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邸晓兰:如何避免“疫情复工综合征”?

搜狐名医 | 邸晓兰:如何避免“疫情复工综合征”?

文 / 周亦川 编 / 袁月

【搜狐健康】有些人国庆、春节后上班总有一种厌倦、工作效率低、恶心眩晕的反应,被称为“节后综合征”。受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疫情影响,有些人今年假期已逾一个月。与普通假期不同,大家被迫足不出户,这种复工后倦怠带来的“疫情复工综合征”如何调整?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邸晓兰教授分析,今年由于疫情的特殊性,“节后综合征”的反应确实不太一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人群:

1.兴奋渴望型

对于一些本身闲不住的人,他们非常渴望开工。由于一个月的禁足,他们已经呆的烦不胜烦,渴望有一个出去释放的机会。上班工作可以走出房间、走出家庭,有一些事情可以做。在心理上,外出上班是为了社会做贡献的自豪感,而不是与不出门政策“作对”的自责。

2.生物钟颠倒型

长时间放假可能让一部分人越来越懒,类似其他原因或工作辞职后几个月不工作,常常出现这种问题。有些人昼夜颠倒玩游戏、看剧看电影、刷手机……再启动工作节奏后,他们很难进入状态,因为他的生物钟已经完全被改变了。

当然,这次的复工比较特殊,属于分级缓慢复工,不会一上班就有很高的强度,有些单位会根据部门分级逐步开放工作。因此,对于往年受“节后综合征”影响比较大的人来说,今年虽然放假时间长,但适应过程可能更平缓一些。

3.疫情相关特殊人群

这个春节对大多数医护人员来说,不仅不是休假,反而工作强度加倍。他们一直没有休息,不会出现“传统意义”的节后综合征。对他们来说,一直以来的高强度工作,亦或是随时准备迎接任务的待命状态,这种持续长时间的紧张状态可能带来一种新的“节后综合征”。

官员、媒体、卫生用品企业、建筑业、物流……疫情导致其他多个行业取消休息早早进入工作状态,对他们而言,没有了休息也就不会产生因长期休息导致的倦怠。

邸晓兰说,今年的“节后综合征”还有一点比较特殊:过去节后一上班,大家都会互相拜个年,因为“不过十五都是年”;但今年根据防疫要求,大家都要尽量互相回避,可能会互相拱手而不是握手,以往的礼节、客套话也少了很多。以往大家都带一些老家的特产分享,餐厅里聚餐等等,现在大家分头吃饭,在一个办公室甚至不互相说话,独自吃饭,显得非常生分。这将会是今年最特殊的情况。

“疫情复工综合征”如何调整?

邸晓兰说,从拖沓慵懒的状态进入平时工作强度,这也许不是克服“疫情复工综合征”主要难点,最大的问题在于与同事接触后的信息传播问题。大家对疫情高度关注,恨不得一直离不开手机信息,那么疫情问题肯定成为中心话题,其中有积极的、有消极的,还有不可避免的夹杂着不可信的信息,即谣言。这些谣言往往在真实信息中添加一些捕风捉影或是编造的内容,我们往往很难区分真实与否,让自己更加焦虑、恐惧。与他人交谈,互相直接交流带来的恐惧焦虑往往比线上的文字更严重,这可能是本次“疫情复工综合征”的重要表现。

邸晓兰指出,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信息,看到信息我们首先应结合自己的知识进行判断分析,有些实在离奇就不必转发传播。比如最初的喝白酒可以杀病毒,还有喝双黄连甚至是兽药双黄连可以防病毒等,判断它们没有科学依据其实并不难,也有很多的辟谣文章,我们可以学习借鉴。

难以判别信息的真假,我们还有一条原则是看是不是“主流媒体”发布的内容。我们有时认为主流媒体披露不及时、不透明,但可以避免造假信息;其他媒体可能有一些自己的信息渠道,我们可以参考、分析,但不一定全盘接受。

邸晓兰认为,心理学角度来看,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疫情也是如此,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往往产生积极的效果。好比一个癌症患者,病情难以治愈,但如果以活好每一天的心态面对,相较恐惧自己过两天就会去世的人来说,最终寿命长短肯定是不一样的。

随着气温升高、医疗资源重新分布、政府疫情管理水平提升、国际社会支援以及医学研究进展,都是积极的变化,疫情防控相信只是时间的问题。我们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遇上口罩不足、交通不便等个案问题通过亲属朋友的力量帮忙解决,困难总会过去。

负面信息肯定存在,比如在疫情第一阶段的确诊、死亡例数在不断增加,这是客观事实,但我们不要完全以悲观的心态解读,即“灾难心理”。若通过灾难心理看问题,任何事情都是灾难。把灾难心理直接传播给别人,还会形成恶性循环。

邸晓兰补充,足不出户仍是最好的应对本次疫情的方法,我们提倡网络办公,有不少医院医生也开通或加强了“网上诊疗”,而精神心理科是非常适合网上诊疗的科室之一。受疫情或节后开工影响出现了抑郁、倦怠、焦虑等一系列问题,可线上寻求医生的帮助;特别是一些本来有抑郁焦虑基础精神疾病的人,可线上寻求接诊医生的复诊,做好药量调整,同时获得一些心理支持,学习自我康复的方式,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