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语言暴力”虽不攻身,但攻心,对孩子的伤害指数远超父母的想象

我们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父母也是绞尽脑汁,付出全部。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属于自己的脾性,所以每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不同。无论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有一点一定要注意,“打压式教育”是不可取的,千万不能使用语言暴力,攻击自己的孩子。


“语言暴力”虽不攻身,但攻心,对孩子的伤害指数远超父母的想象

而近年来,“语言暴力”这一词也开始进入大众的视线。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的伤害,远比你想象中要大得多。在我们父母的那一辈,也许教育条件还不是很完善,很多父母对家庭教育还不够重视。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不断的完善,我们在家庭教育中,要努力做一对合格的父母。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让孩子过早接受语言暴力,承受压力,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还会让孩子变得过于胆怯、谨慎……

“语言暴力”虽不攻身,但攻心,对孩子的伤害指数远超父母的想象

01

在看一期综艺儿童节目时,有一幕让我十分痛心,小女孩哭着大声控诉自己的妈妈:“你怎么总是拿我跟其他同学比,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呢?”

而妈妈却冷冷的回应说:“其实我一直在不断打击你,以你的性格,不打击你会飘。”

女孩一边哭,一边表示不能理解妈妈。

妈妈却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拍一下,当你很弱的时候,我觉得要推你一把。”


“语言暴力”虽不攻身,但攻心,对孩子的伤害指数远超父母的想象

女儿发现无论自己怎么说,都无法劝说妈妈,于是哭着下了台。很快这段话登上了微博热搜,许多网友表示:“在这个女孩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看来有不少孩子,也是这样被父母从小打击长大的。

著名的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很多父母总是忽略了这一点,当孩子出现一点点小错误时,就对孩子打击、嘲讽,却不曾想:语言暴力,虽不攻身,但攻心,伤害指数远远超出我们家长的想象。

“语言暴力”虽不攻身,但攻心,对孩子的伤害指数远超父母的想象

02

在家庭教育中,关于父母的语言冷暴力,我们来听听孩子们的心声。

【不要只看成绩,请看到我的努力与痛苦】

我妈妈永远看不到我的努力,即使我早上5点起床,晚上一两点再睡,她只会觉得我本应该这样,但是她从来不会觉得我有多努力,她看的只是结果而不是过程。我承认我成绩确实不太好,但是我并没有放弃,期中考试成绩下滑的厉害,我妈妈知道后特别生气就说:“你是猪吗,天天见你在那学习,是写给我看的吗,你说你在努力学习,但是结果已经摆在这里。”我妈这样说得我哑口无言。


“语言暴力”虽不攻身,但攻心,对孩子的伤害指数远超父母的想象

【我们都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大家常说人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大概是对的。我的妈妈现在骂我的话,都是当年外婆骂她的话,也许难听,也许伤人,但是请一定不要恨她,也一定不要把这种伤痛带给下一代。”

【我不是你们婚姻的拖油瓶】

父母闹离婚,我爸指着我的鼻子说:“我告诉你,如果我和你妈离婚,没有人会要你。”然后他就狠狠的瞪了我一眼,摔门走了。

“语言暴力”虽不攻身,但攻心,对孩子的伤害指数远超父母的想象

【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所以我忍】

“我妈经常严厉的说我,但是我知道,这些也是她想让我考高分,让我多学点知识,长大以后能够独立,所以我从来不会反击她,从不说让她伤心的话。

【我的努力与性别无关】

记得小的时候,妈妈从不骂我,自从弟弟出生后,妈妈就改变了,我努力做到最好,但在妈妈面前永远不够,她经常说:“你这样不行,会被别人比下去的,以前一二年级的100分哪里来的,抄的。”这句话虽然在她那里没什么,可却深深伤了我的心,弟弟得到的爱和关注总是比我多,有时帮弟弟买完他需要的,才会想起我。

“语言暴力”虽不攻身,但攻心,对孩子的伤害指数远超父母的想象

所以,我们能看到许多童年家庭不幸,或者是经常被父母用语言暴力伤害的孩子,他们成年后,生活环境虽然出现了很大的改善,但很难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父母的话语里,藏着孩子的未来。美国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过:“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03

看到过一个孩子这样的一段话:有一次我遭受校园欺凌,被人打的头破血流,回家我妈就坐在沙发上嗑瓜子,刷剧,也不理我,让我自己去涂一下。我要求妈妈帮我涂一下,她就一盆瓜子扣我脸上说:“你在外面打架,还有脸回来是吧?考试考成那样,你怎么不死在外面啊?”其实那次考试我得了全班第5名,只是还没来得及和妈妈说。


“语言暴力”虽不攻身,但攻心,对孩子的伤害指数远超父母的想象

妈妈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肆意评判,和冷冷的话语,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很多时候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远比修复一个“破损”的成人容易得多,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认可。父母要懂得考虑孩子的感受,对孩子多一些接纳和爱,孩子必然能够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

父母要知道,孩子处于不知事的年纪,而我们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乃至一个表情,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像苏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一书中说:“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语言暴力”虽不攻身,但攻心,对孩子的伤害指数远超父母的想象

所以,父母随意的几句话,却是孩子心目中最扎心的评价,孩子的生活积极还是负面,全在父母的一语之间。

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今生父母和子女有一场缘分,成为了一家人,希望我们能好好相爱,别用语言作为互相伤害的武器,用它说“我爱你”吧!

我是柒月的妈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我们互相学习,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