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人世间》的读后感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人世间》的读后感

《人世间》作者梁晓声老师和本人合影


不出意料,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人世间》获得了本届矛盾文学奖,在五部获奖长篇小说中全票通过,名列第一。

作为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份量最重的奖,这不仅仅是一部作品获得的最高荣誉,还是对梁晓声半个世纪以来文学创作不懈耕耘的极大肯定。在共和国七十大庆之年,把矛盾文学奖的首奖颁发给梁晓声这个和共和国同龄的老作家,尤能看出中国文学界对于我们国家无处不在的深情。

对《人世间》这样一部100多万字的煌煌巨著,任何试图从文学技巧上进行解读和分析的行为,都会显得肤浅和不敬。

我们所处的人世间,无论多美多真诚多动听的声音,都叫不醒那些故意装睡的人。

文学同样如此。只有打开《人世间》,认真虔诚地阅读思考,才知道它是通过一颗伟大心灵描摹出的一幅纷繁人世间的真实图画,才知道它是通过一只无双妙手弹奏出的一曲普通人鲜活动听的灵魂合唱。

趁着抗击疫情闭门宅家的机会,我再次认真地读了一遍这部巨著,深为震撼,感慨良多。

我们伟大的先贤认为,宇宙有了人才有了意义。

宇宙本质是无中生有,混沌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一就是混沌就是道,二就是阴阳两仪,三就是天地人三才,有了天地人才最终有了万物有了时空。

很长时间以来,天地人三才的论述,都是我们先人极为重要的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理论。

根据我们先贤的阐释,天地人就是这个宇宙的全部存在。除了人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分属于天和地,人完全是和天地并列的伟大存在。

这就是我们华夏先人的胸襟气魄和卓越智慧。

从科学唯物的角度,似乎古人对天地的有些解释是错误的,唯心的,但从文化的角度,天地的概念本来就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人开辟了天地又何尝不是事实呢?

人这个结构最简单的象形汉字,却代表了宇宙间最复杂的存在。人到底有多复杂?最新科学研究证明,单单人脑的复杂性,就可以和整个宇宙媲美。人的想象力,足以超越整个宇宙。

无论多么魔幻的障眼法,文学本质上表现的还是人。从这一点来说,文学就是人学。文学世界从来就是人世间的缩影。

我们所有人作为一种高智慧生命,都是人世间的一种客观存在,同时是人世间的主人和过客。

人世间有个文艺的说法,就是滚滚红尘,而我们走进人世间,总是要经历各种磨难。

真实细致充满同情地去书写人们在人世间的各种苦难,是所有扎根现实关注底层的优秀作家所最重视的内容。苦难对任何一个族群造成的痛苦,和这种痛苦后得到的财富,都是及其珍贵的,而苦难的磨练一定要有所得,没有任何收获的磨练只是纯粹的折磨惩罚。

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就是人从最初的走出动物世界,来到人世间,然后传播文明,努力修养自身,能够最终走出人世间,来到神的世界圣人的世界。

那些有追求的人高尚的人,总是会用尽各种办法抛弃作为人的负累努力走出人世间,向更高的神和圣人的层面前进,从而在人世间的历史中得到永生。

这是一种对人类整体素质提升的巨大贡献。人类的世界不能向下走,而一切向钱看,为了个人感官享受刺激,就是在向下走,在重回动物世界。

忍得寂寞,才留得壮阔。守得人心,才赢得世界。自古君子无争,大道无形,大音希声,大器无棱。

梁晓声先生的《人世间》,就让我们从人世间得到了一种价值取向,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走向神圣的召唤。

这样的《人世间》,在当今这样迷惘混乱的人世间,更值得我们所有人世间的人去致敬!

《人世间》煌煌三巨册,一百多万字,却只写了人世间极少的人,具体来说,就是以中国北方城市共乐区生活的周秉昆一家为主体散射出去,刻画了在这里出生有最终从这里走出的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示出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巨变。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至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国经历了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推荐上大学、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对外开放、搞活经济、国企改革、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等重大社会变革,《人世间》就立足底层,用平民的视角,抒写了草根青年的奋斗和拼搏,展示了普通人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的喜怒哀乐,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基层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

小说中所描写的周氏一家,从“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周志刚,德才貌兼备的周秉义、周蓉兄妹,到人称“一根筋”的周秉昆,个性和学养有别,却都不遗余力践行中国传统道德,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他们有的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精英,有的虽然经过努力却依旧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但无论谁身上都会有不同的生命微光在永远闪耀,都会有梦想的力量在荡气回肠,这和我们先贤对人的定义对人世间的价值评判一以贯之。

尤其小说的主人公周秉昆,他个性倔强,执着爱情,信守承诺,敢于担当,扶危济困,鞭挞丑恶无怨无悔,对自己的内心审视从不停止,毫不留情。

比如,当周秉昆见到好朋友涂志强的遗孀郑娟是如此美丽动人的时候,他的内心顿时急剧动荡起来:

“第一,因为郑娟是美的,她的美太出乎他的意料,而且恰是他所朝思暮想的,在现实生活中还不曾遇到过的那类女性的美;第二,因为 她衣着不整,未梳未洗,反而对他造成更巨大的从没遭遇过的异性诱惑; 第三,他内心里顿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愤愤不平——他涂志强的女人凭什么是一个美人儿?凭什么啊!不必与各方面优越又岀色的青年比,就单与自己比吧,无论从家庭情况,还是从给别人的印象来说,他涂志强究竟有哪一点比自己强呢?自己起码没什么不良记录吧?第四,他当时认为她是卑贱的——与一个有不良记录的青年结为夫妻,结果让自己最终成了一个已被处决的杀人犯的小寡妇,难道不是卑贱的吗?她的不容置疑的卑贱,让他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那一天,他(周秉昆)站在胡同口的高处,转身望着曲里拐弯的小道,良久没有离去,对自己进行了一番比以往都认真而严肃的分析。他不再觉得好玩,而是感到了羞耻。当郑母向他伸手要钱时,他内心里除了理解,其实也生出了几分鄙视。他认为那老妪应该因自己的言行而感到羞耻,并奇怪她何以丝毫没有感到。在对自己进行了一番分析后,方知自己才是最应该感到羞耻的一个人。”(节选自《人世间》第七章)


从这段可以知道,描摹一个人的灵魂,除了文字,没有其他任何手段可以如此细致鲜活真实生动,让你不由自主的对另外一颗灵魂如此共鸣颤栗惊悚。

《人世间》写的是共乐区的百年历史,周秉昆一家四代人和时代社会密不可分的喜怒哀乐。作为一家之主,周秉昆的父亲周志刚,这个一九二零年出生的老人,就是近代百年中国历史的亲历者。

“一九八六年,周秉昆的父亲周志刚六十六岁了。

他四年前退休,落叶归根,终于又回到光字片了。领导们对他这位“大三线”的老建筑工人始终厚爱,有意让他的工龄延长了两年,这样他的工龄就可以达到某一杠杠,每月能多领八九元工资。他对此心存很大的感激--尽管受到格外关照,每月也只不过五十二元退休工资。在当年,那是不低的退休金,他也是光字片退休工资最高的人,比许多在职人员的工资还高,很被人羡慕。

在以往二十余年里,他的人生以光字片那个家为端点,向中国那些偏远的、经济落后、崇山峻岭的省份“发射”,他一直游弋于那些省份之间--A 市如同他的地球,光字片是他的发射台。现在,这一颗“老卫星”耗尽了能量,被收藏在光字片,仅有标志意义了。”(节选自《人世间》)

通过这段,我们才会明白,只有文字,才可以如此精炼如此概括地把一个老人复杂的生涯,描摹得如此淡然洒脱如此平凡有趣,真正于舒缓处见波涛,于无声处听惊雷。

一个好的作家,一定是一把有灵魂的手术刀,他用自己的全部艺术激情,在人世间这个庞大臃肿的肢体上,切上一道精心选择的口子,吸引读者深入进去,看到真相,发现苦难,发现理想,完美自己的人生。

一部好的作品,一定是一台神通广大的时光机,它带你穿越时空,让你在全身颤栗中,不知不觉地看到你想象不到的过去和未来,从而明白地选择,坚定地生活。

梁晓声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作家。

《人世间》就是这样的一部好作品。

《人世间》里面的人和外面的人,都是人世间的人,

书里面的人自然是作品的主人公,是作者倾注全部感情心血用文字去精心描写刻画塑造的人物。他们虚幻又真实,向读者展示着一个非凡的世界,不知不觉间征服你。

书外面的人,首先是作者本人,然后就是众多读者。书外面的人虽然无法去用文字在书中直接表现,但作者和读者内心的真实态度,却对于本书性命攸关。

因为一个公益活动,笔者偶然见到了梁晓声先生。他红光满面,笑容灿烂,尤其听说我来自他的祖籍山东,欣然签名赠书,合照鼓励,热情得令我有些惶恐。

梁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因为熟悉他的作品,自然知道这个可爱可敬的老人谦和热情外表下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刚硬冷峻,满身从不向世俗积弊弯腰献媚的棱棱傲骨。

在古稀之年,梁先生为什么写《人世间》这么一部巨大的书,这是所有读者都想知道的问题。

梁晓声先生回答得非常朴实真挚:他说,他之所以写《人世间》,首先就是想用文学回报社会。他强调,社会本身就是一本最好的书,通过这样一本书,他想向文学致敬,向生活致敬。他一生从生活中从书籍中得到了太多灵感,太多酸甜苦辣,他如今就用文学来回馈生活回馈书籍。

就是怀着这样一颗朴实的感恩之心,梁晓声先生用了整整五年的时间,趴在自己的小书桌上耗费三千六百多页稿纸一笔一划地写完了《人世间》。

《人世间》责编之一李钊平细心地发现,《人世间》第一卷稿纸上的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在格子里循规蹈矩稳稳当当,可到了第二卷时,格子里的字就慢慢胀开了,等到了第三卷,字里行间已经开始拳打脚踢,红杏出墙了。

稿纸上的这些变化,正是梁晓声先生创作艰难过程的真实写照。梁先生有些后怕地说,《人世间》是他整个文学生涯所有长篇作品中写得最累的一部。“最后(字老出格)只能用铅笔在 A4 纸上写,写得手已经不听使唤了。”

其实,《人世间》写到第二卷的时候,梁晓声的老胃病开始严重了起来,经常缠得他难以忍受。但他一直没敢去做细致检查,担心万一真查出什么,就会中止这本书的写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世间》是梁先生豁出命来去努力完成的一本书。

就是这样一部呕心沥血五年写成的大书,出版后的反响到底怎么样呢?

除了文学界众多学者专家的赞美之词,我还在网络上发现了许多读者在看完《人世间》后自发写的读后感,其中有两段让我印象极深:

“看完这本《人世间》,它不仅为工作生活中时常遇到迷茫的我提供了一丝光亮,更让我学会了与自己和解。回想起小时候做过的一些选择,难免觉得有些幼稚和可笑:长大了我是当舞台上耀眼的明星还是当为国家科研做贡献的科学家?是考文科强的北大还是考理科强的清华?这样的设想,是年幼时不甘平凡的无限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却发现,成长就是在不断的接受并且认可自己平凡的同时,毅然坚持到底,心怀期待,遥望未来。这样坦然地接受平凡,才是这辈子最不平凡的事情。”

“看完《人世间》,我从字里行间描绘的芸芸众生中感受到酸甜苦辣,学会从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身上体悟人生哲理,从一个个平凡的人物身上感受平凡不平庸的生活态度。正视人生,颂扬平凡人生的闪光,以独立坚强无畏的态度努力追梦,创造更好的未来,拥抱平凡的生活,亦是伟大。”

这些普通读者写的《人世间》读后感,虽然文字有些粗糙拗口,但情感却如此朴实真诚,想法也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倘若真能做到,《人世间》这本书无疑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帮助他们向更高处扎实地稳步行进。

另外,还有一件真实发生的事情,更能让人看到《人世间》里蕴含的巨大正能量:

2018年6月,《人世间》出版后不久,中青社副总编辑李师东陪梁先生到方志敏烈士的家乡江西弋阳参加活动。在梁先生给中共弋阳县委中心组学习会讲完《读书与人生》后,县里的同志找到梁先生,让他题款签名一套《人世间》。梁先生听说这套书是送给自己的一位热心读者,就欣然签名。原来,这位读者同时也是县里统一建设规划中不同意拆迁搬离的一位顽固户。当县里有关人员当天晚上把这套梁先生签名的《人世间》送给了这位“梁粉”后,第二天一早,这位“梁粉”就告诉有关人员,他同意搬迁了。原来他是通过连夜看梁先生的书,一下明白了太多人世间的道理,想通了。

其实,对于这个看似冷酷无情的人世间,人心都有通路,只是看你能不能找到,而《人世间》这本书,却是一把打开众多心灵的万能钥匙。在所有人眼里顽固难缠的所谓刁民,在读完此书之后就主动提出拆迁房子,心甘情愿为更多的人牺牲自己的利益。这就是奉献的力量,这就是苦难中的担当。

《人世间》,这本梁晓声先生古稀之年的扛鼎之作,值得我们人世间的所有人永远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