需要繼續繳費,即可終身享受退休人員醫保報銷待遇。有醫保個人賬戶的,還可享受醫保卡返錢。

4、養老保險可以退休,醫療保險退不了休怎麼辦?

要看地方政策和個人情況。在養老保險可以退休的前提下,目前大部分地區允許醫保繳費滿10年的外埠參保人,或醫保繳費不滿10年的當地參保人一次性補繳,或繼續繳費至達到規定的繳費年限,再享受退休人員醫保待遇。繼續繳費期間,享受在職人員醫保報銷待遇。

如果不補繳,或不繼續繳費,則視為棄保或退保。這種情況只能拿到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的錢,之前單位所交的醫療保險統籌賬戶的費用就充公了。比較可惜。有經濟條件的,尤其是身體不好的朋友,還是補繳或續繳為好。

如果經濟條件不好,無奈棄保的,建議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簡稱居民醫保),按年繳費。每年交100-700多(各地標準不同),即可享受醫保報銷待遇。但需要終身繳費,交一年,保一年,報銷的待遇也不如職工醫保。

友情提醒:

(1)如果有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以人事檔案材料佐證為準,所以要重視人事檔案;

(2)如果之前你工作過的用人單位沒有依法給你繳納養老保險或醫療保險,可先禮後兵,協商補繳。協商不成,可依法維權。

(3)不要只關心養老保險的退休,而忽略了醫療保險的退休。要盡力爭取晚年養老醫療雙保障。

我是“水流雲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退休顧問,歡迎大家加我的關注,查看更多社保及退休文章。願天下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水流雲在草青青


樓主您好,為什麼有的企業退休沒有醫療保險?那麼這個問題並不是說企業退休沒有醫療保險而是你本身沒有參保醫療保險或者說在法定退休年齡之前,你的醫療保險沒有達到規定的一個累積參保年限,所以說是不能夠直接辦理醫保退休的。

如果你作為企業在職職工退休的話,那麼實際上你的這個職工醫療保險都會有相應的一個繳費年限,對於你這個相應的繳費年限,只要是你在保補交一定的年限,具備累計繳費25年左右的一個規定,那麼都可以正常的辦理醫保退休享受終身免費的醫保待遇。

所以說這個醫療保險,是需要達到累計繳費年限以後才能夠辦理退休的,並不是說你的養老保險具備條件,醫療保險就可以辦理退休,並不是這樣子的,再加上職工醫療保險建立的時間相對是比較晚的,所以說很多人在辦理醫保退休的時候,他的累計繳費年限都是不足25年的這個時候都需要補交相應的費用,才可以辦理醫保退休。


社保小達人


用戶3799095949061先生(女士):你這題目有點大,企業退休人員怎麼可能沒有醫療保險。但你退休了又確實沒有,你退休了沒有醫療保險的原因,我分析有兩種可能:一是,你沒退休前在企業工作期間就沒參加職工醫療保險。二是,你在職時參加了職工醫療保險,但你退休時沒有交夠醫保局規定的繳費年限。因你退休了,企業不再為你繳納不夠年限的醫療保險費,你自己又沒繼續繳費,所以就形成了你在企業工作退休了沒有醫療保險的現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如你退休前在職工作時參加了職工醫療保險,退休了,企業不再與你共同繳納醫療保險費,自己又沒接著繳費,這就造成了你的職工醫療保險中斷,表面上看你退休了沒有職工醫療保險。這樣,你去醫保局接著繳費,你的職工醫療保險就又重新啟用了。

職工醫療保險一般以市為一個統籌區,參保繳費和享受醫保待遇各地規定不一。 在我們這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退休的人都得實際繳費達到25年,才能不用繼續繳費終生享受醫保待遇。

如果你在職時,企業就沒為參加職工醫療保險,你現在已退休了,這個年紀就去社區參加一份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吧。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仍然是一年一繳費,不結轉下年,不建立個人賬戶,繳費年限不累計計算,須終身繳費。參保繳費年份享受醫保待遇,不參保繳費年份不享受醫保待遇。

至於你在職時,企業為什麼沒為你參加職工醫療保險,如是企業原因,你可與企業協商給予經濟補償,如協商不妥可到勞動監察部門反映求助。



我愛我家214230147


這個很簡單的,退休前沒有辦理醫療保險,肯定退休後就沒有醫療保險。

《社保法》明確規定,凡是在我國境內註冊的法人單位,必須為員工辦理社保,但在執行中,部分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有的只為員工辦理了養老保險,有的分階段為員工辦理醫療保險,這樣就導致了部分企業員工退休後沒有醫療保險。

第一,員工醫療保險繳費年限不夠。員工退休後,並不是無條件就有醫療保險。前提是退休前必須繳納醫療保險,如果退休後沒有達到醫保繳費年限,退休後仍要繼續繳納醫保,直到達到規定繳費的年限,才能在退休後免費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第二,沒有為員工購買醫療保險。退休前沒有辦理醫療保險的員工,退休後,自然沒有醫療保險。

第三,退休前沒有辦理職工醫療保險的,退休後不能再辦理職工醫保。很多地方規定,只要辦理了退休手續的職工,一般不能再辦理職工醫保繳費賬戶和手續。

第四,醫保繳費中斷。部分人退休前階段,可能辦理了醫療保險,有的可能已經達到了繳費年限,但在退休前中斷了,中斷後也沒有繼續補繳,這種情況,退休後也是沒有醫療保險的。

第四,退休後沒有職工醫保的,可以辦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企業職工退休後,沒有醫療保險對自己今後看病就醫,是一個很大的損失,所以為了“老有所醫”,建議去社區辦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或是農村居民醫療保險。

總之,退休後沒有醫療保險的情況就是兩種,一是沒有辦理醫保,二是醫保繳費中斷。具體原因還是本人最清楚,建議儘快去當地社保部門諮詢清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