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受疫情影響,今年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可能會大量減少,一些農村摞荒土地的現象能解決嗎?

幫扶路上奇聞軼事


我作為四川農村上千萬農民工的一員,也是家中有土地,還須去外面務工增加收入的人。我們這地方屬淺丘陵,山不高,有田有土,交通還算方便,緊傍縣道,村社公路也全部硬化。但由於土地少,糧食基本沒多少剩餘。經濟靠養蠶和豬,但規模很小,收入有限,依然靠務工增加收入。但田土丟荒的現象,卻也不多,因交通便利,全社的田被一個專業戶承包,而溝裡山腳的地,在家的留守老人和婦女們也能幹了。丟荒的便只有山上的坡地。但周圍交通不太方便的村社,丟荒的現象要嚴重得多。.因為大多在外面務工賺了錢,便在城裡買房,於是一家人都住進了城裡,自然田土便荒廢了。這一次的疫情,讓人感覺人口密集人傳人的現象更嚴重,大多臨時回到鄉下。要說重新將荒廢的地重新揀起來種,大多沒有這種打算。因為人們都相信我們國家強大了,疫情很快就會過去,一切將回歸正常。該外出務工還得出去務工,有其它想法也不是把丟荒的地重新撿起來。現在年輕一代已經對土地沒有了感情,所以沒多少人願意重新開始種地。


來自桃花源


受疫情影響,今年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可能會減少,但是農村的一些荒地的現象解決不了的!

如果單靠那幾塊地,在家務農的話是不現實的,根本就不可能養家餬口的,只是找了一大堆瑣事來做,而且還不掙錢的,只能說疫情期間推遲復工,一些子女在家幫忙多幹了點農活,或許會多種一兩塊地,但不是長久的,我就是因為推遲復工,在家幫忙種了兩塊地的花生,大部分地區的每家每戶耕地是非常少的。

家裡的耕地都是一些老人在家打理,有時候季節性問題直接就不耕,甚至有些比較偏遠的也不去打理,果樹也是如此!





酸辣分享


對於題主這樣的一個想法我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就那我們豫東地區來說吧,我們這裡的土地的流轉是在秋收的時候,所以現在基本上沒有種地的可能了。對於題主說的撂荒的土地在我們這裡基本上很少,因為我們這裡是平原地帶,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合的也是比較少的,(人均土地基本上在1.5畝地左右)即便現在種植土地收益不是太高,但是對於常年出門在外打工掙錢的人來說他們都會把自己的土地直接給親兄弟,堂兄弟或者本家族的來種植。


在2016年我承包土地種植大蒜的時候流轉土地每畝地500元,而在2018年的時候直接下降到了240-260元一畝地。

撂荒的土地基本上集中在山區或者說看天吃飯的地方。面對這樣的地方即便今年由於肺炎疫情的影響,大家閒著沒事會把撂荒的土地給種植起來,但是在解封疫情以後我想大家還是會選擇出去打工掙錢的。

這幾年農作物的價格行情不是太好,種地的收益也不是太高。比如說2019年的時候我種植的花生每畝地只有500斤的產量,雖然說價格比較高,但是由於乾旱的原因澆了三次水,農藥和化肥的價格也是上漲的厲害,算了算種植投資成本大幅增加,一畝地的純收入只有900多塊錢。

可能大家覺得我們可以搞特種蔬菜種植或者說溫室大棚,如果說沒有種植技術或者經驗的話也是不能保證成功的,所以還是希望大家能夠想明白了再進入種植農業。“種植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共勉!


豫東小農


受疫情影響,今年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可能會大量減少,一些農村撂荒土地的現象能解決嗎?農村老俗話說,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有些農村土地撂荒的原因,是有很深層次的原因的,很多地方管理部門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你一個話題就能解決嗎?


昨天二月二龍抬頭,在家閒來無事,就去麥場挖薺菜吃,碰到村裡的一個叔叔,閒聊之餘我就問他,很多地方已經開始復工了,你什麼時候出門?叔叔說,現在建築工地還不叫開工,只好繼續待在家裡,估計今年麥收頭裡是走不成了,晃眼時間麥就熟了,然後扛著鋤頭去麥地鋤麥去了。確實,開春後天氣回暖,小麥眼看著返青拔節,說熟就熟了,而工地不知道啥時候開工,再跑回來收麥子,農民有句話叫瞎來回折騰,不划算。

按照這位叔的話題思路,估計今年很多在建築行業打工的農民工,全國不會很少,都會因為疫情而出不來門,那麼就待在家裡,家裡有土地的,就會上地幹活,給麥田打除草劑啊打農藥防治病蟲害啊追施化肥啊澆水啊等等,一忙起來也就不會再想出門幹活的事情。但是還有一部分農民,可能家裡的土地已經租賃流轉給其他農戶或者農業合作社以及種地大戶手裡,他們手裡已經沒有耕地可種,這部分沒有耕地的農民,才是心裡發慌的農民工,由於除了下建築工地幹活,沒有別的技能和門路謀生,所以非常關注疫情防控的進展,期望疫情早點過去好出門幹活。


我們老家農村,一般來說撂荒土地的現象很少很少,因為是平原地區,土地地力也好,隨便種植也不會輕易撂荒,多少總會有些收成來補貼家用,就算不種了也會租賃給別人。容易撂荒的土地分佈在哪裡?很偏僻的山區和農村,耕地地形不好,土壤肥力也上不去,不管種植什麼農作物產量總上不去飛,才會撂荒。昨天我還在老家麥田轉了一圈,發現我們這裡的農民不但不撂荒耕地,還會開墾荒地,甚至把原來寬的田埂也犁掉來擴大土地田塊的面積。一部分農村人之所以狠心撂荒視為命根子的土地,是確實靠土地沒辦法繼續生活生存下去,只有遠走他鄉謀生,說起來也是很無奈的事情。

那麼這次疫情,能否改變部分農村土地撂荒現象?在農村老俗話看來,只有兩個字:很難!有些東西,一旦成為定局,想逆轉回來不太容易。因為這次疫情通過前期的防控措施,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果,相信不久就能徹底控制住,那麼這部分撂荒土地的農民工又可以出門打工了,如果現在他們把撂荒的土地撿起來,也不容易,還要重新開荒翻耕復墾,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會低,按照有些人的說法,就算在家歇一個月也不會去幹出力不討好的事情。現在土地能產生的價值已經別看清,辛苦一年還不如出門打工一個月,孰輕孰重?



根本改變農村土地撂荒現象的問題,根本不在農民身上,而是現在農民生活生存的壓力使然。如果種地能夠維持農民應該有的生活水平,誰也不會到異鄉打工,守著老家就業創業不好嗎?所以改變農村土地撂荒現象問題,不僅僅是糧價的提升問題,糧價能提升的空間有多少?早已經是觸碰到天花板了,現在主要的糧食作物小麥稻穀還實行最低保護價託底,可想而知。


農村老俗話


如今已經過完年一個月了,受疫情的影響還有很多農民在家裡待著,沒有復工,今年農民工外出復工的時間肯定要晚,那麼有沒有可能大家都不外出務工了,留在農村耕種呢?從實際情況來看可能性不大,即使不去大城市務工,也不會留在農村務農的。

鑑於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再加上世界上其他國家也爆發了新冠肺炎,尤其是有兩個國家還離我們比較近。為了防止因復工,人們大範圍聚集而造成人傳人的現象,很多工地現在都還沒有復工,畢竟工地上的人員情況很複雜,有的時候全國各地哪裡的人都有,而且都是租住房屋,不太好管控。可是農民工們一直沒有工作,待在家裡也不是那麼回事兒。該怎麼辦呢?難道重新把撂荒的土地拾掇起來,這麼做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估計大家都不願意在回村裡種地了。

其實農民工要找工地去打工,不一定非要走南闖北的到外地去,完全可以就近消化,創造一些就業崗位。如果當地的疫情不是很嚴重的話,就可以先到復工的企業去找工作,我們當地就有一家做家紡的企業,在疫情期間加速轉型,經過層層審批之後,開始上新設備,加工醫用口罩;還有一家做時裝的企業,該做防護服了。相信這些企業在大批量訂單到來之時,都要大批量的招工,而此時農民工不能去工地幹活,也可以應聘到這些企業來工作。

所以說在我看來,雖然今年的農民工外出務工比例肯定會大幅下降,但是他們也不會留在村裡種地,既然選擇能一年到頭不回家在外打工的,都是家裡比較急用錢,如果只是種地的話,可能不足以支撐家裡的花銷。所以他們不會外出到別的省去打工,但也會留在當地就近找工作,關於土地撂荒的問題,我覺得並不太樂觀。

其實在農村如果確實是不願意種地,那也不要勉強,完全可以把土地流轉給別人,讓想種地的那些人可以規模種植,或者是參加村裡的農業合作社,自己不需要管理,只需要把土地交給別人統一管理,還可以從中獲得利益,而農民個人可以該打工,打工該賺錢賺錢。這樣既不會荒廢土地,也不會影響家庭收入。


一品小十六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我的觀點是,本次疫情只是暫時的,隨著國家的管控治療相信很快就會過去,一旦全面放開,相信很多原來在外務工人員還會選擇又出去,土地撂荒現象不是這次疫情能夠改變的。下面我說幾點原因。

1.外出務工人員不會大量減少,因為在外務工的農民朋友肯定是因為在老家賺不到錢才選擇外出的,不然誰也不願意留下老人孩子自己在外面賺錢的。很多貧困地區那麼多的留守兒童,空巢老人他們的父母或者孩子難道不想留在他們身邊嗎?外出還不是迫於生活壓力。不過隨著國家精準扶貧的推廣相信很多人能夠返鄉創業就業,和親人聚在一起。但是這次疫情能夠改變的很少,暫時留下來也是被迫無奈,一旦疫情過去,很多人還是會選擇外出務工的,因為在老家不能解決農民留下來的經濟來源問題。

2.對於土地撂荒現象的影響很小,不足以解決撂荒問題。因為土地撂荒的根本問題還是種地不賺錢或者通過土地賺錢很難。以目前國內的糧食價格,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想要通過種糧賺錢並不容易。就拿我們村來說,一年種糧下來,每畝地的收入基本就是在600到800左右,這還是比較好的年景。如果不能大面積種植就靠家裡那點口糧地怎麼能養家餬口呢。不能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就解決不了土地撂荒的情況。種植經濟作物的風險比較大,要投資的話還是會很謹慎的,不容易在段時間內就實現。

3.是什麼樣的土地撂荒了。不知道你們那裡撂荒的土地是什麼樣的,我們這裡撂荒的地基本就是山地,不易開墾土壤貧瘠的地塊。如果確實是一些種植條件不好的土地撂荒了,那也會影響農民開發的積極性。再有就是村裡的青壯勞力全都外出務工只剩下老人孩子,對撂荒的土地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總結就是:一,疫情留在老家是暫時的,不會長期在家。二,種糧不賺錢的情況影響種糧積極性。三,撂荒土地質量也是影響土地撂荒的原因。


老家老爸老媽


受疫情影響,今年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可能會大量減少,一些農村摞荒土地的現象能解決嗎?

我覺得不一定,因為現在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地方對外來務工人員返崗,復工,還沒有完全做好準備,但是相信,這只是暫時的,因為很多地方受疫情的影響,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工程進度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現在想復工,但是沒有人,很多企業想復工,缺原料,所以,現在不是沒有活幹,而是條件還不成熟,疫情一過,用工量還是很大的。農村撂荒,是因為,農村種地的收入很是微薄,出來打工,比種地強,而且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種地,也不會種地,但是,那句話怎麼講的,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卻沒有工作,他鄉容納不下靈魂,故鄉安置不了肉身,一個叫家的地方找不到養家餬口的路,找到了養家餬口的地方卻安不了家,若能一生安穩,誰願顛沛流離。如果農村有適合的事做,既可以掙錢養家,又可以照顧到家人,誰還願意去遠離家鄉呢。所以解決農村撂荒土地的問題,還是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就業上下功夫。


獸醫小盧


現在仍處在疫情期,爆發於武漢的疫情現在已持續了一月有餘,現在疫情的拐點還沒有出現,說明了疫情防控的複雜性和嚴峻性。現在待在家裡的農民工,都非常焦急,都想著外出務工。雖然一些規模企業都已復工復產了,但因疫情防控需求,沒有外出的農民工不得不待在家裡,靜待好消息。但是,絕不會因此次疫情的影響,就會造成外出務工農民數量上的減少,也不會因為疫情的影響,就可以減少農村荒蕪土地的現象。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疫情解除農民工爭相外出務工。

現在處於疫情期間,農民工都在積極配合疫情防控部門的工作,暫時沒有外出,也無法外出,這就是為疫情防控做貢獻。待疫情解除後,大批農民工將外出務工來增加收入,這是因為,青壯年農民工本身就在外地務工,他們的工作崗位在等著他們;同時,因近年來農民耕種土地收益實在太低,為了提高家庭經濟收入,紛紛選擇外出務工;且現在,許多用人單位都在組織老員工幫他們在老家找員工,待疫情解除後,各崗位都要加班加點趕工期,就需要大批的農民工,而這些農民工就火速趕到務工地,上崗從事相關工作。

第二,農村荒地不會因疫情得到解決。

我們要尋找農村土地撂荒的根本原因,就是農民在家種植農作物,種地的成本隨著社會物價的翻漲而不斷翻漲,而種植產生的經濟收益實在太低,農民才撂荒土地,選擇外出務工;現在,因為疫情的影響,農民工還沒有外出務工,僅僅就這麼短短一個月時間,就可以解決農村撂荒土地的現實問題,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待疫情解除後,農民工都爭相外出務工,土地荒蕪現象將進一步擴大。這是肯定的。

總之,因疫情影響,農民工暫時待在家裡,配合疫情防控,況且農民工都在城市的崗位上,有自己的工作,待疫情解除,就都紛紛外出回到工作崗位,且還要帶動周邊的親戚朋友和其他村民外出務工,這樣不但無法解除農村土地撂荒的現象,反而進一步加劇了農村土地荒蕪的現象。實話實說,要解決農村土地荒蕪的現象,還得提高農產品的價格,這是根本,也是必然。


鄉村關中


原來有的地區確實存在撂荒現象,但是今年受疫情影響被隔離在農村的務工人員無法外出打工,一些農村撂荒土地的現象一定可以大幅度減少。農民出去打工是為了掙錢,現在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那肯定得繼續種田掙錢。

其實題主這個問題問的特別好,就在您問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村裡的老少爺們們有不少人剛吃過午飯都去大棚裡和地裡幹活去了,這其中就有不少人是之前在外地打工的農民工。

由於受疫情影響,這都快三月份了,本來應該過了正月十五就應該到城裡去打工的人們全都被疫情隔在農村家裡了。雖然疫情無情,但是日子還得過下去,不能因為無法外出務工就在農村幹農活。

農民是勤勞的!這個靠勞動力換錢的人群,他們是父親,是丈夫,是兒子,上有老下有小的,不幹活就不掙錢,日子就沒法過。

在我們東北,農民撂荒土地的還真的很少,大部分農民都是過了年抓緊就出去打工掙錢,等到春耕的時候回來種地,然後種完地再出去打工,中間抽空休息個幾天給莊家打打藥,等秋天再回來秋收,其他時間都是在外打工的,這樣可以多賺些錢,土地種的糧食能掙錢,其他時間打工也能掙一些。

但是今年貫穿了整個春節期間,這新冠肺炎的病毒一直猖獗,導致農民工種地無法出去務工了,因為全國人民都在居家隔離,所有的門店和企業都休息,所以,農民工只好在家裡另謀出路。

01、

種植大豆,玉米等大田的農戶現在都沒閒著,我們村裡有幾家的小夥子我看到已經買了小牛犢子,天天都出去地裡放牛,等牛喂大了,也能賺不少錢,要是母牛再下仔的話,就多了收入。等到五一左右,大田就開始種植了,東北的大田利用率非常高,從沒有被撂荒現象。


02、

小規模種植的農民,有很多人都在陸續的增建大棚

這種小規模種植的農民,是外出打工最多的人群,因為土地不多,收入不足以維持家庭生活所需,所以除了種地的時間,大部分時間都出去打工。今年疫情影響,無法出去打工,他們就想辦法使土地更值錢。

所以在東北架設大棚是提高土地收成的最佳辦法,東北的冬季非常漫長,從當年的十月末開始上凍一直到次年的五月份才化凍,整整半年時間都是浪費的,而架設大棚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溫室大棚裡可以人工燒爐子取暖增加大棚的溫度,使蔬菜可以提前上市,這樣也可以增加農民收入。


03、

土壤可以生態恢復,地面上搞養殖

食用肉類的需求從不會減少,比如雞肉,豬肉,牛肉,羊肉。只是不同時期,有的畜禽能掙錢,有的就賺的少,但是農民認為,只要勤勞就都能掙錢,只是多少的問題,今年疫情把大家都隔在農村家裡了,索性就在家努力,也一樣,老一輩的人總說,農民不論到哪,勤勞能吃苦都餓不著,現在搞養殖獲得的畜禽糞尿,正好腐熟了變成農家肥,過倆月暖和了再種上蔬菜一樣可以賣錢。

根據我身處農村的人來判斷,農民不像城裡人生活的富有,有很多積蓄,農民就是靠勞動力幹活掙錢,既然外出打工去不了,索性就充分利用土地,這也是作為農民的後手,也可以稱為後勤保障,疫情嚴重,我們還可以回家種田,還能保障吃穿不愁。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認為,有部分地區被撂荒的土地,也會被充分利用起來。


我是高老慢,三農領域創作者,誠邀您的關注,歡迎您點贊,評論,轉發,收藏,感謝您的閱讀。


高老慢


春節期間發生的這場災難性的新冠疫情,導致有工作的或農民工,到現在都賦閒在家,要說因為疫情會大量減少外出復工人員,我不贊同這個觀點,至於農村撂荒土地的問題,我認為和疫情沒多大關係。

外出務工的人,大多是年輕人,他們已經習慣了城市的生活方式,他們現在待在農村已經快憋瘋了,只要疫情過去,或者國家說你們現在可以外出了,這些人一定會一窩蜂的湧現在城市。另外還有部分農民,靠種土地賺不了錢,都把土地承包給了別人,自己外出打工。如果疫情持久,我想大部分年輕人吃不了那份苦,另一部分農民就算想種地也沒得種。

農村撂荒的土地,像我們這邊的話,也就是山地處於撂荒狀態,沒疫情的時候,都沒人種,原因是山地都太遠,二是山地更辛苦,也沒路,平原地現在人都懶得種了,更別說撂荒的山地了。基於這種情況,即便是受疫情影響,外出人員減少,撂荒土地問題也不會改善。

全民齊心合力,共抗疫情。我相信我們一定會很快走出疫情的封鎖,不日便可回到工作崗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