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父母馬上就要去外地復工了,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怎麼由爺爺奶奶完成?

江湖遊俠34507472


按理說教育的責任在父母不應在爺爺奶奶,還有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爺爺奶奶的無論從能力到精力很難完成這個任務。所以能有一個家長在孩子身邊最好,如果不能也要盡力時常回來看孩子或其他方式保持和孩子溝通互動。再做不到那就得接受因為父母缺失造成的後果。


C媽育兒


我是一名從事家庭教育的工作者,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分享的是每個人的角色定位是不同的,爺爺奶奶永遠代替不了父母的角色,必定會造成孩子的童年有缺失。

爸爸媽媽能做的就是在僅有的時間裡多和孩子交流互動,讓孩子感知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加入外地復工了,爺爺奶奶能做的就是告知爸爸媽媽經常回家看孩子或者通過網絡的方式多和孩子交流溝通!


棗花一朵朵


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也是很多的家庭需要不得不面對的很無奈的問題。很多的年輕人,為了生活外出打工,不得不留下自己的子女給爺爺奶奶帶,一年到頭就回來一次兩次,有些年紀小的孩子,等年底再見自己的父母的時候,都自己認不出來了。我們老家隔壁有一個鄰居,出去打工兩年多才回來,回到家的時候,由於天色很晚,又是大包小包的扛在身上,小孩子見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嚇得往屋裡,邊跑邊說叫花子來了,說的小兩口哭笑不得。看的也讓人非常心酸。

個人覺得,現在的情況和以往不一樣了,很多人留在農村,照樣可以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很多的年輕父母出去打工,一年到頭回來,也不見得能夠有多好,所以小兩口要出去打工,我建議,最好是留一個在孩子身邊照顧,畢竟孩子年紀還小,在他們最需要父愛母愛的時候,多給予他們陪伴和溫暖,不要讓小孩子心裡留下殘缺的陰影。


Emma老師的英語課堂


你好,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每年因外出打工而背井離鄉的父母很多,同時留守兒童也就產生了,其中的心酸我想為人父母肯定都能想象到,如果說長期分開得不到父母的關愛是留守兒童的第一硬傷,那麼孩子的教育問題便是第二道硬傷。

首先,不得不說現在的教育變得多元化,線下作業,線上作業都有很多,舉個最最常見的例子連每天的作業都是通過校訊通發給家長,老師佈置的什麼作業?作業格式有什麼要求老師都可以通過校訊通傳達給家長,來監督孩子完成。而許多老人根本不太會操作這些軟件,有的老人甚至連手機都是老人機,這樣給孩子的教育就會造成很多不利因素,有的老人甚至不知道作業是什麼?不知道孩子完成作業沒?

其次,對於教育而言,現在的好多科目及課程都發生了改變,好多新型題目老人未必會做,輔導起孩子來就非常困難,久而久之孩子成績就會收到影響,

第三,孩子的性格,沒有父母在跟前,孩子們的性格可能受到影響,孩子有可能因為老人的嬌慣變得任性,也可能因為爸媽不在身邊而變得內向膽小,這些現象都有可能發生。

總之,個人認為,每個家庭都不容易,如果可以,最好把孩子帶身邊親子教育,或者留父母中的一個在家帶孩子,另一個出去打工,儘量陪伴孩子,當然各家有各家的不容易,這只是我個人意見,望能採納[微笑][微笑][微笑]





薄荷微涼雨


工廠復工後,大量的農民工開始走出家門,走上了打工之路。那麼作為農村孩子,父母走後,就成了留守兒童,孩子的教育和學習誰來負責呢?這自然就落到了孩子的爺爺、奶奶身上。爺爺和奶奶成了孩子的監護人,負責監管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但是爺爺奶奶對孩子學習和生活的監管存在好多問題,值得各位農村孩子家長的重視。

一、爺爺奶奶根本管不住孩子,孩子很容易學壞,因為孩子從小就是爺爺奶奶嬌慣長大的,根本就不害怕爺爺奶奶,孩子要什麼就買給什麼。不管爺爺奶奶怎麼說,孩子就是不聽話,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爺爺奶奶除了管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其他的基本管不了。有時候孩子跟不學好的孩子一起玩,期間不長可能就會沾染上各種不良習慣甚至惡習。

二、爺爺奶奶沒有文化,無法輔導孩子的學習,農村孩子的爺爺和奶奶大部分沒有文化,不識字。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問題,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做,學習上根本無法輔助和幫助孩子學習。只有到學校才能向老師求教,時間一長,孩子在學習上就會失去興趣和信心,養成不動腦筋,在學校照抄別人的作業,到家不寫學業,爺爺奶奶一問作業,孩子就說作業已寫完或老師沒有佈置作業,甚至編謊話說作業忘在學校裡。爺爺奶奶拿孩子沒辦法,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幹氣無奈何。

三、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爺爺奶奶無法真正對孩子實施教育管理,農村孩子由於父母長期外出打工,缺少父母的關愛和教育,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容易產生消極和自卑心理,甚至對自己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回到學校和家裡沒有心理安全感,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和了解只能通過電話進行,只能通過給孩子和家裡匯款的方式表達對家和孩子的愛。由於孩子缺少足夠的父愛和母愛,當孩子心裡有什麼委屈時,不會把自己的想法輕易告訴爺爺、奶奶,也不會告訴老師,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心理問題,影響了孩子的學習和健康成長。




其正色


這是一個有些沉重的話題!

在中國取得世界工廠稱號的背景下,是幾乎所有的底層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務工,一個月的工資能抵得上在老家刨地一年的收入,可能還沒那麼辛苦。外出務工人員,絕大部分都憑藉自己的勞動,改善了家庭經濟狀況,給老人和孩子提供了更好的物質保障。

但與此同時,付出的家庭成本也是非常非常巨大的!!受限於收入、消費、房價、戶口、學位、融入當地困難等原因,絕大部分離家務工人員沒能把孩子帶在身邊,放在老家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撫養。孩子越小,越需要父母陪伴,尤其是媽媽從孩子降生到3歲前的陪伴對孩子的心理發育至關重要。迫於各種不得已的原因,有的孩子剛滿月,媽媽就外出打工了。沒有媽媽的乳汁、沒有媽媽柔軟的乳房、沒有媽媽溫暖的懷抱、沒有媽媽的氣味、沒有媽媽的聲音,嬰兒會覺得整個世界崩塌了。這個時候,家裡老人只能勉為其難,硬著頭皮上,代行媽媽之責。但老人在心理(再親也不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激素(媽媽從排卵,到受孕、懷孕、生產,哺乳這個過程,身體激素也相應變化的,老人只是旁觀者,照顧者)、體力、精力等方面都不可能達到媽媽那樣的水平。有的老人帶孫輩帶的非常好,孩子身體、心理都發展的很好,但是嬰兒期媽媽缺失留下的空虛還是在那裡,只是自己意識不到而已。更多的情況是,老人辛辛苦苦,可能能照顧好孩子的身體,孩子心理方面的需要很難關照到,孩子身體長大了,心理上有創傷,心理發育不健全、不健康。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羅思高(Scott Douglas Rozelle),在中國做了約40年的科研,課題圍繞如何縮小城市跟農村教育的鴻溝。(一個外國人,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可謂當代白求恩。)他覺得真正的留守兒童問題,就是0到3歲期間,父母把孩子給奶奶帶,自己出去工作。羅思高教授提倡讓媽媽留在農村,同時讓她們學習如何教她的孩子。

我非常認可他“讓媽媽留在農村”的觀點,因為0-3歲,有媽媽陪伴,孩子的心理、智力都可以獲得正常的發展;如果媽媽不在身邊,孩子會陷在分離焦慮的痛苦中,影響TA發展出探索世界的慾望和能力,心理和智力發展都會受到影響。入學後,問題會浮出水面,越來越突出。媽媽外出這3年順利的話,能攢幾萬塊錢,但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餘生無法彌補的。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美國經濟學家、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James Heckman的研究發現,對孩子0到3歲的投資,回報率是最高的。在0-3歲,你投資1塊錢,有18塊錢會回來;3到4歲投資1塊,是7塊錢的回報;小學是3塊錢;大學裡投資1塊錢是1塊錢的報酬;成人是負的。

這個研究結論既符合心理發育規律,也佐證了我們民間的一句俗語“三歲一看,到老一半”。

藉此機會,我強烈呼籲年輕的父母、正在打算生孩子的父母,如果必須外出務工,儘量考慮丈夫出去掙錢,媽媽留在老家把孩子帶到3歲再考慮是否要外出務工。這3年媽媽務工能掙到的錢再多也是一個確數,而這3年媽媽投資在孩子身上,投資回報無可限量。當然到孩子3歲後,媽媽能把孩子一直帶在身邊是最好的,哪裡有媽媽,哪裡就是家!

我是姚傑,探索個成長可能性20餘年,最終發現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成長的決定因素,歡迎關注我,為家庭教育排雷


姚傑說家庭教育


疫情總要過去,復工總會開始。農村家庭有的孩子的父母將要赴外上班。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由爺爺奶奶正確地進行,才是最重要的。

1、千萬別嬌慣。

爺爺奶奶管理孫子,最大的毛病就是嬌慣。孩子的要求,不能隨便滿足,一定要明辨是非,堅持原則。嬌慣小孩,就等於造就任性、倔犟的小孩。

2、把住安全關。

爺爺奶奶是小孩的完全責任監護人。小孩在家玩或上學,都應繃緊安全防範之弦,時時處處要有預見,做到實處,不能僥倖。

3、控制玩遊戲。

爺爺奶奶要說一不二,堅決不準小孩在街上玩遊戲。這一條不管好,全功盡棄。小孩遊戲成癮,就等於培養失敗!

4、全面講衛生。

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必須有衛生要求。堅持勤洗手、科學洗手,防止病從口入。食品安全是大事,爺爺奶別忽視。

5、作業定完成。

爺爺奶奶堅決督促小孩完成作業,並指導如何向老師請教,把不懂的問題搞清楚。

6、指導講禮貌。

家庭教育如不重視禮貌、道德、守紀律類的培養,是家長培養小孩的失誤、過錯。說嚴重一點,就是“埋禍”!

7、培養關愛心。

爺爺奶奶要特別注意培養小孩關愛長輩,尊敬老師,團結同學的良好品德。注重糾正小孩的自私自利言行。

8、不沉溺手機。

從嚴控制現手機、看電視的時間,不能放任牽就。做到這一條,既有利於健康,也有利於學習。

9、按時作息好。

該休息、睡覺時堅決休息,該起床時一定起床。特刻是節假日時間,也不放鬆,照辦不誤。

10、帶頭做榜樣。

爺爺奶奶的榜樣作用是無窮的,也是強悍的。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一言一行,大小過程,時時處處都要為孩子做出好榜樣。這是鐵的要求,是培養方法的高招。

總之,爺爺奶奶責任大,家庭教育有方法,貴在堅持不鬆垮,管好孫子顯才華!


育人有方


作為一個20年前的留守兒童,也許生活環境變了,但孩子們的心理程度應該一樣。小時候父母在外地工作,爺爺奶奶去世的很早,我媽都沒見過我爺爺奶奶。我2歲被送到外婆家,在外婆家待到了8歲。

在這裡我要說關於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外婆家我們有六個兄弟姐妹,還有一個小舅舅在讀初中!大家一起玩其實挺開心的,夏天去山裡採藥,幫著家裡做事掙零食吃。這也是我們六個兄妹之間關係很好!可能有些事不告訴爸媽,但一定會告訴我們。留守兒童有兄弟姐妹在一起不會孤單。但現在都是單親家庭,孩子都不多特別是不住在一起。孩子會產生孤僻心理,特別是在我們老家現在住在家裡大多是老人了,孩子很少而且大多離的很遠。城市裡留守兒童也有很多,孩子們的玩伴大都是手機和電視。

其次是安全教育,我老婆家旁邊讀五年級的小朋友都可以騎小電驢上學。每次看到他我都會想起五年級時,一個同學騎車摔了一跤磕了腦袋最後病逝。還有我讀小學三年級時,雖然每年開學都會講安全知識,但危險還是會發生,跟我通報同班的姐姐帶著弟弟去河裡抓魚,最後弟弟淹死了。回家她也不敢說,最後弟弟被打撈上來,小魚把耳朵都啃了,最後她轉學走了。這裡我還想起和她弟弟一起玩彈珠的事。這是留守兒童在安全問題,爺爺奶奶管不住,或者放心的管。父母在外只能提供一些物質,但還是關心不足,我現在在社區參與一些公益活動,社區對留守兒童雖然有照顧,組織活動關心留守兒童幫助輔導作業,定期家訪等。但也不能完全代替父母的陪伴。

還有就是對異性的認識過於模糊,有一個朋友的女兒,兩人離婚後都在外地工作,孩子作為留守兒童在家六年了耍了個小男友。被老師發現了讓請家長,回家就說不讀書了,家長問就要跳樓。他爸爸從杭州工作放下,馬上趕回去。其實她不是耍朋友,只是男孩子對她好,她分不清異性的認知。父母的離婚和對她的生理教育不夠讓她有這種行為!

其次就是學習問題我留過級,外婆能做好吃但讀書不多,外公因為腦溢血半癱瘓雖然不臥床能走動,但也需要外婆花很多時間照顧,雖然能寫一手好字,也不能教我們!一年暑假我爸媽把我們六個兄妹接到城裡玩,一起做暑假作業,我什麼都不會。回去我媽就留在了外婆家,我媽多年以後說那時候看我成績差害怕我以後長大走她們的路。她和我爸商量照顧我學習也同時照顧老人。她也放棄了她的工作來培育我!我從3年級降到了1年級!她在老家一直帶我們幾個到外公去世!那年我姐高考在縣城,為了讓她不知道外公去世,瞞著她考完才告訴她的。那以後我們全家都搬到城裡。我是結婚後才回去過,因為老婆和我是小學同學在同一個鎮上。

留守兒童在家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和學習是一個問題!在這裡我想說留守兒童都是不得不出現的情況。離開孩子多多聯繫,多多關心,不能只說提供優質的物質基礎,還要提供心理身心的健康教育!作為一個社區教育志願者我也在努力!


late袁


1、父母外地復工,兒童留守應當是無奈的選 擇,理解;

2、言傳身教,監護人的責任轉嫁到上一輩,相信爺爺奶奶會盡心盡力,但是代替不了父母,特別是對6~12歲的兒童;

3、責任擔當,習慣的養成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兒童特別重要,雖然學校、社會、老師、同伴會對孩子有一定影響,但都沒有父母的作用大。幸運的是手機、網絡發達,可以事事、時時與家庭聯繫。“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願如此!假如在這個過程出現“風吹草動”,那麼你們應該隨時調整工作和家庭的排序,最後祝福你們吧!


萊陽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